昱見|川普逼抖音賤賣海外版,這一仗比華為保衛戰還難

生活日報 發佈 2020-08-04T10:04:28+00:00

無獨有偶,北京時間今天稍早些時候,美國微軟公司在官網聲明稱,在與白宮方面進行溝通之後,該公司將繼續保留收購TikTok在美業務的可能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王昱

一覺醒來,又一家中國高新技術企業面臨被美國掃地出門的命運。

8月3日中午,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發送公司全員信,回應了TikTok美國業務面臨被CFIUS(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強制要求出售的問題。信中首次承認:「TikTok美國業務面臨被CFIUS強制要求出售的可能性,或因行政命令讓TikTok產品在美國被封禁。」

無獨有偶,北京時間今天稍早些時候,美國微軟公司在官網聲明稱,在與白宮方面進行溝通之後,該公司將繼續保留收購TikTok在美業務的可能性。聲明稱,微軟計劃收購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四地TikTok實體的所有權和經營權,相關洽談最晚會在9月15日完成。

雙方都謹慎地使用「可能性」這一說法,但了解事件前因後果的人會知道,TikTok被微軟公司接盤,至此已經基本成為定局。

無疑,這將是中資企業在美國的一次撤退。在這場撤退中,很多人覺得我們虧了,更有人要字節跳動「挺住」「寧死不退」。但事實上,這已經是字節跳動能爭取到的最好結局了。

川普本想下死手

TikTok是抖音的海外版本,其母公司就是中資企業字節跳動。該軟體近一年來在海外可以說是爆紅,受到了30多個國家、10億多用戶的歡迎。尤其是在美國,2017年,字節跳動為了進入美國市場,不惜斥資10億美元收購競爭對手。

目前,TikTok在美國的月活用戶在3000萬左右,占TikTok全球受眾的5%。今年由於疫情的影響,TikTok用戶數量也迎來爆發增長,2020年美國用戶數量預計達到4540萬人,2021年更是有望突破5000萬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該軟體在美國主要吸引的是15歲至24歲的年輕群體,這些年輕人的政治觀點尚在形成中,最容易受社交軟體的影響。

過去,他們主要的社交平台是推特,美國現任總統川普憑藉其優秀的推特運營,在該平台上吸粉無數。然而在TikTok上,川普卻遭遇了「慘敗」。

可以說,眼下的TikTok,已經成為了美國「反特」年輕人的大本營。

比如,剛剛過去的6月份,上萬名TikTok用戶「坑」了川普一回。他們大量購買川普在某州競選演講的門票,而後又不去現場,用這種「購票堵門」的方式造成了該場演講的冷場,川普對此既憤怒又無可奈何。

如果說2016年的總統大選川普成功的秘訣之一在於拿下了推特,那麼,即將到來的2020年大選中,川普很可能因為輸掉TikTok而處於空前的劣勢當中。

在這種情況下,川普試圖禁掉TikTok,動機簡直不要太充分。他既有中美對抗、遏制中國高新企業的「公憤」,同時也有為自己選情考慮的「私仇」。於公於私他都忍不下這個軟體,必欲除之而後快。

微軟是在「趁人之危」?

果然,到了當地時間7月31日,川普在「空軍一號」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聲明他即將簽署一份文件,直接動用行政命令或行使緊急經濟權,對TikTok下達禁令。口氣非常嚴厲而堅決,相比他之前對華為的表態,顯得更沒有迴旋的餘地。

在川普看來,華為這家企業通過硬體讓西方形成對中國的依賴,起效還是緩慢的,但TikTok這種軟體對美國年輕人思想的影響則是即刻的。所以,想讓美國政府對中資的TikTok網開一面,其實比華為的保衛戰更難。

當然,面對美方的壓力,字節跳動也想過自救,為了淡化中資的身份,TikTok自今年起大量僱傭海外員工,將數據備份系統建在新加坡,甚至有傳言稱公司註冊地下一步也要搬過去。但現在看來,這一計劃即便有,也還是晚了一步。川普急於出手,很可能也正是要趕在TikTok丟掉中資帽子之前,將他所討厭的這一軟體置於死地。

然而,事件在這兩天內卻突然峰迴路轉。

8月2日,微軟公司CEO到訪白宮會見川普,表明了該公司正在與字節跳動洽談進行收購的意圖。川普在會見後轉變態度,表示被美國企業收購也是字節跳動的選項之一,但他同時又強調,字節跳動不能開高價訛詐美國公司,出售價格必須在「合理的價格區間」內。

也許是川普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太刺激人,國內網絡上這兩天炸了鍋,網友紛紛要求「字節跳動挺住」「堅決不出售」。

尤其是微軟可能以500億美元收購的消息公布後,不少國內網友言之鑿鑿地論證這個價格「太便宜了」,是賤賣。更有人到微軟的官微底下去辱罵,說微軟「趁人之危」,號召國內對微軟進行制裁和抵制。

事情鬧到這個份兒上,微軟肯收購TikTok,真的是在「趁人之危」嗎?

500億美元不算「賤賣」

在TikTok這場「保衛戰」中,有上中下三種結果:

上策是字節跳動保住TikTok的股權,這是我們最願意看到的。但川普的突然襲擊,已經關閉了這種可能性的大門。不得不說,相比於對華為的制裁,從今年4月TikTok在美爆發性增長,到7月美國國會通過對該軟體的制裁案,美國此次的反應有了明顯的「提速」,正是這種「閃電戰」打了TikTok一個措手不及。

下策則是TikTok作為一種軟體在美國被禁止,這不僅達成了美國政府的戰略圖謀,也報了川普基於其選情的私怨,將是字節跳動的完敗,這是我們最不願意看到的。

而如果TikTok能賣給微軟,則是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中策。字節跳動方面能拿到一筆錢,體面地撤出美國市場。

至於500億美元到底算不算賤賣?這就要看怎麼說了.相比於TikTok未來在美不可限量的前景來說,這個數確實太少了點。但相比於字節跳動之前在美國的投入來說,以500億美元出售其在美業務依然是有賺頭的。當然,這筆錢彌補不了字節跳動在戰略上遭遇的重大頓挫。

在商言商,拿錢走人,總好過被美國政府強行將軟體關閉。如若真被逼到勒令關門那一步,字節跳動不僅一分錢拿不到,還要承擔在美員工的天價遣散費。

所以,微軟肯接盤,其實是幫了字節跳動的大忙,既讓字節跳動能夠全身而退,也保住了TikTok上反川普的年輕人社交群,對中方來說甚至可以算是意外之喜的結局。

當然,微軟這個忙並不白幫,作為一家錯過了上次社交軟體革命的老牌軟體企業,微軟對TikTok這款產品垂涎已久,如今能以500億美元的低價收購該產品,對他們來說純屬「撿漏」。也正因這個便宜很大,微軟才肯動用其遊說團隊讓川普政府最終對TikTok網開一面。

是微軟公司束縛住了川普的手腳,讓他沒對字節跳動祭出最狠的殺招。

所以,在這場博弈當中,微軟將成為最大贏家,而它帶給字節跳動的,是一場還算體面的撤出。

對於這種結局,我們不應該太過憤憤不平,既然中美「新冷戰」已經開打,在雙方你來我往的過招中,保住元氣,及時全身而退,也算可以接受。這就像二戰中的敦刻爾克撤退,雖然撤退不是勝利,但至少包含了未來取勝的希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