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班六房,也有六班八房,清末民初這些縣政府機構是幹啥的?

黨人碑 發佈 2020-06-13T08:49:51+00:00

民國初年,縣政府還基本上是明清縣衙門的做派,沒有常設機構。就是今天這局那委,都沒有,完全是臨時工承包制,就是不養閒人,也沒固定經費。


民國初年,縣政府還基本上是明清縣衙門的做派,沒有常設機構。就是今天這局那委,都沒有,完全是臨時工承包制,就是不養閒人,也沒固定經費。具體業務部門,比如公安局,分成幾個班,叫法各異,幾個人各帶一幫兄弟,承包了。「大佬」也就是縣長、知縣有活了,我們去搶,誰到得快,搶著了,就是哪個班的活兒!



老年間衙門裡有句順口溜,叫:「無事抹小牌,有事把人抓,聽候堂上喚,回來喝香茶!」所謂「小牌」,不是麻將,我小時候還能看到有老太太玩,唐宋叫「葉子」,後來又叫「馬吊」的,陳洪綬就畫過一套,相當不錯,現在幾乎不見了。所以這些傢伙,最喜歡,也最攢動老百姓打官司,跟大佬身邊的書辦勾結,唱紅白臉,吃了原告吃被告,聽著熟不熟?當時還有句順口溜,叫:「門前寸草不生,盼農民惹事招風,乒桌球板子一響,現大洋拿到手中。」前面我講過舉人井俊起,民元到鄭州旁邊的汜水(今屬滎陽)當縣長,去了就親自下鄉處理案子,反覆告訴農民,不要去城裡找這些人,他們就是騙你們錢。聽說這事兒,驚動了清末法部左丞魏聯奎,老先生是清末的著名法學家,對地方官司里的貓膩最清楚了,沒想到還有這麼逆勢而為的好官,我得看看?



有人歡喜有人愁,井俊起這麼幹,惱壞了衙門裡的書辦班頭,井俊起調令下來,還沒走,衙門口就開始放鞭炮,接著就請戲班子來唱戲,慶祝你滾蛋!那麼這些臨時性內設機構是幹什麼呢的?南陽有個內鄉縣,是現在全國縣級衙門保存最完整的一個,我有位朋友,小時候在如今的縣衙裡面,當時的縣公安局家屬院長大。去年底陪我參觀還跟我說,基本沒啥變化,小時候玩滑滑梯的石碑,住的屋子,完全修舊如舊。



裡面現在還能看到幾個班房的格局,剛才看文史資料,發現隔壁南召縣衙的內設機構,跟內鄉稍有不同,是六班八房:東頭班,東二班,負責民事案件,西頭班,西二班負責刑事案件,兵快班處理偷盜賭博、打架鬥毆,民壯班負責處理婚姻田產。



吏房負責全縣有功人員的卷宗材料的保管;戶房管理全縣田賦錢糧;禮房負責孔廟大祭,民戶如有祭祀事宜,禮房也去賀禮;兵房負責支應兵差;刑房負責繕寫狀紙;工房負責丈量土地;庫房管理稅契、縣衙內抄存襲款死及全刑家事犯用的兇器和殺人案件血衣等物,招房,負責問案時寫口供。基本看,就是今天人事局、公安局、財政局、糧食局、農業局、民政局、稅務局、法院之類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