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神護佑的梅里雪山:日本登山隊幾乎全軍覆滅,至今無人征服山頂

清羽傾城 發佈 2020-08-04T18:55:01+00:00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登山是人類征服大自然的運動之一,登高望遠帶給人類俯視眾生的優越感。然而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人類漸漸懂得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道理。世界登山運動在19世紀中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各地登山者齊心協力,使盡渾身解數征服世界高山。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

登山是人類征服大自然的運動之一,登高望遠帶給人類俯視眾生的優越感。然而在與自然相處的過程中,人類漸漸懂得了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道理。

世界登山運動在19世紀中期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各地登山者齊心協力,使盡渾身解數征服世界高山。直至20世紀60年代,包括珠穆朗瑪峰、K2等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已經成功被攀登者征服,但是有一座山峰——卡瓦格博峰,至今無人登頂。

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峰是梅里雪山的最高峰,也是雲南省最高的山峰,海拔6740米。這不禁引人深思:幾十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都已經留下了登山者的足跡,為何這高度為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卻仍保持著聖潔呢?

從古至今,勤勞的藏族人民對雪山都十分崇拜與尊敬,他們敬畏自然,認為每一座山都有自己的靈魂與傳說。

在藏族人民眼裡,卡瓦博格也有屬於自己的傳說:當人類登頂卡瓦博格,神便會離他們而去,依靠著神生活的他們,便會有災難降臨。

登前受阻

1987年,來自日本京都的登山隊向中國遞交了攀登卡瓦格博峰的申請。經過中日協商,共同組建了一支由17人組成的中日登山隊,隊伍中,由日本著名的氣象學家井上治郎教授任隊長,中國登山家宋志義任副隊長。

在正式登山之前,登山隊對卡瓦博格峰的氣候、山體穩定性進行了深度考察,同時通過各方支持配備了最先進的登山設備,可他們不知道,第一道難關並不是大自然的阻撓,而是來自在藏族人民的敵視。

當登山隊來到藏民居住地對梅里雪山進行考察時,藏民並不知道他們的來意。淳樸的藏族人民邀請他們去村子裡做客,拿出醇香的青稞酒、樑上掛著的生肉、煙燻的肉盛情款待登山隊。

當敬神的藏族百姓弄清登山隊的來意後,一改往日的熱情。

他們進入登山隊的紮營地,拿走登山隊的日用物資,企圖讓登山隊知難而退。但登山隊為此登山計劃準備頗久,怎會為藏族百姓的小阻撓而退縮。當地藏民無法阻止這些手持官方批文的登山者們,於是紛紛聚集到當地的寺廟——飛來寺,祈禱登山隊的登頂不成功。

山難突發

在登山前一晚,有隊員夢到蒼狼和白鹿,這給登山隊些許信心,他們認為這是吉兆。1990年12月,登山隊正式開始登山運動,此間當地藏民依舊在為自己的神山祈禱。

按照計劃,1號、2號和4號營地很快被建立。但登山隊在3號營地的選址上各持己見。中方認為要選在遠離山脊的地方;日方考慮到卡瓦博格峰多變的氣候,應該趁著低溫期,選在靠近山脊的地方,為登頂減少時間。

雙方誰也不肯讓步。於是日方隊長派隊員上山考察,然而考察當天遇到濃霧密布,考察工作被迫停止。然而登山工作緊急,加上卡瓦博格多變的氣候,多耽誤一天時間,危險也就多一分。

於是雙方各退一步,將3號營地建在了中日雙方爭執地點的中間,這樣妥協之下建立的3號營地,成為後續登山的隱患。

經過對氣象條件的觀測以及線路規劃後,由3名日本隊員和2名中國隊員組成的突擊隊在27日開始探尋登頂卡瓦博格峰的線路。28日上午11時30分,突擊隊到達6200米處一側的山脊,登頂在望,這時卻風雲聚變。

原本風平雲靜的山頂颳起猛烈的大風,周圍的雲都開始往山頂匯集,隊員們不想就此放棄,抓緊時間前行。在到達6470米的時,峰頂就在眼前,垂直距離只有270米了。

可這時,山頂情況更加嚴重了。從南方滾滾而來的雲層向山頂大量聚集,瞬間蔓延到突擊隊的眼前,氣溫陡然下降,狂風攜帶石渣般堅硬的雪粒直擊隊員所處位置。

即便這樣,突擊隊也不想半途而廢,他們拉起帳篷來抵禦風寒。風雪一直肆虐到下午四點,仍舊沒有停止。留在3號營地的隊員們著急的等待著前方的消息,井上隊長給突擊隊發消息,要求他們立刻返回3號營地。

但此時下撤也非常困難,大雪淹沒了下山的道路,難以辨別方向。突擊隊只能在原地等待,期望天氣轉好,直到晚上10點15分,風雪停了,突擊隊開始下撤併安全回到3號營地。

突擊隊給整個登山隊帶來了好消息:前行的道路已經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點了。他們期待著明天的好天氣,以便一舉登頂。1月3日晚上,又下起了雪。3號營地登山隊員通電大本營:積雪已經達到1.2米。而登山隊的帳篷僅有1.5米。1月4號早晨,大本營呼叫3號營地,可無人應答。

失去聯絡

留在大本營的全是後勤人員,他們只能通過對講機不斷地呼叫,可3號營地始終杳無音訊。就在後勤人員焦急的等待時,大本營附近發生了一場雪崩,恐懼漸漸蔓延到隊員們身上。他們立即向指揮部匯報情況,請求支援。

經過兩天兩夜,西藏登山隊馬不停蹄地前來救援自己的同伴。這時,距離3號營地失聯已經過去了7天。在山腳的藏族隊員,點燃一支支香,向山神禱告,允許救援隊員上山救人。

西藏登山隊到達1號營地後因路況惡劣無法前進。1月9日,一架偵察機來到3號營地,只看到茫茫白雪,哪還有登山隊的影子。

判斷3號營地經歷雪崩。

1月21日,指揮部宣布17名隊員失蹤,救援失敗。直至1998年當地村民才發現17名登山隊員部分的遺物和遺骸。

再次攀峰

1991年的山難使日本登山界元氣大傷,幾近覆滅。直至1996年,第二支由17人組成的隊伍再次開始了攀登卡瓦博格的征程。

這次,當地藏民們提早來到瀾滄江大橋上,阻擋登山隊前行,經過幾天艱難談判,登山隊出發了。

很快,登山隊來到了曾經3號營地的高度,隊員們異常興奮,期待登頂。可東京氣象廳發來氣象資料,說南太平洋的積雨團可能4、5天後會到達卡瓦博格區域。91年的山難還縈繞在登山隊的心間,一番討論,他們決定下撤。

可正當他們回到大本營時,氣象台卻傳來積雨團南移的消息,卡瓦博格仍保有好天氣,意味著錯過了這次登頂時機。而這次,心力交瘁的隊員們已經失去了登頂的信心,放棄了登山。

永不再來

在此之前,1902年英國登山隊和1989年中日聯合偵察隊對卡瓦博格的征服均以失敗告終。卡瓦博格之爭在登山界和藏族人民之間仍在開展,許多專家聚集在德欽縣,就如何保護這座山進行討論。

2000年,當地政府頒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梅里雪山。這是中國第一座不僅因為攀登風險高,還因為宗教信仰而被禁止攀登的雪山。梅里雪山屬於低緯度雪山,容易受到暖濕氣流的影響,雪體不穩定,發生雪崩的幾率非常大。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圖片或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作者聯繫,如反映情況屬實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責任文章。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