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美國苦心經營40年的珍珠港防禦體系,百密中有一疏

萬乘之尊 發佈 2020-08-07T05:18:53+00:00

「珍珠港」襲擊之前,美國軍隊為保護珍珠港免遭日本人襲擊,用了40年在瓦胡島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但在「珍珠港」襲擊中竟然沒發揮任何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珍珠港」襲擊之前,美國軍隊為保護珍珠港免遭日本人襲擊,用了40年在瓦胡島發展出一套完整的防禦體系,但在「珍珠港」襲擊中竟然沒發揮任何作用,這是為什麼呢?

一:為什麼美國太平洋艦隊會駐紮在珍珠港



夏威夷群島位於美國大陸西南2400英里處,除了海洋之外,島嶼之間一無所有,島鏈本身大約從西北(中途島)到東南(夏威夷)延伸超過1500英里,有7個主要島嶼。它們是地球上最孤立的有人居住的地方,沒有緊密相連的大陸,附近也沒有重要的島嶼。土著玻里尼西亞人居住在夏威夷群島已有幾個世紀了。1778年歐洲人第一次訪問了這個島嶼,與其他地區不同的是,這些島嶼並沒有被殖民勢力占領或開發,19世紀主要是移民美國商人,1876年,夏威夷王國被迫將珍珠港作為裝煤基地割讓給美國,以換取原糖免稅出口給美國。1893年,美國商人推翻了夏威夷國王,1898年8月,美國正式吞併了這些島嶼,同樣在1898年,美西戰爭爆發,美國獲得關島和菲律賓等其他太平洋領土。



由於東太平洋沒有其他島嶼或港口,如果浩瀚的太平洋沒有支援基地,需要經常的維修和補給的海軍將無法維持,對早期的海上和空中運輸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夏威夷群島立即成為一個重要的運煤和後勤站,守備部隊迅速從美國派往瓦胡島,從那時起,美軍就一直駐紮在瓦胡島。1914年,巴拿馬運河的建成增加了夏威夷的戰略重要性,瓦胡島很快成為所有潛在的太平洋戰爭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夏威夷群島,特別是瓦胡島,對美國在東太平洋和北美西海岸的防禦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通過在夏威夷、阿拉斯加和巴拿馬運河附近建立軍事基地,可以維持距離西海岸人口中心數千英里的防禦邊界,因此需要一個強大的防禦體系。



瓦胡島是夏威夷群島第三大島嶼,也是唯一擁有重要天然港口的島嶼。珍珠港瀉湖位於瓦胡島的南部海岸,港口和鄰近的火奴魯魯港的入口最初被珊瑚礁所阻礙,只有淺水船隻才能進入。瓦胡島的自然特徵對它的軍事防禦很重要。兩個平行的大山脈保護著島嶼中心的一個大山谷,提供了優良的防禦線,以阻止入侵軍隊進入任何一個海岸,加上北岸的天氣和海洋條件,以及南岸唯一的良港和人口中心的位置,瓦胡島的南部海岸顯然是唯一的防禦的地方,這極大地簡化了防禦計劃,島上的火山岩和崎嶇的地形,為炮台和其他防禦設施的挖掘提供了便利,

二:瓦胡島堡壘」的建設計劃



1900年,美國的海岸防禦體系已經非常發達,美國大陸上的26個主要港口都配備了現代化的火炮,而且大多數都配備了水雷防禦系統。這種新一代的防禦工事配備了用於夜間射擊的探照燈、發電廠和新的火控系統,有重要的駐軍,永久的兵營和其他基地建築。美國陸軍工兵部隊花費了大量的軍事活動來設計和建造,美國陸軍軍械部也花費了大量的軍事活動來開發這些武器。

1901年9月,由美國陸軍工程師和炮兵軍官組成的當地委員會成立,為瓦胡島的永久海岸防禦提供框架,包括土地徵用、成本和駐軍需求。這些早期的提議都預見到了珍珠港(裝煤港和未來的海軍基地)和火奴魯魯(最大的商港)的雙重防禦。幸運的是,兩處距離只有7英里,海岸上最大的火炮能夠同時覆蓋這兩個地點。火奴魯魯得益於近海珊瑚礁的自然開口,方便了海上通道。珍珠港的進入受到暗礁的限制,但它作為主要的錨地和海軍基地的潛力是公認的,可以通過疏浚來改善。防禦計劃將在珍珠港入口的東邊,安裝12英寸火炮和迫擊炮。



檀香山東部也安裝了相同類型的武器,之間的威基基海灘會有一個小哨所,安裝10英寸火炮。小型速射炮將補充對小型艦艇的防禦,這些炮將被放置在每個堡壘和位於兩個港口之間的潘切灣火山口。一個受控制的水雷區將封鎖通往火奴魯魯的狹窄通道,委員會還建議在瓦胡島部署兩名海軍海岸防禦監測員。陸地防禦只需要幾門攻城炮就可以覆蓋兩個山脈中的重要關口,這樣海岸防禦工程和港口就不會從後方被占領。這個防禦系統的駐軍將是4個海岸炮兵連(在戰爭時期增加到10個)和2個步兵營。在這個階段,瓦胡島的防禦被放在第二類優先,在菲律賓之後。可能是由於珍珠港的狀況仍未改善,以及沒有明確決定將該港口發展為一個主要基地。

委員會的建議很快被陸軍部修改,新研製的356毫米火炮將部署在懷基基海灘,以便將珍珠港和檀香山港的入口全部納入其火力控制範圍內;16門305毫米白炮將分為兩組,8門炮用於填補左右兩翼炮台防禦火力的空隙,另外8門重新部署在鑽石頭山東側,以便掩護瓦胡島東面的錨地:增加2個裝備76毫米火炮的炮台,加強對雷區的保護:原計劃在普烏勞阿建造的炮台被撤銷。。這些變動使預期支出總額減少318 660美元。這最後的建議接近最終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建成的瓦胡島海岸防禦第一階段。

三:瓦胡島堡壘」第一階段構建



美國國會在1906年6月通過的《防禦法案》中首次撥款給夏威夷海岸上的炮台,1907年至1912年的大筆撥款再建造了八個永久炮台。卡美哈美哈堡在珍珠港入口的東岸,因為地形平緩,建造相對容易,炮位高度有些低,不過射界非常開闊。最初卡梅哈美哈堡由四座海岸炮台組成,它們沿海岸自東向西分布。阿姆斯特朗堡從卡梅哈美哈堡沿海岸向西,在靠近檀香山港入境檢疫站附近的海岸上,是一座作為防禦雷區主控站的小型岸防堡壘,只有一座炮台,裝備2門m1903式76毫米火炮,可以覆蓋整個雷區。



在威基基海灘的德魯西堡上建造了當時最大、裝備最好的倫道夫炮台,炮台上有兩門14英寸的大炮。炮台模仿了大型炮台的布局,是一座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層炮台,上層為敞開式的火炮炮位,火炮安放於隱蔽式炮架上,在正面會築有一道厚厚的防護胸牆,通常由水泥和沙袋構成;下層為彈藥庫,炮彈和發射藥包通過內置升降機送到上層的炮位上。炮台配有2門m1908M1式152毫米火炮,同樣由配有護牆的敞開式炮位和受到嚴密保護的彈藥庫構成。魯格堡在非常突出的鑽石頭火山口,被選為迫擊炮炮的陣地, 只有1座炮台,裝備8門美國本土要塞淘汰下來多餘的305毫米白炮,因為白炮彈道彎曲,可以被部署在距離火山口很近的位置,非常隱蔽,可避免被敵艦的反擊火力擊中,主要任務是壓制在檀香山港附近海岸登陸的敵軍部隊,每座炮台都配置了發電站、兵營、軍官宿舍、補給倉庫、醫院和工程設施,以及其他與炮台運作和官兵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



這些堡壘都配有觀瞄器材的火控站,最大的火控站在鑽石頭山南麓海拔230.9米的里希峰,是一座結構複雜、規模很大的射擊指揮中心,可以為周邊的多座炮台提供射擊支持,自上而下分為四層修築在山體內,每層都安裝有觀瞄設備和通訊指揮設施,各層之間有旋轉樓梯相連,還有運送補給品的纜車和小型宿舍,自建成後一直是瓦胡島的指揮中樞,至今都保持良好的運作狀態,。美軍還為每座炮台都配置了發電站、兵營、軍官宿舍、補給倉庫、醫院和工程設施,以及其他與炮台運作和官兵生活息息相關的基礎設施。當一戰爆發時,瓦胡島的第一階段海岸防禦設施已經基本建成使用。

四:瓦胡島堡壘」第二階段構建



海岸防禦構建開始後不久,軍隊就把注意力轉向防禦敵人可能的「後方」登陸。瓦胡島的海岸防禦堡壘是完全開放的,本身完全沒有防禦步兵能力,從1910年開始的防守基本想法是所有軍事要地要塞化以防禦步兵進攻,由於人力和資金的限制,美軍很快就放棄了這想法,只在部分地點實施重點設防。鑽石頭山發展成為一個封閉的棱堡,進入火山口本身只能通過一條隧道,防禦者可以控制所有當地的海灘和通道,美軍在鑽石頭火山口內外又陸續修建了多處炮兵陣地,用永備工事或野戰防禦工事封堵鑽石頭山與北面山地之間的防禦空隙,火奴魯魯後面的西側山峰和山坡保護著珍珠港,不過在朝向珍珠港的方向有一小塊平原通向內陸,然而,從紅山到鹽湖火山口有一條深深的峽谷,美軍還在峽谷的側面紅山上修建了一處一座長83米、寬4.2米的混凝土複合結構掩體的步兵前哨陣地,,可以容納2個步兵連的兵力



在珍珠港中部的福特島是一個很好的天然位置,可以放置側翼的陸地防禦炮,以掩護向西的防線。美軍在1916- 1917年建造了兩座炮台,可向北面和西面開火。 最後一處工事位於卡梅哈美哈堡西側的主教角,兩座帶有頂部防護的新型海岸炮台,在建立海岸炮兵堡壘的同時,建造了兩個陸軍機動部隊基地,沙夫特堡建在一塊1344英畝的保留地上,位於火奴魯魯和珍珠港之間的庫勞山脈山麓,斯科菲爾德兵營占地14000英畝,橫跨島嶼北岸的登陸海灘。1913年駐軍約7.500人,由步兵3個團、騎兵和野戰炮各1個團、海岸炮8個連、工兵和通信兵各1個團組成。沙夫特堡是為了容納大部分旅步兵和野戰炮兵,以及像陸軍主要醫院這樣的永久性建築,軍需和軍械倉庫將為軍隊儲備6個月的口糧和衣服,並為火奴魯魯平民儲備食物。



1915年,陸軍部在准將休·斯科特領導下成立了一個新的審查委員會,歐洲海軍裝備的新型艦炮的射程已經超過目前美國部署在許多港口炮台中的305毫米和356毫米海岸炮。斯科特委員會建議研製更大口徑的新型海岸炮,最後在卡米哈米哈要塞建立兩個炮台。這一陣地的位置是緊鄰卡米哈米哈要塞保留地東部的新開墾的土地。炮位由一個巨大的混凝土組成,兩個炮架分別位於兩端,射程超過27000米,大大增加了除瓦胡島最北部海灘以外的覆蓋範圍,為了彌補老式火炮撤裝後留下的火力空缺,一些輪式和軌道式重型火炮調防至夏威夷。當時瓦胡島的鐵路幹線已經環繞全島,這對於鐵道炮的運用非常有利。美軍還修建了一些鐵道炮專用的支線鐵路,



但幾乎沒有人考慮過如何防禦正在出現的空襲威脅。舊的塔夫脫時代的炮台在空中很容易受到攻擊,甚至新設計的遠程炮台也讓火炮暴露在外,唯一的保護就是偽裝,因為夏威夷群島是超出任何現有飛機的航程範圍,儘管如此,還是在島上八處地點修建14座配有2門76毫米高射炮的防空炮台,大多數防空炮台都在1917年夏修建完成,不過直到1920年,新研製的m1917式76毫米高射炮才被裝到這些炮位上。這一時期對瓦胡島防禦工事的最後一次改進是在珍珠港人口西側的易洛魁角建造安裝2門406毫米火炮的炮台,新炮台的結構甚至比安裝305毫米岸炮的遠程炮台還要簡單,火炮及炮架被露天安放在一座水泥平台上,最初沒有駐軍設施,士兵按需要由船從卡米哈米哈堡調來,但最終建立了一個小型營地。



隨著威利斯頓炮台的建成,美軍保衛火奴魯魯和珍珠港免受攻擊的最初階段也完成了。就海岸防禦而言,這些準備即使不能說是壓倒性的,也是足夠的。海岸炮兵在這個時候更像是一支精銳部隊,有相對充足的資金和裝備,有一支強大的專業的隊伍,這些士兵大多是職業士兵。由於長期入伍,他們對他們所用的設備也非常熟悉。這些單位在瓦胡島一直保持不變,20世紀20年代中期,它已成為美國經營的最大的軍事基地。夏威夷師成立於1921年,由四個步兵團、有機炮兵和工兵組成,是當時規模最大、裝備最好的美軍部隊之一,美國海軍還向瓦胡島派遣了飛機,靠近卡米哈米哈堡的土地被發展成一個轟炸機基地,並在1934年被命名為希卡姆基地,在1907年到1938年之間,陸軍在瓦胡島的防禦上花費了大約1.5億美元(是在海軍基地本身花費的兩倍)

五:瓦胡島堡壘」第三階段構建



美國艦隊被行政上分為大西洋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太平洋艦隊在西海岸停泊,有人建議將珍珠港發展成一個一流的基地,在疏浚和開放珍珠港入口之前,美國海軍最初將檀香山作為其夏威夷海軍基地。1900年,美國國會首先批准了10萬美元用於鑿穿暗礁進入珍珠港的工程,1909年以後,港口的沙和珊瑚頭的疏浚工作仍在繼續。第一艘軍艦於1911年進入珍珠港。1913年,火奴魯魯海軍基地被轉移到珍珠港海軍基地,干船塢於1919年完工。雖然珍珠港是一個很好的天然港口,但它確實遇到了一些問題,主要是由於島嶼的隔離,後勤保障。軍事部門擔心基地缺乏自給自足的食物,缺乏熟練勞動力和充足的供應,海軍一直將該基地視為一個良好的維修設施,但由於成本高昂,此外,瓦胡島不在主要的東西跨太平洋海上航線上。大多數商業運輸都在夏威夷以北和以東航行,最初沒有多少艦艇被永久分配到這些島嶼上。



到1938年,通往珍珠港的主航道被拓寬到1000英尺,並增加了兩個新的干船塢。位於珍珠港西北15英里處的海軍軍火庫於1934年完工。機場擴張迅速,美國海軍租用了Ewa機場作為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空軍降落基地。瓦胡島東海岸的卡內奧赫灣成為水上飛機機場。卡內奧河航空站的建設開始於1939年9月,斯科菲爾德兵營成為陸軍航空隊的主要戰鬥機戰場,福特島成為海軍主要的陸上空軍基地,但它很快就變得擁擠起來,1941年11月被新的海軍航空站所取代。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臨近,海軍創建了夏威夷支隊,最初由一艘航空母艦、八艘巡洋艦和16艘驅逐艦組成,永久駐紮在珍珠港。1940年4月,美國海軍作戰部長派太平洋作戰艦隊到夏威夷群島進行年度演習,然後決定將其保留在珍珠港,自20世紀30年代初以來,海軍一直使用位於瓦胡島北部毛伊島和拉奈島之間的拉海納錨地作為艦隊部署的深水錨地。



1940年9月,美軍開始了最後一次的海岸防禦工事建設。這些都是徹底的現代防禦,結構被高度標準化並設計來承受海軍和空中轟炸,大炮由巨大的混凝土和地面覆蓋物保護。在設計中還為新型炮位提供了化學氣體防護——針對某些關鍵部位設置了氣閘和過濾器。老式的恩迪科特和塔夫特炮台將被淘汰,直到被更現代的炮台取代,隨著卡內奧河灣發展成為一個主要的海軍空軍基地,夏威夷獨立海岸炮兵旅開始研究這個新的海軍航空站和附近的的防禦,該項目還要求90毫米和37毫米防空炮、探照燈、雷達、火控站和港口防禦指揮部。到1942年底,卡內奧赫灣新建3座炮台,編號為301號的新炮台位於海軍基地南側的一個小懸崖上,安裝2門152毫米火炮,炮台的外牆厚1.8米,內牆厚0.46米,均用水泥澆築而成,炮台指揮所位於彈藥庫頂部,並裝有雷達。彈藥庫頂部厚1.8米,並覆蓋有1米厚的土層,302號炮台建在懸崖的表面上,並以混凝土隧道通向炮位。編號405的炮位後面的山坡上有一條隧道,這三個新炮台直到戰爭結束後才被命名為哈塞堡。

六:「瓦胡島堡壘」的作用



珍珠港事件中,「瓦胡島堡壘」沒有發揮任何作用,美國軍隊投入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分析潛在威脅的性質以及如何保護瓦胡島免受威脅, 但是瓦胡島要塞的防禦是按照應對傳統艦炮炮擊和兩棲登陸的作戰模式而部署的,其防空體系存在明顯缺陷,正是這一缺陷造成美軍在太平洋戰爭首戰中的一敗塗地,但是美軍在幾個月的時間裡,依然認為日本人很有可能返回登陸,因此緊急採取措施加強島上的防禦。海岸炮兵部隊開始分散到他們指定的防禦陣地。重炮、消防控制站和海灘防禦工事很快就配備了人手,為從未登陸的陸地做準備,極度焦慮,加上對「第五縱隊」或破壞行動的大量謠言和恐懼,一定使保衛者度過了一段極為混亂的時期。



在戰爭的頭幾個星期,許多臨時的海灘防禦陣地已經準備就緒,所有可能的登陸點都布滿了機槍陣地、鐵絲網、步兵戰壕和船隻障礙物,陸軍和空軍的增援部隊很快到達,陸軍的第34工程兵很快在瓦胡島周圍建立了10個新陣地。海軍很快向陸軍提供了臨時「借用」用於海防的火炮,還從損壞的船隻上取下火炮用於海防,在1943年的一段很短的時間裡,俄克拉荷馬號戰艦的四個炮塔和亞利桑那號四個炮塔分別部署在瓦胡島東南角的馬卡普烏角和北岸的保馬魯,西邊的凱納角在鑽石頭火山口的南面魯格堡。


當然,日本人沒有來,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整個美國海岸炮兵部隊進入了一個衰落期,由於缺乏直接威脅以及技術上的變化,用固定火炮保衛港口的概念變得不現實。美國軍隊的整體縮減對瓦胡島的固定防禦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衝突結束時,海岸炮兵的火力迅速減少,導致了戰爭後期老式炮兵連的迅速解散,所有的剩餘的固定海岸炮被切割成碎片,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修建的防禦工事仍然保留著,除了五六個早期的塔夫脫防禦工事和陸地防禦工事之外,其他的工事都完好無損,許多建築被改裝用於其他用途,許多在戰爭之前和戰爭期間修建的大型隧道綜合體仍然存在,只有入口可以被看到,因為它們要麼是密封的,要麼是仍在使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