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抗戰時戰功赫赫的國民黨十大王牌軍

小奶狗3 發佈 2020-06-13T10:57:30+00:00

盤點抗戰時戰功赫赫的國民黨十大王牌軍第一名: 整編74軍, 編制:3個整旅(師) 八年抗戰中幾乎打遍華中戰場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戰功彪炳。

盤點抗戰時戰功赫赫的國民黨十大王牌軍


第一名: 整編74軍, 編制:3個整旅(師) 八年抗戰中幾乎打遍華中戰場所有硬仗,而且多以主力使用,戰功彪炳。從淞滬會戰開始,1937年的南京戰役,1938年蘭封會戰,武漢會戰,1939年南昌會戰,長沙會戰,冬季攻勢,1940年第二次長沙會戰,1941年上高會戰,第三次長沙會戰,戰1942年浙贛會戰,1943年鄂西會戰,幾乎是馬不停蹄,席不暇暖。

第二名: 新編第6軍, 編制:3個整旅(師) 印緬遠征駐印軍主力。抗戰中國裝備最好的兩個軍之一(另1個是新1軍)。新6軍的骨幹班底為原屬第5軍的新編22師和原屬18軍的14師(參加了羅店血戰),新22師在編入新6軍之前還是5軍的主力,崑崙關的勝利也有新22師的汗馬功勞。

第三名: 整編第5軍, 編制:3個整旅(師) 第5軍是國軍最早的一個機械華裝甲軍,其下轄的200師更是中國第一個裝甲師。200師前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屬戰車營,杜聿明擔任該師首任師長,為我國第一個機械化師,崑崙關大捷而一舉成名,也成就了5軍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戰鬥。再次作為遠征軍參加滇西反攻。華東作戰,大大小小無數戰鬥,敗仗很少。

第四名: 新編第1軍, 編制:3個整旅(師) 駐印軍主力「天下第一軍」。新1軍的前身為新38師。財政部稅警總團改編而來。41年入緬甸作戰,仁安羌一戰中,以少勝多,大敗日軍,救出了7000多英軍和記者,由此聲名大振。第二次印度緬甸戰役武器新穎精良,智取強攻,殲滅野人山敵寇,孟拱之戰,圍攻密支那、八莫,整個反攻戰役中戰果輝煌。

第五名: 整編第18軍, 編制:3個整旅(師) 18軍可以說是陳誠的起家資本,是五大主力中建軍最早、歷史最長,在軍閥混戰、抗日作戰、國共內戰中屢立戰功,為蔣介石與陳誠所心愛之嫡系部隊,18軍的骨幹基本上都是黃埔系,這些人都能以身做責,作戰勇敢。

第六名:整編第52軍 編制裝備不詳,關麟征手中的王牌,被稱為國軍的第六大主力 52軍有個綽號叫「千里駒」因其善於長途奔襲,在抗日戰場上,52軍先後參加過長城抗戰,台兒莊會戰,長沙會戰,中越邊境防禦,在中國戰場上都少不了52軍的身影。

第七名:第10軍:編制:3個整旅(師) 在衡陽保衛戰中最為出彩,以一個不滿員的軍(常德保衛戰中損失巨大尚未補充完)17600餘人頑強抵抗日軍4個師團10萬餘人的進攻達47天之久!創了一個傷亡比和堅守時間的記錄,雖然最後彈盡糧絕放下武器了,但是給日軍以重大殺傷,僅以日軍防位廳戰後統計來算,日軍在進攻衡陽的過程中傷亡即達30000多人。

第八名:第8軍, 編制:3個整旅(師) 抗戰中表現優秀的部隊,榮1師加入後以原第5軍的榮1師為其骨幹。

第九名:第71軍 編制:3個整旅(師) 71軍,原轄下87、88師屬於國軍僅有的三個模範全德械師,可謂鐵血虎賁,先後參加了淞滬、南京等會戰,戰功彪炳。抗戰後期71軍改編為全美械軍。

第十名: 第35軍, 編制:3個師 抗戰中打出來的名將名軍,傅作義的本錢。奇襲百靈廟,作戰中中國軍隊共擊斃日軍7500餘人,斃傷偽軍1400餘人,俘偽軍600餘人。百靈廟大捷,是中國軍隊自1933年長城抗戰以來取得的又一次勝利。全國掀起援助綏遠抗戰的運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