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雕像竟也被「斬首」!是美國的種族勝利還是文化浩劫?

王冰汝 發佈 2020-06-13T12:30:50+00:00

美國內戰結束155年了,但是美國國內關於種族,民權這場永恆的爭論卻在持續。5月25日,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蓋壓頸致死,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不少地方還發生了縱火,搶劫等一連串暴力事件。

美國內戰結束155年了,但是美國國內關於種族,民權這場永恆的爭論卻在持續。5月25日,非裔男子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膝蓋壓頸致死,從而引發了大規模的抗議,不少地方還發生了縱火,搶劫等一連串暴力事件。不到兩周時間,美國全國範圍內開始要求警察系統進行改革,緊接著開始把矛頭對準全美各地的南方聯盟雕像。



10日晚間,在維吉尼亞多地的南方軍紀念碑被拆除。在里奇蒙,南方聯邦第一任總統,也是唯一一位總統,傑斐遜.戴維斯的雕像摔了個頭著地。



在朴茨茅斯市,市議會推遲拆除南方軍紀念碑的決定後,示威者強行用繩索,磚頭,斷線鉗,錘子等工具「斬首」並推倒了四座當地的南方軍將領雕像。其中一座雕像還砸在了一名示威者身上,此人身受重傷。


見證雕像被推倒的一位非裔婦女說,她很高興在有生之年能看到這一幕,雕像不是被市政府和市長推倒,而是被民眾,被非裔拆除了,這可以減輕非裔心中的仇恨。

在阿拉巴馬,「羅伯特·李「高中門口的羅伯特.李將軍雕像也消失了。



在弗羅里達的傑克遜維爾,市長庫里(Lenny Curry)宣布拆除城市裡11個南方軍雕像。


在全美,掀起了一股「雕像革命」,紀念南方軍的雕像在各地都呆不下去了。


其實大多數南方軍雕像並不是在內戰結束後建立的,而是在將近半個世紀之後。南方州婦女團體希望找個地方紀念她們逝去的親人,開始砸錢建立南方軍雕像。還有一個目的,就是以此為象徵,支持《吉姆.克勞法》(實施種族隔離的法律),似乎是在提醒非裔他們永遠低人一等。


據統計,原來在美國的南方各州,有總共1741個關於南部聯軍的雕像。2015年以前,美國各地已零星出現移除聯邦標識及紀念碑的動作。而大規模廢除南方軍雕像的一個觸發點是,2015年6月白人男子戴倫·魯夫,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一座非洲裔美國人的教堂內槍殺了包括牧師在內的9人。


魯夫在作案前不僅發布種族仇視言論,還展示內戰時邦聯軍隊的旗幟。案發後,美國爆發大規模請願活動,要求禁掛「邦聯旗」。


2017年維吉尼亞州夏洛茨維爾白人至上主義者遊行引發流血事件後,美國多地掀起了更大的移除邦聯雕像浪潮。目前南方各州依然有775座雕像矗立在各地。


當時很多南方城鎮的雕像都是承包給了康乃狄克州的一個雕像公司(Monumental Bronze Co.),以一尊雕像450美元的價格開始在南方州各地掀起了紀念碑熱潮。從1900年代到1930年代,南方軍將領的雕像以創紀錄的速度出現在南方州,羅伯特·李是最受歡迎的雕像之一。


No1: 羅伯特.李(Robert Lee)

在南方軍將領中,最有名的是羅伯特·李,據統計在全美他的雕像,紀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地點有223處。



羅伯特·李出身將門,畢業於西點軍校。南北戰爭打響時,他拒絕上級指派他率領北方聯盟軍隊的任務,辭去公職,回到家鄉維吉尼亞州,成為南方邦聯率領北維吉尼亞軍的軍事將領。南北戰爭結束前幾周,羅伯特·李晉升為南方邦聯軍總司令。在寡不敵眾的形勢下,他於1865年4月代表南方向北方聯邦投降。


不過在生前,李將軍反對後人為自己修築雕像和紀念碑。他說希望國家能儘快走出戰爭傷痛,達成和解。


No2: 傑斐遜·戴維斯(Jefferson Davis)

全美有148處關於戴維斯的雕像,紀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地點。



在肯塔基州政府大廳有5座雕像,都是肯塔基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林肯總統雖然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但是他出生於肯塔基,所以他的雕像理所當然占據C位。他身後的就是死對頭戴維斯。


今天肯塔基州負責歷史古蹟的委員會表決,壓倒性支持把戴維斯「請」出州政府。



戴維斯出生於密西西比,也畢業於西點軍校。他的哥哥贈予他一片種植園,他因此成為擁有奴隸的地主。1853年戴維斯被被富蘭克林·皮爾斯 (Franklin Pierce) 總統任命為戰爭部長。1857年他重新回到參議院,提倡新的美國領土實施奴隸制。脫離聯邦的各個州一致投票推舉他為聯盟國總統。戰後,戴維斯被指控犯下叛國罪,儘管未經審判,但在維吉尼亞州門羅堡的監獄服刑兩年。


No3 「石牆」傑克遜 (Thomas 'Stonewall' Jackson)

全美有110處關於傑克遜的雕像,紀念碑,和以他命名的地點。



傑克遜在羅伯特·李將軍的北維吉尼亞軍團轄下一個兵團任指揮官。他於1861年4月27日成立了一個軍旅。第一次馬納沙斯之役石牆傑克森和他成立的軍旅在馬納沙斯之役中一舉成名,開始被稱呼為石牆旅。石牆傑克森常稱石牆旅為「維吉尼亞第一旅」。

哥倫布被斬首

除了這些將軍,作為美洲大陸的「發現者」,哥倫布也倒霉了!他成為了這次抗議活動的「清算對象」,波士頓的一座哥倫布雕像「被斬首」,只剩下身子,面對著遠方。



而里奇蒙的哥倫布雕像就更慘了,先是被塗了紅油漆,然後被用繩索拉拽下轟然倒地,接著再放火燒後,最終被扔進了湖裡...



在這次的非裔平權的抗議中,哥倫布因為新大陸的發現,導致了大量的非洲人被殖民者以奴隸的身份帶到了美洲大陸。從而哥倫布成為了這一切問題的「萬惡之源」。


其實關於哥倫布本人的爭議,在美國從未停止過。在西方主流的歷史與教科書中,都將哥倫布描述成一位「新大陸的發現者」和歷史的改變者,是西方大航海以及文明歷史的重要人物。

不過反對者稱,這位「西方文明」的重要人物,在來到美洲大陸之後,對於當地的印第安原住民進行了大規模的屠殺,是一位謀殺犯與暴君,而他所帶來的只是西方的「侵略」。


雕像之爭的歷史和政治因素

美國南北內戰為期4年(1861年-1865年),戰爭的起因就是北方資產階級和農民主張在新州內禁止奴隸制度,要求把新州確定為自由州。南方奴隸主則力圖把奴隸制擴大到西部,主張把新州確定為容許奴隸制存在的州。

當時總共有南方的11個聯邦加入了南方聯軍,這包括有南卡羅萊納、密西西比、佛羅里達、阿拉巴馬、喬治亞、路易斯安納、德克薩斯、維吉尼亞、阿肯色、北卡羅來納以及田納西州。不過這場戰爭的結果是南方聯軍的失敗而告終,而奴隸制也就此被廢除。



有多少人反對,也許就有多少人支持這些南方軍的雕像。研究南方史的歷史學家米切姆認為,不能只滿足一些人的需求,這些紀念碑屬於美國的歷史,使美國團結一致的唯一方法就是寬容。和米切姆一樣支持保留雕像的人認為,這些「藝術品」是南方遺產,應該作為古蹟被保護在城市廣場、州議會大廈等地。

北卡羅萊納州夏洛特分校歷史學教授考克斯(Karen Cox)即將出版一本新書叫做《沒有交集》(No Commonground),在南方州的白人總是會說建立雕像的目的是關於保留他們的遺產,而在南方州的黑人一直以來把這些雕像是對他們的侮辱。

雖然南方軍的雕像在一座座被推倒,但是也有更多雕像被建立,並受到更嚴格的保護。在過去20年超過30座南方軍雕像被建立,至少有7個美國南方州近些年通過了法律,加大對雕像的保護。例如阿拉巴馬州在2017年就通過立法禁止對有40年以上歷史的古蹟進行重新安置,拆除,改建或者重命名。


在南卡羅萊納州,要求三分之二的立法者批准,才可以移除南方軍雕像。維吉尼亞州規定任何「打擾」戰爭紀念碑的行為都是非法的。不過在民主黨去年贏得了州議會的控制權後,當地政府將可以自行決定紀念碑的去留。


而這幾年,美國民眾對於是否應該移除南方軍雕像的看法沒有產生太大變化。支持移除的人只有大約33%, 不支持移除的人大概為49%,剩下的是不置可否。而民主黨與共和黨對於是否移除雕像的看法則完全是兩極化。



如圖,民主黨支持移除雕像的人占40%,共和黨卻不到10%;而共和黨內支持保留雕像的人超過60%。


但是這一次在全美掀起的抗議規模之大,持續時間之長,涉及範圍之廣,讓不少人開始認為,也許真正的改變正在到來。美國全國運動汽車競賽協會NASCAR起源於南方,有著72年的歷史。在本周協會宣布禁止在賽場懸掛代表南方軍的旗幟。


國會的南方軍雕像

而在美國擁有南方聯邦雕像最密集的一個場所竟然是國會山,這裡矗立了至少11座南方領袖的雕像。1864年美國國會通過法案,邀請各州向國會送兩座代表該州名人的雕像。維吉尼亞州送了兩座分別是:國父華盛頓和羅伯特·李將軍。當其他州得知這個消息時,不少人都炸了!愛達荷州參議員稱維吉尼亞是在褻瀆國會。堪薩斯州的議員也怒了,威脅要把廢奴主義者布朗(John Brown)的雕像送去國會。


儘管遭到這麼強烈的反對,但是在法律面前,反對者卻無能為力。因為國會的法律說:各州可以將任何因歷史聲望或者對公民和軍事傑出服務的已故公民作為雕像送給國會。這是維吉尼亞州的選擇。


自1909年李將軍在國會站穩腳跟後,南方聯邦州相繼效仿。於是國會一下子出現了11座南方軍的軍事將領。



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已經看他們不爽很久了。早在她2007-2011年擔任眾議院議長的職位時,她就說過:「如果回想起我在擔任議長時做過什麼,那麼我會認為我在盡職盡責的做事兒,這就包括把『羅伯特·李』放到地下室里。」

佩姨本周向媒體公開了她發給圖書館聯合委員會的領導人的一封公開信,要求拆除美國國會大廈中所陳列的11座南方聯邦軍以及官員的雕像。

加州民主黨眾議員芭芭拉·李(Barbara Lee)提出了一項草案建議,允許各州貢獻雕像。當前的雕像將被移除,然後轉到史密森尼學會。法案還說,如果各州為運輸付費,也可以退還雕像。

屹立不倒的李將軍

在1890年5月7日下午5點,羅伯特·李的雕像被矗立在了維吉尼亞州首府里奇蒙的一片種植菸草的田地間,後來這裡被命名為紀念大道。當時,一萬人在現場鼓掌,歡迎李將軍成為這座城市的地標性雕像。



一百多年以後,維吉尼亞州民主黨州長諾瑟姆(Ralph Northam)要搬離這座雕像,卻在6月8日遭到法官駁回。法官認為諾瑟姆的計劃違反了1890年在當地亨里科縣提交的一份契約。該契約寫道,維吉尼亞州「保證」這座雕像將會在其原有位置一直保留,並且該州會「忠誠地守衛」和「用心地保護」。

在維吉尼亞,李將軍的名字隨處可見,比如學校,在陸軍基地,甚至高速公路上標誌。在阿靈頓國家公墓,李將軍的故居正在俯瞰整個華盛頓和波多馬克河。


改美軍基地名字?沒門兒!

美國以南方聯邦軍事將領命名的基地至少有10個,當然都是在南方州。



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說他考慮把以南方軍將領命名的軍事基地改名,結果立即被川普打臉。川普在10號表示堅決反對,他說我的政府絕對不會考慮重新命名這些宏偉的軍事設施。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絕不允許歷史被篡改,這也是對軍隊的尊重。

2017年川普剛上任的時候就對移除南方軍雕像表達過不滿。他說現在說羅伯特·李和傑克遜(Stonewall Jackson),下一位是華盛頓和傑斐遜嗎?太愚蠢了!

美國國父華盛頓是個大奴隸主,直到他卸任總統後到死前,他還擁有大約317名黑奴。今天,在華盛頓的故居弗農山中,還保留著黑奴工作的地方以及他們簡陋的住所。


美國第三任總統傑斐遜在起草《獨立宣言》的時候,就曾痛斥英國把萬惡的奴隸貿易帶到美洲。但傑斐遜本人,一生都擁有黑奴,還與女奴海明斯有私情,傳言說海明斯為他生下了6個孩子。



雕像之爭的本質


在阿拉巴馬州的伯明罕,儘管當地頒布了法律禁止拆除古蹟,但是示威者在市長的幫助下,仍然拆除了一座50英尺高的紀念碑。這導致當地司法部長對市長提出起訴。


說到底,這些關於雕像的爭鬥不僅僅與法律有關,更與誰擁有歷史的敘述權有關。這些問題有的可以在法庭上解決,有的可以在州議會大廈內解決,還有的將在投票箱內得到解決,而這一次就直接在馬路上解決了。

最近種族問題的戰火還燃燒到了影視行業,從《亂世佳人》因美化黑奴制而被HBO Max下架,到《老友記》製片人為沒有使用非裔擔任主演和含淚道歉。如今的美國似乎正在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而這兩者之間沒有任何達成妥協的空間。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