山河帶礪:兩廣空軍,血撒長空

連陽標統 發佈 2020-08-09T07:00:40+00:00

各大軍閥在爭戰不休的同時,亦憑藉自身的實力,創建空軍。作為地方實力派的新桂系,亦在三十年代中,成立了自己的空軍。

民國時期,中國大地風雲變幻。各大軍閥在爭戰不休的同時,亦憑藉自身的實力,創建空軍。作為地方實力派的新桂系,亦在三十年代中,成立了自己的空軍。

 

民國廣西雖號稱「模範省」,但實際上卻還是個窮省。


  李白兩位大佬,養自家陸軍都得靠鄰近的廣東兄弟幫襯助餉。如今想辦空軍,這燒錢的技術軍種,你上哪去籌錢?


沒話說的,只能全省發行公債,把錢攤派到省內所有公務員頭上。另外,還在全省的田賦稅收中加征航空稅,並求廣東的鐵哥們陳濟棠幫幫忙。


  東籌西借,砸鍋賣鐵,求爺告奶,甚至不惜和小日本勾搭,在年投入上千萬大洋的情況下,廣西空軍終於初成規模。


  

  一九三六年,廣西空軍已擁有各式飛機六十多架,各類飛行員,技術人員數百人。還在柳州辦起起了一個飛機製造修理廠,通過外購各種器材,不僅修理飛機,還能製造飛機。短短几年,廣西空軍的實力就成長為僅次於中央空軍和廣東空軍國內第三大空軍。


機不可失,結果機飛了

  1936年的六一事件,實在是一場鬧劇。兩廣軍閥以抗日為名反蔣,結果仗沒打起來,自家的空軍,在老蔣銀彈攻勢和愛國大旗的號召下,投了中央。麾下的部隊也紛紛反水。陳濟棠一敗塗地,不得不走水落草香港。


廣西的部隊雖然沒有投蔣,但旗下的空軍卻也有不少跟著廣東的同袍一起投奔了中央,讓廣西空軍元氣大傷。  



想中央,盼中央,投了中央更遭殃!


  一股滿腔的報國熱情,連人帶飛機一起投了中央的兩廣空軍健兒,迎來的不是熱情的擁抱,而是當頭的棒喝。


  中央空軍也是講派系的、也要排資歷的、也要論出身的。兩廣空軍出身粵桂非黨國嫡系不可重用,就讀的不是中央航校成績不算,一堆的華僑華人子弟根不正苗不紅更不能用。這幫兩廣子弟在中央空軍里混得那叫一個「」!


  鄭梓湘:廣西空軍第三轟炸機隊隊長,最早率機投中央桂軍飛行員。在回憶錄這樣說:「中央航空委員會下了一道命令,要求全體廣東飛行人員須進入杭州筧橋中央空軍學校高級班受訓六個月。及至六個月訓練期滿,又來一個甄別試,分為甲、乙、丙等。如屬丙等,即被取消飛行資格。結果,全體人員竟有過半數列入丙等,悉遭淘汰,調為地勤服務員。


還有廣東空軍劉錦濤回憶:「回顧前廣東空軍自1936年所謂『歸併中央』之後,確實受過不少排擠和岐視,例如到中央後200多位現役飛行人員,都要經過考所謂『甄別試』,全數被評為『丙下』(即甲乙丙又分上中下,丙下等於第九等),聽候淘汰。在人事檔案中所有廣東空軍人員,均冠以『幸進』二字,即是僥倖混進來的。


  這就是當事者的回憶,兩廣空軍想報國都無門。200多個飛機員在中央一通操作下,全都考試不及格。大半被淘汰,能有幸留下來的,還給你判個成績不及格,扣上個幸進名頭,讓你處處受打壓限制。


 別以為中央系空軍牛。


  講出身、談資歷的中央系空軍里有的是一群二世祖們。水平差到能在校閱的飛行演練中,當著宋美齡夫人的面連摔好幾架飛機,直摔得人機俱毀,生生把一代夫人給摔哭了為止(此事見於陳納德回憶錄)。


人事傾扎,損失是中國空軍力量。那些有心報國兩廣空中騎士只好在忍耐中默默等待機會。



  一九三七年,抗戰終於全面爆發了。中國空軍在杭州上空打響了空軍抗戰的第一槍。初戰就擊落日機六架,首戰告捷。


短短三個月時間,中國空軍在華北與華東戰場重創日軍陸海航空隊,擊落敵機近百架。空軍四大天王高志航、李桂丹、劉粹剛、樂以琴更是讓日軍為之膽寒。


但中國空軍實力薄弱,缺乏後續力量。在與日軍航空兵的激烈戰鬥中,中國空軍的飛機是越打越少,飛行員一個個犧牲,空軍中四大天王亦先後血灑長天。中央空軍損失慘重。


原本被忽視的兩廣空軍終於在時代的召喚下,頂上了抗戰第一線。




  國民革命軍空軍第三大隊!這是一支以兩廣空軍為主體組成的驅逐機大隊。


  抗戰初期,第三大隊奉令駐防拱衛南京。在與日軍空襲南京的機群發生了激烈的戰鬥。先後擊落擊傷日機數十機,自身亦損失慘重。至一九三七年年底時,所屬的各類戰鬥機損失殆盡。


1937年12月底,原廣西空軍飛行教導第一隊奉命改編為第三大隊第7、8隊,原廣西空軍教導第一隊隊長廣東人吳汝鎏升為第三大隊中校大隊長。


長空殺敵,兩廣健兒是英豪

  1938年1月,接收換裝了蘇制伊—15戰機的三大隊在湖北襄樊迎來了與日機的第一次空戰。


  當時,一架日軍輕型轟炸機前來偷襲機場。第7、8兩隊收到敵機來襲的警報,極為興奮。接連起飛十餘架戰機升空作戰。但鬼子日機利用雲層為掩護,憑藉高超的技術屢屢躲過中國軍機的追捕、攻擊,並順利逃脫。


  十幾架飛機打不下一架鬼子的輕轟還讓人跑了,別提讓人多喪氣。大隊飛機降落後,第7中隊的副隊長朱嘉勛硬是不肯下飛機,一個人坐在座艙里嗚嗚地哭。中隊長呂天龍問他:「哭什麼?」


  他嗚咽地說:「沒打下敵機,覺得窩囊、憋氣。」


  初戰未捷,但並沒有消磨軍中健兒的士氣。

  

  1938年3月,徐州會戰激戰正酣,第三大隊第7、8隊奉令前往支援。


  3月18日,第三大隊第7、8隊10架伊—15戰機,在大隊長吳汝鎏率領下,轟炸藤縣一帶日軍。返航時,突遇2架轟炸徐州的日軍轟炸機和一架偵察機。仇敵相見,那是分外眼紅。中國軍隊的10架戰機一擁而上,乾脆利落的把這三架敵機撕成碎片。


  三大隊不僅僅打下了鬼子的飛機,還用有力的行動(轟炸前線日軍陣地),有力支援了前線戰鬥。5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在收到捷報後,對原系廣西空軍的第7、8隊大加讚揚,情不自禁地連連拍手「打得好,打得好!



  徐州會戰期間,中日兩國空軍,在歸德(商丘)上空先後發生數次大規模的空戰。


  在激烈的空戰中,廣西的空中健兒先後擊落日機十四架。自身也損失十架戰機。第8中隊中隊長何信、分隊長莫林、第7中隊分隊長孫金鑒、飛機行員梁志航、李膺勛先後犧牲,大隊長吳汝鎏、第七中隊長陸光球、副中隊長朱嘉勛、陸光球等多人負傷。


歸德三次空戰,空軍 三大隊用鮮血捍衛了中國的藍天。但激烈的空戰也讓三大隊的損失慘重。損失的飛機尚待補充,受傷的飛行員猶待救治。


  一九三八年四月中旬,三大隊撤出徐州戰場,至武漢休整補充。


血灑長天的南雄空戰



  38年8月初,日機90餘架空襲漢口,3大隊出動5架戰機,配合第四、五大隊攔截日機,擊落敵機2架,擊傷1架。


  38年8月底日,3隊隨大隊長吳汝鎏南下南雄。次日,日海航11架三菱96艦戰,6架中島95艦戰進襲南雄。大隊長吳汝鎏親率9架鬥士戰機升空迎敵。


此戰,原廣西空軍的朱嘉勛大展神威,他利用鬥士戰機格鬥性能好的優勢,率先攻擊96艦戰,短時間內便擊落了2架96艦戰,威震敵膽。


而其他友機,充分利用英制鬥牛士戰機,續航能力長的優勢,與日機纏鬥,在慢慢耗光日軍油料後 ,對急於返航的日機發起攻擊,又先後擊落日機數架。


此戰,我軍大勝,但大隊長吳汝鎏不幸中彈殉國,分隊長馬毓鑫迫降時重傷不治殉國,朱嘉勛等兩人重傷。


南雄空戰,第三大隊剛剛恢復又遭重創,然後更禍不單行的是:三大隊在轉場衡陽的途中,竟遭遇了嚴重的事故。他們所乘汽車與火車相撞。20名飛行員中13名受傷,其中2人醫治無效死亡。


這場事故讓第三大隊瞬間瀕臨解散。最慘之時中隊長都成了「光杆司令」,一個中隊長只有陪伴一個飛行員,有的中隊成了「獨腳將軍」,一、兩個飛行員就頂一個中隊,連分隊長都沒有。


鏖戰崑崙關,如梅花般凋落

  1938年10月,第三大隊又完成了一次整補。原空軍第三大隊二十八中隊緊急調入第三大隊。廣東華僑,抗戰王牌陳瑞鈿升任副大隊長,原第三大隊副大隊徐燕謀升任大隊長。雖經補充,但精英飛行員的損失,卻無法在短時間內恢復。


大隊長吳汝鎏已經壯烈殉國,一九三八年的中國空軍王牌飛行員朱嘉勛中隊長,因傷不得不黯然退出,脫離一線作戰部隊。


僅剩的那幾架飛機,在1939年的幾乎一整年時間裡,在陳瑞鈿率領下華南上空與日軍航空隊打起了游擊隊,雖也擊落七八架敵機,卻再無與敵機正面相抗的實力。


  1939年11月,日軍入侵桂南,占領崑崙關,切斷中越交通線。39年12月,中國軍隊立即調集主力反攻崑崙關。


作為廣西空軍最後剩下的那點種子。陳瑞鈿率領三大隊最後的3架角鬥士戰機護航蘇聯志願隊前往崑崙關轟炸日軍陣地。在途中與日第14航空隊的十餘架戰機發生遭遇戰。此戰我軍擊落3架日機,但韋一青不幸犧牲,陳新業受傷跳傘,陳瑞鈿跳傘重傷。崑崙關空戰,是廣西空軍作為獨立建制的第三大隊的最後一戰。此戰後,第三大隊已戰至支離破碎,殘缺不全。原有的兩廣空軍的飛行員大半犧牲,軍機損失殆盡。


1940年,航委會調劉志漢任第三大隊大隊長,羅英德為副隊長,中央航校學員大量補充入第三大隊。第三大隊日 漸中央化。隨後進駐四川,保衛大西南。在1941年3月1的雙流、壁山空戰中,慘敗於日航零式戰機,28中隊隊長周靈虛、袁柄芬力戰殉國。


此戰後,中國空軍再無與日軍作戰之能力,開始長達長達一年多的避戰生涯。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美援的新機及赴美受訓的飛行員入編後,才漸漸恢復元氣。


第三大隊是一支以廣西空軍為主體組建的空軍部隊。在國民黨空軍是一支十足雜牌。雖沒有第四大隊名聲響亮,也不如第五大隊經歷曲折,但這一支雜牌部隊卻在中國的藍天之上,以百折不撓、視死如歸的精神,與日軍海航\陸航進行著殊死拼殺。那些犧牲飛行員值得我們所有人去銘記。


兩廣空軍英烈壯士


  這位出生於廣東新會的兩廣空軍中的頭號大哥,可以說見證了廣西空軍的浮沉興衰。


  吳大隊長早先是廣東空軍王牌飛行員。李白二位長官組建廣西空軍的時候,重金聘請吳隊長來廣西,歷任飛行教官、隊長、副大隊長等職。


  抗戰全面爆發後,任空軍第三大隊大隊長,率領兩廣健兒奮戰於華東、華中,華南一線。一九三八年8月底於南雄空戰中殉國。



  

  黑白照片掩飾不了帥帥的桂林小哥那滿臉的英氣。何信:是抗戰初期廣西空軍中的最優秀的精英。


  1936年六一事變前,廣西軍閥與日本多有合作,何信等一批廣西空軍中的精英亦被選派到日本航校,接受日式的訓練。他在日本航空學校取得考試成績連日本教官都深為讚嘆,直言:"信者,乃我日後主要對手也。"


  歸德空戰,何信所駕戰鷹陷日機重圍,其身中多彈,仍駕負傷軍機與敵相撞,血灑藍天。


  八十年,被追認革命烈士,2006年入選第二批抗戰英烈。



兩廣空軍之中,有很多的華僑子弟,黃新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黃新銳生於1914年,美籍華人,祖籍廣東台山。


  九一八事變後,很多華僑子弟,熱血填膺,滿懷報國之志的回國。但很多人卻因為出身問題被中央拒之門外。


  黃新銳幾乎報國無門,萬幸兩廣沒那麼多的框框限制,他順利的進入了廣東空軍。


1937年8月的南京空戰,他駕駛美制波音戰鬥機首開兩廣空軍擊墜之先河,三年空戰,他先後擊落擊傷敵機十餘架,成為中國空軍抗戰中期的王牌飛行員。



  但貧弱的中國空軍,卻無法為中國空軍的健兒們,提供更好的戰機。當日本的零戰出現在中國的天空時,一切都變了。


1941年3月14日,成都空戰!


日本海航12航空隊從宜昌起飛12架零戰掩護10架97式艦攻至成都空戰,中國空軍31架伊-15與日軍零戰遭遇,空戰僅僅20分鐘,中國軍機就被擊落16架。黃新銳亦不幸血灑長天。


這位擊落擊傷日機十餘架的王牌飛行員,只因出身兩廣空軍,聲名不得顯彰。不僅僅是台灣,就算是在大陸又有幾人知其姓名。


兩廣空軍那些不能忘記英雄



  這位長著一副西方人面孔的人就是陳瑞鈿大隊長。


  與黃新銳一樣,帶著滿腔熱血歸國,想投中央卻報名無門,最後是祖籍地的兩廣接納了他。


  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故事與家國情懷。先論戰果,他先後打下8.5架日機,自己也先後被敵機擊落三次。但每一次被敵人打下來都無法消磨他繼續飛上藍天與敵人廝殺的勇氣。


再談家國情懷,雖有美籍的身份,但至始至終,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中國人。他的第一位妻兒伍月梅,崑崙關之戰,他被燒重傷住院,恰遇日機轟炸,妻子俯身護他,他傷重不能動彈,眼睜睜看著妻子在日機的轟炸中為救他而死。


  輾轉回到美國,經過多方救治,他終於大傷痊癒,再一次返回中國,投身抗戰。


但回國之後,卻因為種種原因失去了駕駛戰鷹再上藍天與敵鏖戰的機會。他改飛運輸機,在駝峰航線上飛行,為中國的抗戰事業盡著自己的最後一份心力……


多年之後,當記者向他問起回國的原因之時,

陳瑞鈿只是平靜的說了一句:「祖國在召喚我」。

陳瑞鈿是中國的空戰英雄,也是美國二戰第一位王牌飛行員。


朱嘉勛,空軍第三大隊32中隊中隊長,王牌飛行員。


這位廣西的王牌飛行員,我至今都無法找到他的一張戎裝照。但他卻是一九三八年中國空軍最優秀的戰鬥機王牌。


  與何信一樣,朱嘉勛也是桂林人,也同樣有著留學日本學習飛行的經歷。據說在航校學習之時,他的飛機技藝和成績就擊敗了所有的日本同學。



  抗戰初期,第一次與日機作戰,他沒能打下鬼子的飛機。降落後,坐在機艙里痛哭著不肯下飛機。但知恥而後勇。在隨後短短的半年裡,他一個人就打下了鬼子五架半飛機,空戰戰果勇冠全軍,成為了中國空軍那一年擊墜之王,空戰王牌。


  但黨國派系的爭鬥卻剝奪了他再上藍天的機會。


  在一次空戰中,朱嘉勛身負重傷。但傷愈後申請歸隊,卻被以「身體不適合飛行」被強制退役。


  一位空軍王牌至此失去了殺敵報國的機會。  

 如果不是派系鬥爭,作為原廣西空軍一員大將,朱嘉勛在抗戰時所取得戰果會更加燦爛輝煌。


  離開空軍後,朱嘉勛另謀生計。1949年黨國逃台,他選擇了留在廣州,住在廣州的一間大雜院內,與家人相依為命。除前往廣州空軍墳場及桂林拜祭抗日殉國戰友外,一直沒與外界聯繫。直至1980年2月10日病逝。


結語



《三毛從軍記》中,曾反覆、多次地出現蔣委員長的一段講話:「我們要以無數無名華盛頓,來造就一個有名華盛頓。要以無數無名岳武穆,來造就一個中華民族岳武穆!」


  這些出身兩廣的空軍健兒就如同影片中的三毛一樣,就是一個個華盛頓,一個個岳武穆。只不過是無數的、無名的,那一個而已……


但願朝陽常照我土,莫忘烈士鮮血滿地。值此70華誕之際,提筆留記,只為記述先輩那一段不能忘記的烽煙往事。


作者:大地之子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