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時間」換養老!南京溧水創新養老新模式獲點讚

溧水發布 發佈 2020-07-15T01:54:28+00:00

年滿18歲、有公益服務精神和從事養老服務的時間,並且身體健康、無個人信用不良記錄和嚴重違法記錄,就可以在「我的南京」APP上申請註冊,信息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在上面接單了。

  「您的南京時間銀行帳戶存入0.5小時,餘額45.75小時……」7月13日上午10點半,永陽街道財貿社區時間銀行網點志願者張愛丹的手機上收到了這樣一條簡訊。像這樣的簡訊,她每天要收到四五條,看著自己帳戶餘額不斷增加,她倍感欣慰。

  系統派單,服務時間直接存入「帳戶」

  何謂時間銀行?時間銀行即養老服務時間銀行,這個銀行存入的不是金錢,而是時間,是「儲戶」們通過提供助老服務存入的時間,等他們年老了或者家中的直系親屬老人需要服務時,可將所存時間提取出來,兌換他人為自己或家中老人提供助老服務。

  「正常情況下,有需求的老人可以在手機上自助派單,但大多數老人不太會用智慧型手機,我們作為管理員,就在手機上幫這些老人派單,志願者接單並提供服務。」據財貿社區時間銀行網點的工作人員介紹,派單時需要打開「我的南京」APP,點擊進入APP上的「時間銀行」,選擇具體的服務單,填入被服務對象的具體信息,同時指定給志願者,選擇上門時間後,這單便派發成功了。

  記者注意到,進入派單介面,共有助餐、助醫、助浴、助潔、助急五大類服務項目可供選擇,每個大類下面又包含具體的服務內容,如助潔包括理髮、家務料理、幫忙清洗衣服等。

  洗衣打掃做家務,獨居老人也不愁

  黃鳳珍今年83歲,是財貿新村內的一位獨居老人,無兒無女的她患有多種老年慢性病,日常生活離不開志願者的照料。當天,志願者張愛丹一接到黃鳳珍老人的「家務料理」服務單,就立馬趕到老人家中。記者也跟隨來到老人家中,近距離感受他們的貼心服務。

  進入老人家中,簡單的寒暄後,張愛丹就細心地幫老人整理散落在椅子上的衣物,疊床單、打掃衛生、收拾屋子……看著她有條不紊地將每一件事都做得妥妥噹噹,老人連聲道謝。

  「她們一來就幫我洗衣服、打掃衛生、整理房間,比親人還親啊!」說到志願者們的服務,黃鳳珍讚不絕口,並告訴記者,給她服務的志願者隔一天就上門來,讓原本冷清的家裡一下子就熱鬧了起來。

  此次服務結束後,經過派單人確認完成,張愛丹的時間帳戶里又多了30分鐘。她給記者展示了她的「時間銀行帳戶」,裡面是一條條的信息提醒,顯示的是每次服務後帳戶餘額的變動。「有了這個『帳戶』, 自己服務了多長時間一目了然,也能提高我們服務的積極性。」張愛丹說,自己雖然還年輕,但是能幫助到別人很有意義。「等到我們老的時候,這些時間還能換服務。」

​  全區784人註冊志願者,服務匹配率達97.38%

  此外,記者了解到,對於家中有子女照顧的老人,志願者們也會經常上門看望,送慰問品。「我們會問問他們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或者陪老人聊聊天,給他們精神關愛。」張愛丹說,自己會時常上門給老人送點生活用品。

  像張愛丹這樣的志願者在溧水越來越多。年滿18歲、有公益服務精神和從事養老服務的時間,並且身體健康、無個人信用不良記錄和嚴重違法記錄,就可以在「我的南京」APP上申請註冊,信息審核通過後,就可以在上面接單了。

  截至7月13日,全區共申請註冊志願者784人,累計審核通過522名志願者,服務對象註冊量為686人,服務匹配率達97.38%,目前志願者累計存儲時間達422.25小時。志願者們存儲的這些養老服務時間,在其年老後均可享受相同時間的養老服務。目前,各鎮(街)「時間銀行」工作已逐步展開。

  融媒體記者 陶燕燕

  編輯 陳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