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傳記人物到關聖大帝,聊一聊關羽形象的演化

仰望星空的小蝸牛 發佈 2020-08-07T02:05:12+00:00

回想自己在剛剛加上小黃V的時候,基本保證一周兩篇文章的分享,而且每月都能獲得青雲垂愛,但近兩個月來,學習分享明顯欠缺,根本提不起精神爬格子,與青雲相差之遠矣。

寫在前面:

受抖音里@大能,也打算給自己找個偷懶的理由。回想自己在剛剛加上小黃V的時候,基本保證一周兩篇文章的分享,而且每月都能獲得青雲垂愛,但近兩個月來,學習分享明顯欠缺,根本提不起精神爬格子,與青雲相差之遠矣。這一切都是因為在需要自己必須面對,而自己卻解決不了的一些問題,扯不斷、理不清……學習分享的暫停鍵已經按下近兩月了,既然問題解決不了,索性也就不再解決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吧。接下來,我將繼續我的學習分享,繼續我所鍾愛的今日頭條,也是承蒙@頭條號的私信,也想體驗一下【創作熱詞】,希望獲得爆文機會,於是打算今天來聊一聊關羽……

關羽是魏蜀吳三國時期劉備蜀國旗下的一位地位顯赫、能力非凡、作用巨大征戰沙場的武將,也是陳壽筆下《三國志》正史中一位極具傳奇色彩的了不起的大人物。但自隋唐開始,關羽成為全民皆知、頂禮膜拜的神靈,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關羽這種神靈形象在宋元明清盛行,直至羅貫中《三國演義》的出現,關羽的故事得到了更加完整的記錄,關羽的形象再次被放大,成為「忠義貫古今,神勇震乾坤」,被民間尊為「關公」「美髯公」。經過歷代朝廷多有褒封,直至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成為與「文聖」 孔子齊名的「武聖」。關羽這個原本《三國志》中的傳記人物,歷經近2000年幻化為神 ,傳頌不衰 ,延續至今。今天我們一起就由《三國志》中的傳記人物到萬人膜拜的關聖大帝說起,聊一聊關羽形象的演化……

關羽:《三國志》正史中一位真實武將

關羽的生平。關羽,男,字長生,河東解良人,出入日期不詳,早年間曾混跡於涿郡,也不知怎麼和劉備劉皇叔、張飛張翼德相識了,並一同鎮壓了張角、張寶等人在東漢末年發起的黃巾起義。此後,關羽和張飛一直跟隨劉備,在劉備任平原太守之時,還許之關羽和張飛二人為別部司馬之職(相當於現在的營長)。在曹操收拾不可一世的呂布之後,曹操在許都「挾天子以令諸侯」之際,曾經提拔劉備為左將軍,同時也讓關張二人做了中郎將。後來劉備抓住領兵堵截袁術的千載難封機會,占領了徐州,同時讓關羽駐守下邳(今天的江蘇邳州)。曹操豈容劉備等人酣睡塌邊,占據徐州,於是就親自領兵將劉備等人打的落花而逃,劉備和張飛二人跑的快投奔袁紹帳下,而關羽不知怎麼成為曹操的俘虜。


估計是曹操是覺得關羽有兩把刷子,提拔關羽做了偏將軍,不久又加封為漢壽亭侯。可能關羽覺得曹操不太靠譜,僅僅在曹操帳下待了三個多月,就回到了劉備的身邊,與劉備四處奔波,漂泊不定。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建安十三年,劉備與孫權聯合在赤壁一帶火燒連營,大敗曹操大軍,不僅成就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以弱勝強,人人皆知的赤壁之戰,而且還由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正是因為赤壁之戰,漂泊不定的劉備終於是「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有了自己的地盤,奪取了荊州四郡。在劉備與諸葛孔明先後入蜀後,關羽就扼守荊州,獨當一面。建安二十四年,劉備在奪取漢中之後,為了標榜自己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自稱為「漢中王」,以此為標誌蜀漢政權正式成立。稱王后的劉備沒有忘記與自己出生入死、患難與共的好兄弟關羽,直接封關羽為將軍,給予其符節和斧鉞以示尊崇。得到好大哥劉備獎勵和加持的關羽隨即率領軍隊北上反守為攻,進攻曹操手下大將曹仁所在的樊城,大敗了馳援曹仁的于禁,生擒斬殺了大家龐德,一時間關羽可謂是名聲鵲起,威震華夏,以致於曹操都產生了離開許都以避開關羽鋒芒的想法,還好有司馬懿和蔣濟等人的力勸,並派人許之孫權以江南作為條件,讓孫權從背後給關羽下刀子。就在關羽北上攻擊曹操形勢一片大好之際,吳國的孫權先是乘蜀漢後防空虛直接把荊州搶到自己囊中,緊接著與曹操來個南北夾擊,將正在圍困樊城的關羽軍隊打得潰不成軍,關羽無奈只能是敗走麥城。本著「除草必須除根」的原則,建安二十四年的臘月,關羽率領一小支騎兵準備突圍,結果在臨沮(今湖北南漳)遭遇孫權所部馬忠的埋伏,結果關羽及其長子關平等人被斬落馬下,就此結束了戎馬一生。



要說這孫權還是很受信用的,為了得到當初曹操許下的江南,將關羽的首級送給了曹操,而曹操可能是為關羽所折服,按照諸侯級別將其首級安葬與洛陽;孫權估計也是做賊心虛,也以諸侯級別將關羽身軀安葬與當陽;而關羽的東家蜀漢則在成都為其修建了一個衣冠冢。由此也就有了「頭枕洛陽、身臥當陽,魂歸成都」的說法。

關羽的形象。在陳壽的《三國志》、以及裴松之注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等正史中對關羽筆墨雖然不多,但也足夠清晰。經歷長時間的打磨,歷代專家學者的研究,關羽重義輕利、忠勇無畏、剛愎自用的形象越發凸顯、明晰。

關羽形象之一:勇武無畏。作為三國時期「五虎將」之首的關羽,勇武無畏可以說其第一屬性。作為蜀漢建國的重要支撐力量,關羽的戰鬥生涯主要是鎮守荊州和圍困襄樊,而在此之前,關羽與萬軍從中直取顏良性命則可以說是關羽勇武的具體體現。對於無畏則是在《關羽傳》記載的刮骨療毒則盡顯其無畏的豪邁氣概。

《三國志·關羽傳》記載:羽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此患乃除而。羽伸臂令醫劈之。時羽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羽割炙飲酒,言笑自若。


這段文字已經比較接近白話文了,沒有啥難以理解的。只不過關羽的刮骨療毒不是自己刮,而是醫生刮的,但無論怎樣在那個可能只有「麻沸散」的年代,將肉劃開,來刮骨頭,而且還吃肉喝酒,談笑風生,足以說明關羽超乎常人的勇敢。

關羽形象之二:重義輕利。關羽忠肝義膽、重義輕利的形象是影響最為深遠的,這一形象或許可以看做關羽能夠走上神壇的關鍵砝碼。建安五年,劉備自持擁兵占領徐州而成為曹操的「肉中釘,眼中刺」,結果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劉備敗走投奔了袁紹,而關羽不幸被曹操擄走。曹操真的是相中了關羽,於是是對關羽是晉爵加官,不僅給了偏將軍,而且還加封「漢壽亭侯」,可以說是寵愛有加。關羽也沒有辜負曹操的厚望,在曹操與袁紹在官渡對峙中,是勇冠三軍解了白馬之圍,著實讓曹操滿懷欣喜。可是當關羽得知劉備寄寓袁紹處之時,二話沒說告別了地位正統(挾天子以令諸侯)、勢力強大的曹操,直接回到了劉備身邊。



在關羽北伐曹操受阻,背後荊州為孫權所占的情況下,關羽面對自己苦心經營19年的荊州,面對蜀漢進出江南的要道荊州,為了蜀漢竟然率領部下企圖奪回荊州,一方面可能是關羽的自負,另一方面則也顯示其對蜀漢的忠誠,可惜的是一代名將,因為荊州為蜀漢政權獻出了生命,這也算是對其戎馬一生的最好註腳。可以說關羽從結識劉備那一刻起,無論是身在曹營還是敗走麥城,面對曹操的高官厚祿,因為忠義而追隨劉備不移;面對被困的生死抉擇嗎,因為忠義而最終獻身蜀漢。

關羽形象之三:缺點不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三國志》等正史中關羽是相對真實的一個方面就是沒有摒棄其作為一個真實人所具有的缺點,也有平常人的慾望和缺點。在呂布被困下邳之時,關羽曾想將呂布妻子占為己有;在馬超投降蜀漢之時,關羽曾問詢諸葛孔明兩人的差距;在身居高位之時,關羽曾輕蔑糜芳、傅士仁等人,這也直接導致關羽孤立無援、敗走麥城、被擒斬殺的結局。

段落小結。我們現在所獲悉的真實的關羽或者說關羽的真實形象來自於《三國志》等正史的記載,這些正史中不僅記載了關羽辭曹歸劉、刮骨療毒的忠義勇猛,也記載了關羽驕橫自滿、小肚雞腸;不僅記載了關羽對劉備的不貳忠心,也記載了關羽渴求美女的自然本能……陳壽沒有刻意隱瞞、規避,給我們真實記載了多面性的關羽,也正因此我們才能穿越歷史迷霧,找尋到一位真勇猛、真忠義、真性情的關羽。

關羽:《三國演義》小說中的一位完美英雄

大多數人對於關羽的認知可能都是來自羅貫中筆下的《三國演義》,抑或是根據《三國演義》小說改編的同名電視劇。也正因此,《三國演義》則成為了關羽形象的重要分水嶺,在此之前,無論是史傳還是戲曲對於關羽的記載缺乏完整性,而《三國演義》的出現,通過虛構嫁接、借用拓展等藝術加工,使得關羽成為一位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於一身的完美英雄。

對關羽整體形象的拓展。《三國演義》作為一部通俗歷史小說,在承接《三國志》史詩的基礎上,對關羽整體形象進行藝術加工和拓展,使得關羽其形象更為豐滿、其經歷更為完美。

關羽形象的豐滿。《三國演義》中對於關羽的基本情況講述的相當具體到位,不僅有姓字而且還有過往經歷,同時還對其坐騎、兵器進行了明確交代。

《三國演義》:姓名籍貫:關羽,字壽長,後改雲長,河東解良人;來由:因本處勢豪倚勢凌人,被羽殺之,逃難漿糊,五六年矣,今聞招軍破賊,特來應募;體貌: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坐騎:赤兔馬(曹操所贈);兵器: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艷鋸」,重八十二斤……

《三國演義》對關羽的這番介紹,使得一位面如紅棗、美髯飄飄、手持青龍偃月刀、坐下赤兔馬的形象躍然紙上,也使得關羽這個完美的英雄形象更加飽滿。


關羽經歷的粉飾。關羽在下邳兵敗投降曹操這件事在《三國志》中有明確的記載,而且曹操許之以高官,而在羅貫中對於關羽投降曹操一事進行了加工:關羽在投降之前曾與曹操的代表張遼進行談判,並就降曹一事提出了三個條件:一是降的曹操所挾的漢獻帝而不是曹操;二是要保障劉備兩位夫人的安全;三是一旦獲悉劉備下落後將投靠劉備。這一加工不僅將原本關羽人生中最大污點完全抹掉,而且還將降曹與維護大漢正統、嫂子安危和兄弟情義扯在一起,這樣一來,降曹不但不是污點,而且還成為維護忠義的實踐,實現了形象的反轉。

關羽相關經歷的添加。演義一詞在《現代漢語大詞典》中給出的解釋:舊時長篇小說的一種,以歷史傳記為基礎,增添一些細節,用章回體寫成的小說。由此可以得知《三國演義》對關羽相關經歷的添加在正常不過了。

虛構「過五關斬六將」。演義中關羽得知劉備下落後,便帶著劉備的兩位夫人離開曹營,可能得益於坐下赤兔馬和手中的青龍偃月刀,關羽在投奔劉備的過程中,是先後經過了東嶺關、洛陽、汜水關、滎陽、滑州、黃河渡口等地,先後將孔秀、韓福、孟坦、卞喜、王植、秦琪等六員大將為代表的斬落馬下。這段描寫在盡顯關羽投奔劉備的艱難曲折的同時,也透露出關羽的勇猛善戰。


玄化「關羽之死」。羅貫中對於關羽之死的進行了玄幻處理,使得生老病死的不二法則變得神乎其神。在關羽被孫權斬殺,屍首兩處之後,關羽亡魂來到湖北當陽的玉泉寺,被僧人普靜點化後皈依佛門,這也為日後關羽成為神埋下伏筆。這還不算,死後的關羽還索要了呂蒙的命,讓曹操不得安睡,而且還多次託夢給劉備。通過對兇手的索命、對曹操的折磨、對劉備的暗示等等,使得關羽更為虛幻神話。


對關於負面記載的刪減。關羽在《三國演義》其形象是高大的、其情操是高尚的。羅貫中將在下邳關羽覬覦呂布之妻一事完全刪除,徹底割除了關羽趁人之危的不義之舉。也完全洗白了關羽身上所有污點。

段落小結。羅貫中筆下的關羽是完美的英雄,沒有污點,更無瑕疵。除此之外,還將與關羽差之千里,一點不挨邊的討董卓、斬車胄、誅文丑等經歷轉嫁給了關羽。

關羽:從正史記載的人到萬人敬仰的神

在以《三國志》為代表的正史中,關羽以頗具煙火氣息的形象登場到敗走麥城身首異處,前前後後大約經歷了35年,關羽也由無名小卒蛻變為勇猛善戰,為蜀漢建立立下不朽功勳的武將,並拜為「五虎上將」之首。然而難能可貴的是,正史不僅僅記載了關羽的忠義勇猛,對關羽萌生貪戀女色、叛變投曹也進行說明,可以說《三國志》等正史中的關羽是有血有肉,看得見、摸得著的一個真實的人。

在《三國志》成書以後但現在的近2000年間,關羽的歷經、形象不僅沒有被歷史風沙所湮滅,也沒有被歷史長河所蕩滌,而且歷朝歷代對關羽的一切不斷進行加工和完善,反而使其形象越發豐滿,越發完美。不僅如此關羽也走下正式的格致,出現在詩歌、戲曲和小說等藝術作品之中,在眾多藝術作品中,羅貫中的《三國演義》無疑是關羽形象升華、神話的重要分水嶺,通過對桃園三結義、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華容道放曹操、玉泉顯聖等故事情節的演義,使得關羽成為一位集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忠孝勇恭廉於一身的大英雄,為我們今人打造構建了一個理想化色彩的關羽形象。

從《三國志》到《三國演義》,從陳壽到羅貫中,關羽由一位正史中有血有肉的人轉變為演義中十全十美的大英雄,然而這還不是對關羽神話、玄化的全部。在近兩千年的封建歷史中,歷代的專制統治者也將關羽作為維繫統治的保護神,從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趙佶開始就不斷為關羽加封。宋徽宗首次加封關羽為「忠惠公」,但徽宗並未就此停下加封腳步,在其後的21年間加封關羽多達四次,直到封為「義勇武安王」……明朝朱棣更是下詔將全國的關廟統一更名為「忠武廟」……等到了清朝光緒時,關羽的封號變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顯佑護國保民精誠綏靖翊贊宣德關聖帝君」長達26字。歷代封建統治者對關羽不吝筆墨、不講條件的加封,使得關羽由十全十美的英雄幻化為萬人敬仰的神。


關羽從三國歷史中走來,為《三國志》所記載,他的故事在中華大地上、在人們心中流傳了近2000年,雖經歷了王朝更迭、時間蕩滌,其形象沒有泯滅反而幻化為一種文化符號,為人們所傳頌。我們慶幸當初陳壽對關羽的寫實,更歡呼羅貫中對關羽的神話,也更感謝王朝統治者對關羽的加冕,如是我們現在才能看到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有義的真實的人,我們才能敬仰一位忠義神武、勇猛無畏的大英雄,我們才能膜拜一位無以復加、登峰造極的武聖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