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的不斷施壓,德國會拋開美國,帶領歐洲國家單幹嗎?

銘蘇先生 發佈 2020-06-14T01:35:04+00:00

美國和德國是北約盟友,但是隨著美德之間矛盾衝突越來越多,美國不斷向德國施壓,這讓美德之間關係出現很大的裂痕。

美國和德國是北約盟友,但是隨著美德之間矛盾衝突越來越多,美國不斷向德國施壓,這讓美德之間關係出現很大的裂痕。那麼在美國不斷威逼利誘之下,德國會不會選擇拋開美國,帶領一幫歐洲盟友單幹呢?今天就這個話題,銘蘇先生具體給大家分析一下:

一、美德面臨的主要矛盾衝突

第一、分擔北約軍費矛盾衝突

近期白宮突然宣布要從德國撤走9500名美軍,這讓美德之間的信任關係受到一定的衝擊。川普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這無疑與德國不願意承擔更多的北約軍費有關。美國為了減少自己的軍費開支,要求自己的北約盟友將軍費開支提高到本國GDP的2%,這遭到很多北約盟友的抵制,德國作為歐盟最大的經濟體,也不願意承擔過多的北約軍費,這令川普非常不滿。

川普認為,美國在德國駐軍,向德國提供了安全防衛服務,那麼德國理應承擔更多的北約軍費。由於德國默克爾政府對美國增加軍費的要求採取抵制措施,所以川普以撤軍來回應德國。

第二、北溪二號項目利益衝突

近期默克爾與川普在通話中因北溪二號項目發生爭吵,由於北溪二號項目關係著德國的能源供應安全,所以德國大力支持俄羅斯主導的北溪二號項目的建設。但是,美國為了向歐洲盟友推銷自己的液化天然氣,堅決反對北溪二號的建設,為此多次發布對北溪二號項目參與企業的制裁措施,直接導致北溪二號停擺。北溪二號是美德之間不可調和的利益衝突,會加深美德之間的裂痕。

第三、德國對美國干預自己內政不滿

德國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在對外政策上有自己的主張,但是美國為了讓德國配合自己的海外戰略,頻頻對德國內政指手畫腳,引發德國政府對美國的不滿。

比如,德國建設自己的5G網絡,需要華為的參與,但是美國政府極力反對。美國要求德國在新冠問題上一起參與抹黑中國,但是德國不想參與其中,為此默克爾還拒絕6月底去美國參加G7峰會。

美國前駐德大使理察•格倫內爾因為經常對德國政府施號發令,被戲稱為德國的「太上皇」,德國政府高層對其強烈不滿。

二、德國面臨的選擇

德國和美國之間存在諸多的矛盾衝突,那麼德國是否就要拋開美國,然後帶領自己的歐洲盟友單幹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第一、德國短期內還難以脫離北約構建自己的安全防務體系。

在二戰以後,美國主導建立了北約,美國通過北約控制了歐洲的軍事防務體系,而德國有美駐歐陸軍司令部和美駐歐空軍司令部,美國通過在德國駐軍,不但可以鉗制德國,而且還可以威懾周邊國家。也正是因為美國在歐洲多國駐軍,這使這些盟友在對外政策上長期不得不唯美國馬首之瞻。

美國現在德國的駐軍還有3.45萬人,即使這次美國撤走9500人,還有2.5萬人。鑒於德國的重要戰略地位,美國是不會輕易將駐軍全部撤走的,所以德國在軍事上很難擺脫美國的影響,短期內不可能構建自己的獨立防務體系。所以,在軍事防禦上,德國還將繼續依託北約來實現。

第二、雖然美德有利益衝突,但是雙方在經濟上還是有很多共同合作利益。

二戰後,美國通過馬歇爾計劃對歐洲國家進行經濟援助,德國也是美國重點援助和扶持的對象,這使德國的經濟得以快速的恢復。美國通過援助德國,美德得以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

美國是全球第一大經濟體,歐盟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兩大經濟體的自由貿易協議還在談判中,一旦達成就是世界上最大自貿區。德國作為歐盟的主導國,雖然在為自己及歐盟爭取利益,但是與美國還是存在共同的合作利益的,所以德國也不會與美國徹底決裂。

第三、美德都屬於發達盟友圈子,割不斷,理還亂。

美國和德國都是G7成員,這是一個由已開發國家組成的小圈子,他們會定期開會就一些熱門問題進行討論,以達成共識,採取共同行動,維護他們小集團的利益。

目前美國最大的族群是德裔美國人,有6000萬以上,約占美國總人口的18%,美國和德國有著這層關係紐帶,德國要想徹底同美國翻臉也比較難,畢竟兩國很多人有著親緣關係。

在目前的全球格局下,雖然以德國為首的歐盟在同美國的交往中更多地保持自己的主張,但是他們與美國有扯不斷的利益糾葛,合作使他們利益最大化,走向徹底決裂的可能性非常小。所以,德國也不可能拋開美國,帶領歐洲一幫小弟單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