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時代的裹小腳,現在的高跟鞋,二者是不同時代的同一產物?

歷史咸知識 發佈 2020-07-17T15:45:17+00:00

封建時代有個陋習叫做裹小腳,也被稱為纏足,就是把女人雙腳用裹布包起來,使它成為小腳的「三寸金蓮」。而現在女性普遍喜歡穿高跟鞋,穿起高跟鞋,整個人的氣質得到了質的提升,可你相信嗎?裹腳和高跟鞋只不過是不同時代的同一產物。

封建時代有個陋習叫做裹小腳,也被稱為纏足,就是把女人雙腳用裹布包起來,使它成為小腳的「三寸金蓮」。而現在女性普遍喜歡穿高跟鞋,穿起高跟鞋,整個人的氣質得到了質的提升,可你相信嗎?裹腳和高跟鞋只不過是不同時代的同一產物。

這可能就有很多人不解了,穿高跟鞋,那是時尚和優雅的代名詞,怎麼會和那種封建陋習相提並論呢?你先別著急,聽我細細道來。

魯迅筆下的裹腳女人

說道裹小腳,我們最先開始知道的可能是小學課本中,魯迅筆下的朱安女士。

朱安女士是魯迅的第一任的妻子,比魯迅要大三歲。

與魯迅結婚時,魯迅正走在思想變革的前端,見朱安這般守舊封建,想勸她拋棄裹腳這陋習。

可朱安哪裡能理解,認為這是祖上留下來的傳統,況且裹腳意味著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怎麼可能會拋棄裹腳呢。

裹腳是怎麼來的

這種根深蒂固的裹腳傳統,到底是怎麼來的呢?為什麼會有人鍾愛於裹腳?

其實裹腳的歷史我們至今沒能找到源頭,裹腳起源的說法有許多,目前發現年代最早的纏足鞋是在南宋時期。

在詩詞中能依稀的辨別到,南宋時期裹腳並不普及,裹腳的人主要是上層社會,那些不從事體力勞動的女人,那時候裹腳也並不是被全部人所接受。

到了元代末期,裹腳的習俗達到鼎盛,裹腳女人因為走起路來比較慢,加上艷麗服飾,纏足女性倍感嬌柔,看上去婀娜多姿,於是深得當時男子喜愛,這與現在高跟鞋類似。

明代朱元璋的皇后,還因為有一雙大腳,被百姓所笑話,稱其為「馬大腳」,而「露馬腳」這一典故也由此而生。

雖然禁止裹腳,但過程很艱難

到了清朝時期,雖然朝廷已經開始了禁裹腳令,但這種傳統的思維慣性並沒有停下來,清朝的女性依舊以裹腳為榮,男性也依舊喜歡小腳女人,甚至是自己婚姻的評判標準之一。

直到民國時期,孫中山先生頒布了勸禁纏足文,這才讓裹腳這一陋俗逐漸停了下來。

裹腳結束了,高跟鞋來了

民國時期,裹腳是漸漸停止了,可是隨之而來的是高跟鞋的興起。

在勸禁纏足文之後的多年來,高跟鞋逐漸代替了裹腳,高跟鞋依舊可以讓女人走路更慢,更優雅,氣質也得到了提升。

而高跟鞋原本是為了歐洲騎馬用來卡馬鐙(腳踩的地方)的,也有一說是威尼斯中用來防止踩水的,總之都是一些比較實用的用法,到了後來人們發現,女性穿起高跟鞋可以提高女性的魅力,後逐漸成為了女性的主流。

為什麼說裹腳和高跟鞋一樣

我們現在看來,裹腳就是個陋習,現在普遍大眾都反對裹腳,但沒有什麼人會去反對高跟鞋。

可事實上,裹腳和高跟鞋有許多異曲同工之處。

比如剛剛說的,可以提升女性的魅力,走路更加婀娜多姿,無論是裹腳還是高跟鞋,都是想提高女性魅力的一種方式。

二者過程也是相當痛苦的,裹腳不用說,想想都覺得疼,可穿高跟鞋的女性何嘗不是這樣的呢?她們為了穿高跟鞋,常常會磨壞腳,腳尖常常也被壓得難受。

過程都是相當痛苦的,可這都是為了愛美之心。

雖然在現在看來,裹腳是個讓人嫌棄的陋習,可在之前那些年代裡,裹腳也是時尚的代名詞,也是美麗的象徵。反觀現在,高跟鞋就是提高女性魅力的強力武器,可誰說的准,在未來的哪個時代,高跟鞋也成為了他們眼中的陋習呢?

所以說,裹腳和高跟鞋本質其實差不多,只不過是不同時代的同一產物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