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植物竟然都是「人造」的

博學少年 發佈 2020-08-07T04:55:12+00:00

我們都知道,人類繁衍後代要經歷十月懷胎的艱辛,同樣,參天大樹也需要從種子開始慢慢生長,直到開花結果、遮天蔽日。

好熱好熱……但是你知道嗎?今天已經立秋了。

立秋,或許我們沒有感覺,但是植物是有明顯感覺的。

我們都知道,人類繁衍後代要經歷十月懷胎的艱辛,同樣,參天大樹也需要從種子開始慢慢生長,直到開花結果、遮天蔽日。但你知道嗎?植物們還可以「彎道超車」,不需要種子就能誕生新個體,人類以此發明了「人造」植物的技術。

正所謂,「給我一片葉子,我就能創造一座森林」,給植物當「爸媽」,聽上去是不是很有趣呢?

植物細胞「超能力」

20世紀50年代,科學家用一小塊胡蘿蔔成功地在試管里培養出了完整的胡蘿蔔植株。隨著實驗室條件的不斷改善,以及對植物組織的認識水平逐漸提升,如今,人們只需要植物的部分細胞、器官或組織,就可以培育出250多種植物!

這些植物很常見,甚至有些還經常出現在我們的餐桌上,比如水稻、小麥,以及菠蘿、柑橘等水果;還有能夠幫助人們生產生活的橡膠、桉樹、楊樹等。

雖然這聽上去平平無奇,但你可以試著想像一下,要是有人想要從對動物身上取一個細胞(除了生殖細胞)來培養出一個完整的個體……

所以,問題來了,植物咋就這麼「能」呢?

答案是:人家有「超能力」啦。

植物細胞有一種神奇的特性,叫作細胞全能性——只要條件許可,已經完成分化、只具有某方面能力的植物細胞可以重新發育成完整的生物體。也就是說,有時候,僅僅只是植物的一部分,也能長成新植株。

利用植物細胞的全能性,人類掌握了許多「人造」植物的技術。但可別以為給植物當「爸媽」是什麼高精尖科技,其實你也可以哦~

發芽生根也「任性」

柳樹、葡萄、月季、秋海棠、蘆薈……這些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室內外綠化植物,它們是「人造」植物實驗的優質對象,因為,它們都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容易長出不定芽不定根

不定芽或不定根是植物受傷後從莖的節間、根或葉上生出的,例如,它們可能會出現在落葉、砍伐後的樹樁或其他植物的傷口上。

(不定根)

生出不定芽或不定根後,這些植物的一部分可以繼續生長,如果環境合適,很容易就能長成新的小植株。所以,對於這類植物,你可以將它們的莖、根、葉等剪下,插在沙土裡或浸泡於水中,一段時間後,這些剪下來的部分就會發芽、生根,成為你的「植物寶寶」啦。

劈成兩半照樣活

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一些植物的莖長得與眾不同,它們長得或像一顆小球,或仿佛被著鱗片,或細細長長匍匐在地……這就是球莖、鱗莖和匍匐莖類植物了。比如,唐菖蒲、美人蕉、鳶尾花、水仙、風信子、鬱金香等。

這些植物有一個聽上去非常堅強的本領——將它們的莖劈開或斬斷,分離出來的部分還能繼續存活,最後長成新的植株。當然,切分的位置必須適宜,保證每個切出來的部分上都還帶有根、莖、葉,這樣才更容易存活。

(鱗莖)

「拼」出一株植物來

黃瓜、番茄……這些美味的蔬菜便宜又美味,一定有不少同學愛吃吧?但你或許猜不到,它們很可能不是從原本的植株上長出來的,也就是說,能長番茄的可未必是番茄樹

就像動物的皮膚受傷後,傷口會慢慢自動癒合一樣,植物受傷後也會自我修復。而且,植物的這種自我修復能力比起動物來,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將一種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種植物的莖或根上後牢牢固定住,傷口癒合後,新植株不僅可以存活,甚至能比原來生長得更加茁壯健康,結出更多、更好的果實——也就是「嫁接」。

(嫁接)

在農業生產中,人們常用這種方法來獲得更優質的產品。

看到這裡,你是否已經開始驚嘆於植物超強的再生能力了?迫不及待想試一試「人造」植物?那你可得做足準備,小心操作,千萬不要傷到自己或者植物哦~否則,不管是傷到了自己,還是毀了爸爸最愛的盆栽,可都不是什麼值得高興的事兒。

問答時間

下面哪種植物可以通過「嫁接」來栽培呢?

A

茄子

B

香蕉

C

草莓

上期答案:A.餵食

當小鵜鶘孵化出來後,鵜鶘父母將自己半消化的食物吐在巢穴里,供小鵜鶘食用。小鵜鶘再長大一點時,父母就將自己的大嘴張開,讓小鵜鶘將腦袋伸入它們的喉囊中,取食食物。

不記得上期題目的點這裡

本期答案詳見下期的生物小札欄目

有答案的記得評論區留言

也可以分享給小夥伴

一起來猜猜答案~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熱門閱讀

你知道嗎?原來買電影票還有這麼多講究!

買酸奶時,不管什麼牌子,有這2個字的,很多是「假酸奶」!

媽媽這個崗位也太難了……到底有沒有說明書?|媽媽雞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