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伐果決的曹操,臨終之時卻囑咐分香賣履,他為什麼這麼做?

史海泛波 發佈 2020-08-02T10:56:40+00:00

據《李朝實錄》記載:及帝之崩 , 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 , 當死之日 , 皆晌之於庭 , 銅輟, 俱引升堂 , 哭聲震殿閣 , 堂上置木小床 , 使立其上 , 掛繩圍於其上 , 以頭納其中 , 遂去其床 , 皆雄經而死 。

蘇軾曾慨嘆曹操:驪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時間的洪流滾滾東去,即便是英雄,也阻擋不住它的腳步!

曹操在歷史上的英名浩浩蕩蕩,不過,建國前的形象可不怎麼樣,民間流傳的可是篡漢的曹賊。老百姓的想法就是劉家天下才是正統,別人有想法都是不應該的,他就不想想憑啥劉家就是正統?中國自古有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因此,正統與不正統並不是天註定,至於君權神授那一套,統統是騙人的!談到正統,最有說服力的就是事實,再有就是民心所向!曹操的事實是統一個了長江以北。結束了長江以北軍閥混戰的局面,使人民得以休養生息!

曹操自己也說:假如朝廷沒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稱王稱帝的目的是自立為王,這與傳統的大一統思想背道而馳。那麼,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就沒有毛病嗎?依然是自私自利的具體表現,這又怎麼解釋呢?

曹操滅了袁紹、打敗了袁術、生擒了呂布、擊敗了劉表,等等,這其中,有稱帝野心的只有袁紹和袁術,其他僅僅是偏安一隅的軍閥而已!總體上來說,各軍事集團的政治主張和治國理念大同小異,誰也沒有提出嶄新治國理念,因此,也就沒有人心所向的大問題!

說到底,就是個同時代的軍閥混戰,毫無新意!那麼,就存在誰的拳頭硬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曹操顯然更勝一籌,比如氣魄、能力、境界、格局,等等,都比較大氣。曹操的污點也僅僅是曾經在徐州屠城,這個污點他是抹不去的!不然,曹操的形象將更加光輝。

曹操統一了北方,在邊疆實行軍墾屯田;在朝廷唯才是舉,顯然,曹操的成功絕不是僥倖成功!那麼,在歷史上的英名也絕不是浪得虛名。現在對曹操的評價已經比較客觀公正了,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等,因此,我們可以說,曹操是一個真男人,大丈夫!

這是曹操叱吒風雲的一面,還有另一面也很讓人敬佩!那就是曹操分香賣履的故事。分香賣履出自曹操的《遺令》,也就是臨死前的遺書。這份遺書寫得很有意思,對於國家大事所言甚少,倒是對家庭瑣事絮絮叨叨,似乎有失大丈夫情懷。

我們先來看看這份遺令是怎麼寫的: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使著銅雀台,善待之。於台堂上安六尺床施繐帳,朝晡上脯備之屬,月旦、十五日,自朝至午,輒向帳中作伎樂。汝等時時登銅雀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

這份遺囑讓我吃驚的是曹操對待女人的態度!此時的曹操已經絕非一鎮諸侯,在朝廷挾天子以令諸侯,也就是天子尚且在他的羽翼之下。只要曹操想當皇帝,那麼生前就可以當魏武帝,而不用曹丕身後追封了!

我們知道,封建社會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的!個別的女人地位也是男人先賜予的,比如武則天;比如呂雉皇后。那都是男人先蔭庇,後來得以生長,哪像現在女人可以肆無忌憚滴在生長,完全可以把男人踩在腳下!

因此,在男權社會,女人是沒有社會地位和家庭地位的。如果諸位還比較抽象的話,可以讀一讀《金瓶梅》,在那裡,你就知道封建社會女人有多悲慘了!

了解了女人在封建社會的地位之後,再來看曹操的這份遺囑,我們驚嘆於曹操的女權思想!在他心裡,男女是平等的,他平等的對待女人。吾婢妾與伎人皆勤苦,勤苦,勤勞辛苦,以曹操的地位,對下人完全可以熟視無睹,或者,不是地位,僅僅是個男人就可以對女人熟視無睹!

但是這裡,婢妾與伎人的勤苦曹操不但看到了,還寫了出來,寫到遺囑里!這個意義就不一般,要知道,曹操可是北方實際的統治者。地位之高,堪比皇帝!而這裡,我們看到的是他把婢妾與伎人當做平等的人來看待,這一點就難能可貴!

而接下來分香賣履就更加讓人津津樂道了:余香可分與諸夫人,不命祭。諸舍中無所為,可學作組履賣也。餘下的香可分給諸夫人,不用它祭祀。各房的人無事做,可以學著製作帶子、鞋子賣。

在這裡,曹操就仿佛是一個大家長,吩咐交代後來的事情!世事艱難,人生不易,可以學一技之長,將來自己養活自己!剩下的香也不用祭祀了,從這一句我們看到曹操的生死觀,生死看淡,人生豁達,祭祀什麼用也沒有,剩下來的香可以賣錢做生活費用!

按說,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富甲天下,難道還差府里女人們的生活費嗎?顯然不這麼簡單!曹操看到的是世事無常,終曹操一生,戰亂頻仍,民不聊生,曹操自己也說:白骨露於野!那麼,自己的能力自己知道,自己身後呢?果然,後來司馬氏取代曹氏一統天下!

所以說,曹操的著眼點是將來,一旦將來這些女人流落街頭還可以自食其力!因為,國家尚未統一,各軍事集團還在爭霸天下,誰能保證這個世界就太平了?

在這裡,曹操的良苦用心可見一斑!由此,我們看到了一個曠世英雄悲天憫人的情懷!

我們說曹操的這一行為讓我們感動是有原因的,除了封建社會女人沒有地位這一簡單的原因外,我們再來看看別的帝王是怎麼做的!

「人殉制度」大家都聽說過吧!社會發展到明朝,按說社會進步了,這一古老的制度不會死灰復燃了吧?但是,恰恰相反,殉葬制度在明朝死灰復燃了,而且,火勢更加兇猛!

「人殉」在明朝重新制度化是從朱元璋時期開始的。沈德符《萬曆野獲編》中詳細記載了朱元璋的殉葬事宜:「按太祖孝陵。 凡妃殯四十人。 俱身殉從葬。 僅二人葬陵之東西。 蓋洪武中先歿者。 」

四十妃嬪中,為太祖殉葬者達三十八人。也正是這三十八人,開啟了明朝大規模殉葬的先河。自朱元璋以後,明朝英宗以前的皇帝皆是「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上行下效之中,明朝的殉葬制度規模愈大,程度愈深,終是到了慘無人道的地步。

那麼,到底慘無人道到什麼程度呢?據《李朝實錄》記載:及帝之崩 , 宮人殉葬者三十餘人 , 當死之日 , 皆晌之於庭 , 銅輟, 俱引升堂 , 哭聲震殿閣 , 堂上置木小床 , 使立其上 , 掛繩圍於其上 , 以頭納其中 , 遂去其床 , 皆雄經而死 。

讀了這些,再來看看曹操的行為,是不是我們由衷的欽佩!所以,後來清代的鄭板橋譏諷曹操:若教賣履分香後,盡放民間作佳偶!言外之意,你曹操應該把她們全部放回民間才是正途,讓她們得配佳偶!

我覺得鄭板橋的話有點蹬鼻子上臉!人貴知足,曹操做到這樣已經是大丈夫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