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百姓吃飯,如何從一日兩餐變一日三餐?這個宋朝皇帝功不可沒

放開那歷史 發佈 2020-07-17T07:56:47+00:00

作者:軍事帥哥民以食為天!今天中國人吃飯都是一日三餐,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朝之前的,我國老百姓吃飯都是一日兩餐的。那麼,宋朝時期老百姓吃飯為何會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呢?這是因為:宋朝皇帝趙恆親手推動了一次讓中國受益千年的"農業革命"。

作者:軍事帥哥

民以食為天!今天中國人吃飯都是一日三餐,可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在宋朝之前的,我國老百姓吃飯都是一日兩餐的。那麼,宋朝時期老百姓吃飯為何會從一日兩餐變成一日三餐呢?這是因為:宋朝皇帝趙恆親手推動了一次讓中國受益千年的"農業革命"。正是這次農業革命,讓中國老百姓吃飯不僅增加了次數,還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宋朝全國人口的增長,讓宋朝成為全球第一個人口數量超過1億的國家。

既然是"農業革命",它肯定解決了中國農業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下面,我們就來看看在宋朝之前,中國農業發展的實際情況。

困擾唐朝的糧荒

公元806年,白居易奔赴長安參加科舉。在見到自己老朋友顧況顧況後,白居易就抱怨"長安米貴,居住不容易。"白居易抱怨的背後,是困擾唐朝數百年而無法解決的糧荒問題。

那麼,號稱為"八百里秦川"土地肥沃的關中長安為何會出現糧荒呢?其直接原因在於:森林資源的銳減。遠古時期,長安所在的關中地區是沃野千里,但從秦漢開始,由於大規模的土地開墾和城市建設,長安周圍的森林大範圍減少。到了唐玄宗時期,長安城周圍的森林幾乎被砍完了。為了找到木材,伐木工人要徒步前往今天的山西省和內蒙古地區尋找合適的木料。

長安周圍森林資源的銳減直接導致了兩大嚴重的後果。第一,水資源銳減。伴隨著森林的砍伐,長安周圍豐沛的水資源已經逐漸減少,灞河、涇河等主要河流的水流量越來越少了。第二,水旱蝗災的興起。森林資源的消失和水土的流失,直接導致了長安自然災害的頻繁。從公元624年到741年這100多年的時間裡,長安發生了20起大型自然災害,其中有10次旱災,7次水災和3次蝗災。頻繁地災難讓本以脆弱的關中農業雪上加霜。在整個唐朝289年的歷史中,自然災害就有240多次,幾乎平均一年就有一次自然災害。

由於森林資源減少,水資源銳減和頻繁的自然災害,關中地區的糧食豐收幾乎成為了一種奢望。在西漢時期,長安人口25萬,耕地總數在4.45萬頃。到了唐朝,長安人口達到了100萬,但耕地總數僅有0.62萬頃。人口的增加,糧食又減少,白居易抱怨的"長安糧價貴"也就不足為奇了。

由於長安缺糧,唐朝中央政府只能從外地去借糧食。初唐時期,長安每年的糧食缺口是20萬石。盛唐時期,長安每年的糧食缺口達到了400萬石。後來,糧食缺口有所回落,但長安每年的糧食缺口仍然在100萬石左右。

更為可怕的是,到了中晚唐時期,由於藩鎮割據等原因導致的漕運斷絕,唐朝政府已經很難從江淮地區獲得糧食。唐朝政府絞盡腦汁,也沒有想出解決農業缺糧危機的辦法。正因為農業缺糧,唐朝時期長安的老百姓只能一天吃兩頓飯,滿足最基本的溫飽就很心滿意足了。

唐朝的"糧荒"無法解決,唐朝以前的朝代,糧荒解決了嗎?從中國人口數據增長我們就能找到答案。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秦朝人口在3000萬。漢文帝漢景帝搞文景之治,人口達到了6000萬。到了後來,王莽改制,人口降到了3500萬。直至東漢,人口又到了6000萬大關。到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中國人口從6000萬降到了2300多萬。此後經過隋朝歷經唐朝,人口才達到9000萬。但經過唐末戰亂的影響,中國人口又下降到4000萬。

從上述數據就能看出,中國人口一直在上下徘徊的狀態,人口一直沒有直線上升。這其中除了戰亂等政治原因之外,唐朝以前的朝廷無法解決農業危機也是中國人口不斷波動的一個重要原因。到了宋朝,農業革命發生,困擾中國數千年的農業危機問題被解除,宋朝人口才開始直線上升。

那麼,唐朝時期,中國老百姓一天吃兩頓飯。在唐朝以前,限於農業發展的制約,中國老百姓還是一天吃兩頓飯。如果碰到戰亂,一天兩頓飯都難以保證。

宋真宗的"農業革命"

公元907年,唐朝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五代中的大部分朝代定都開封。相較於長安而言,開封最大的優點就是依靠大運河,運糧成本有所減少。960年,宋朝建立,繼續定都開封。然而,儘管開封的運糧成本少了很多,但困擾唐朝數百年的糧食問題在五代和宋朝初年依舊沒有實質性解決。唐朝時期全國第二大產糧區——今天的河北省因為是宋遼決戰的主戰場,因此河北境內的農田破壞非常嚴重。再加上宋朝初年賦稅沉重,老百姓生活也就相當困苦。宋太宗執政時期甚至爆發了王小波李順起義。這次起義給宋太宗之後的皇帝宋真宗敲響了警鐘——再不解決糧荒,宋朝危在旦夕。

在嚴重的社會危機面前,宋真宗開始了大刀闊斧的"農業革命"。第一,宋真宗採取措施降低了農具的成本,讓大量先進農具進入尋常百姓的家庭。買賣耕牛的賦稅也大幅度壓縮,真宗時期的朝廷更是明令禁止捕殺耕牛。第二,宋真宗讓重臣丁謂到南京當知州。丁謂一去南京的後湖,就對荒廢多年的耕地重新開墾。除了開墾農田,丁謂還在南京後湖蓄水養魚,這就是宋朝時期農業的"多種經營"。第三,1005年,朝廷編成的《景德農業敕》作為農業法令,對全國的農業恢復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第四,引進占城稻對宋朝農業,乃至中國農業發展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不得不說的占城稻

宋真宗主張以科技發展農業。引入占城稻就足以說明宋真宗在農業方面的眼光是極其長遠的。

在占城稻進入中國之前,中國國內種的稻子是水稻。相較於傳統的水稻,占城稻有以下兩大優點:第一,生長周期很短。在占城稻進入我國之前,水稻只能一年一收。而占城稻則是一年兩收,相較於一年一收的水稻,占城稻能給農民帶來更高的絕對產量。第二,適應能力強。水稻最大的缺點就是不耐旱災。一旦碰到旱災,水稻就面臨絕收的風險。而占城稻最大的優點就是耐旱,適應能力強。對於中國這種氣候變化較大的國家而言,占城稻比傳統的水稻更適應國家農業的發展和老百姓吃的需求。

對於占城稻,宋真宗很感興趣。剛開始,真宗在皇宮裡做試驗。等到時機成熟後,宋真宗於1011年正式下詔,將占城稻推廣到全國。官府還在真宗的支持下貼出榜單,手把手教老百姓如何種植占城稻。

皇帝在皇宮研究農業科學,各地官員也都開動腦筋一起研究農業,發展農業。《齊民要術》等宋朝農業的科技著作也開始大規模普及開來,宋朝官員幾乎人手一本。

在皇帝和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之下,宋朝農業數據大幅度增加。唐朝以來持續數百年的農業危機徹底結束。農業的增加帶來了三個後果:第一,人口增長。宋太宗時期,全國人口有400萬戶。到了宋真宗時期的1003年,全國人口發展到600萬戶。國家賦稅收入從太宗時期的8000萬增加到真宗時期的15000萬。宋朝全國耕地數量比漢唐時期還要多,一畝的土地就能養活一個成年人。糧食量產大幅度增加,宋朝老百姓吃飯自然從一日兩餐逐漸變成了一日三餐。隨著農業產量的持續增加,北宋人口在宋徽宗時期達到了1.2億人。這在當時的世界上都是絕無僅有的。


參考資料:

《宋史》《資治通鑑》《舊唐書》《新唐書》

《宋真宗的視野》張曉林著 現代出版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