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薇與蔣雯麗誰才是金鷹獎最佳女主角?爭議背後暴露了公信力問題

宿夜花 發佈 2020-08-08T20:17:33+00:00

對於首次獲獎的閆妮來說,不僅彌補了早年《北風那個吹》等經典表演落敗的遺憾,此次獲獎還使得她成為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電視獎」的大滿貫。當代的「粉圈」觀眾在觀摩完頒獎禮的同時,也習慣用各種「成績表格」、「記分板」來形象地數據化、量化演員的獎項成績,這也成為了當代影視愛好者生活圈內的「亞文化」。

文:宿夜花

昨晚,第26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揭曉,《老酒館》的陳寶國、《少年派》的閆妮分別榮膺「視帝」、「視後」。

對於首次獲獎的閆妮來說,不僅彌補了早年《北風那個吹》等經典表演落敗的遺憾,此次獲獎還使得她成為金鷹獎、飛天獎、白玉蘭獎「電視獎」的大滿貫。

當代的「粉圈」觀眾在觀摩完頒獎禮的同時,也習慣用各種「成績表格」、「記分板」來形象地數據化、量化演員的獎項成績,這也成為了當代影視愛好者生活圈內的「亞文化」。

細心的觀眾發現,陳寶國作為有口皆碑的實力派演技高手,已然實現「雙圈大滿貫」,成為蔣雯麗後的第二位。

但此番言論還是引發了爭議。很多對獎項歷史比較熟稔的觀眾發現,蔣雯麗的獎項履歷中顯示因《牽手》獲得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但似乎當屆的最佳女主角只有「《還珠格格》中小燕子的扮演者趙薇」一位。

於是,當代眾多的影視愛好者開始去試圖從昔日的權威雜誌、新聞上一窺究竟。

蔣雯麗第一次獲金鷹獎的《牽手》是部分觀眾心中的「現象級」,但當屆金鷹獎上,蔣雯麗的對手卻是一個更大的「現象級」《還珠格格》——與《西遊記》、《新白娘子傳奇》等同屬於中國電視劇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長篇劇集。

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的最佳男女主角,的確只有一個。分別為:《雍正王朝》唐國強、《還珠格格》趙薇

而《牽手》的吳若甫、《虎踞鐘山》的程建勛為優秀男主角(相當於「前三名」),《姐妹》的常遠、《牽手》的蔣雯麗為優秀女主角。

所以說如果問蔣雯麗是不是當屆金鷹獎得主?是,是優秀女主角獎得主。

那當屆金鷹獎最佳女主角是誰?只有一位得主,是《還珠格格》小燕子的扮演者趙薇

看似很繞口,但當屆金鷹獎的規則如此。

至於當屆「視後」是誰?這就是個說不清的問題了。事實上,這也涉及到了「金鷹獎們」的公信力問題。金鷹獎歷史上的各種繁複龐雜、反覆無常的獎項設置層出不窮:優秀代表了一個標準,「優中選優」的「最佳」又代表了另一種高標準。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這麼多的獎項設置看似面面俱到,卻也讓人一言難盡。如果說將獲獎者設為「1」個,那無論落敗者是否遺憾,還有再度爭取的機會。而金鷹獎的歷史上,非但有各種「優秀」、「最佳」等不同標準的項目,獲獎者也在1個到5個間「搖擺不定」。

這種問題,不屬於具體哪個人的,而是一種文化習慣:

一方面,需要通過一定的標準來表彰年度最具影響力、高水準的作品;

另一方面,又習慣於面面俱到、渴望做到滴水不漏並「一碗水端平」,讓更多的演員被表彰、讓參與者感受到更強的認同感,於是乎,「最佳男女主角」、「優秀男女主角」、「最受歡迎男女主角」等各種「人性化」設置層出不窮。

但問題在於,觀眾並非是執著於「誰是最佳」的問題本身,而是希望看到一個透明化、專業化、科學嚴謹的獎項流程與更有鑑別度、令人心服口服的結果


世界範圍內最具影響力的影視獎,自然要屬奧斯卡獎,奧斯卡的公信力恰恰來自於它的「不近人情」(並不會為了擴大表彰對象而讓規則變得「含糊」)。7次提名的好萊塢資深演員格倫·克洛斯,還是沒有因為資歷、人脈擊敗更具實力的英國演員奧利維婭·科爾曼。儘管讓很多人嘆息事實殘酷,但卻還是讓人佩服並感受到代表著世界電影產業最高水平的好萊塢一貫的嚴謹。

大半個世紀以來,奧斯卡影后獎一直是5個提名,最高票者作為最佳男女主角(Best Actor、Actress)。當然,奧斯卡影后也曾出現過並列,《冬獅》的凱薩琳赫本與《妙女郎》的芭芭拉史翠珊同時獲得第41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但這源於票數上的「完全相同」。

回到金鷹獎的這個爭端本身,究竟是票數最高的「最佳女主角」趙薇獨享視後,還是優秀女主角常遠、蔣雯麗一同分享更為合理呢?這是個沒有結果的問題。

事實上,對於趙薇和蔣雯麗而言,也不算是問題。蔣雯麗幾十年來的優秀作品如《金婚》、《幸福來敲門》等編導演俱佳的爆款劇集都值得金鷹獎的褒獎,而趙薇掀起的全民潮流意義也遠非一個金鷹獎。

更重要的問題是,影視從業者、媒介與觀眾如何共同建立一個合理、良性、公正、嚴謹的評價體系,讓更多優秀的、傑出的演員受到合理的褒獎?

這並非是一個「不重要」的問題。試想,昔日的百花獎得主,例如《芙蓉鎮》的劉曉慶、《大紅燈籠高高掛》的鞏俐,大多數讓人心服口服外加佩服,而一個重要獎項積累下的口碑,或許應該讓每一個代表當代最高表演實力的新獲獎者與德藝雙馨的前獲獎者共同鞏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