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周瑜:演義極大的弱化了周瑜,在正史上周瑜是一個奇才

鼎黃金炫 發佈 2020-07-18T03:27:54+00:00

但凡看過《三國志》的人,都會知道周瑜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具備天下大勢的眼光的幾個頂級謀臣之一,而《三國演義》這本書極大的弱化了周瑜的能力,此外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極力想要迫害的對象是劉備,並非諸葛亮。

但凡看過《三國志》的人,都會知道周瑜是三國時期少有的具備天下大勢的眼光的幾個頂級謀臣之一,而《三國演義》這本書極大的弱化了周瑜的能力,此外周瑜在赤壁之戰後極力想要迫害的對象是劉備,並非諸葛亮。

從歷史上周瑜根本不是心胸狹窄之人,他若是心胸狹窄,孫策、魯肅根本不可能和周瑜相識。

周瑜是一個典型的東漢士族公子,他出生於累世兩千石的大官僚家族。周瑜的曾祖父周榮為尚書令,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為東漢三公之一太尉(宰相、萬石高官),周瑜的父親周異為洛陽令(郡太守級別,首都長官、兩千石),叔父周尚為丹陽太守(兩千石)。這樣的家族在東漢雖然比不上累世公卿的洛陽權貴弘農楊氏、汝南袁氏這種巨頭,但是也是一流家族。按照傳統的說法,周瑜的家族在經濟上是兼并土地、修建士族莊園的大地主,在政治上則是高級官僚,在文化上又是儒學世家。

想比之下三國其他人是什麼狀況:

  • 劉備,沒落的皇族後裔,孤兒寡母賣草鞋以及劉氏家族扶持為生。
  • 諸葛亮,一個過氣的沒落高官後代,在東漢只是一個郡吏家族。
  • 曹操,著名的「贅閹遺丑」。
  • 孫堅,縣吏家族,祖父還是種瓜的農夫。
  • 袁紹,庶出子弟,被袁術罵為「家奴」。
  • 呂布,遊俠出身,人人視為「劍客」、「匹夫」。

要知道東漢社會士族對其他階層的鄙視是十分嚴重:

  • 出生士族的司馬懿在早期堅決不仕曹
  • 袁術、袁紹士族優先的為人處事
  • 兗州士族對於曹操的拒不合作
  • 公孫瓚被士族痛罵與商販庸兒為伍
  • 孫堅也受到士族王睿鄙視
  • 劉備被有點出生的彭羕罵為老兵

但是在周瑜的身上你找不到士族的「驕傲」,他也沒有鄙視其他社會階級的人,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孫策和周瑜的相交。

孫堅只是一個縣吏出身,對於平常百姓而言是家底不錯,但是在社會層面依舊遭到別人的鄙視。孫堅當年和孫策的母親吳氏結婚時,吳氏家族就瞧不起孫堅,因為孫堅本人是為人們所不齒的:

孫堅聞其(吳夫人)才貌,欲娶之,吳氏親戚嫌(孫)堅輕狡,將拒焉,堅甚以慚恨。

吳氏家族都看不上的孫堅,但是他的兒子卻能和周瑜這樣的士族子弟為總角之交。在孫堅討伐董卓時,把家遷徙到舒縣,周瑜和孫策開始了互動,兩人甚至升堂拜母,相當於結拜為兄弟,甚至周瑜轉手就送了一套宅子給孫策一家人住:

堅子策與瑜同年,獨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無通共

周瑜作為士族二代對於孫策態度十分良好,與周瑜形成對比則是江東士族對於孫策的鄙視:

  • 會稽周氏的周昕、周昂、周顒三兄弟多次跟孫氏作對,這個家族被孫策在征服江東時剷除。
  • 吳郡高氏的高岱鄙視孫策被殺
  • 會稽盛氏盛憲不與孫策為伍,被殺

通過對比我們也能知道,如果周瑜是一般的士族子弟,對於孫堅、孫策這類人,周瑜也是鄙視至極,更何況是和孫策結為異姓兄弟,所以周瑜確實是一個心懷坦蕩之人,另一個例子也能證明周瑜的心胸寬廣,那就是和魯肅的相交。

魯肅其人一介豪族,照樣是士族鄙視的存在,在東漢士族看來這類土豪都是武夫,與之交往的人同樣很少,魯肅只和劉曄、周瑜等人交往,而且魯肅得到孫權的重用也是周瑜推薦的結果。

程普和周瑜相交,程普曾經數次折辱周瑜,但是周瑜沒有放在心上,以至於程普這個郡吏出生的人,感慨道:

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周瑜這種士族在東漢末年是很罕見的。

周瑜的力挽狂瀾

周瑜的一生都是為孫吳效力,在幾次孫吳政權的存亡上為孫氏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孫策征討江東六郡的時候,周瑜和周尚為孫策提供三國精兵「丹陽兵」和大批錢糧。孫策自己感慨:

前在丹楊,發眾及船糧以濟大事,論德酬功,此未足以報者也。

孫策遇刺後孫權繼位時江東地區十分不穩固:

孫權的從兄孫暠,從駐地吳郡烏程,整軍欲取會稽,被虞翻勸退;廬江太守李術率部曲數萬北迎曹操,直到官渡袁曹對峙,才被孫權趁勢討平。幾年後丹陽太守、孫權三弟孫翊又被部將刺殺。而同為孫氏家族的豫章太守孫賁、廬陵太守孫輔等人,直到赤壁之戰前,都一直和曹操控制的漢朝中樞,暗通款曲。

江東的動盪也引發了孫權的恐懼,在建安七年(202年),曹操擊垮袁紹,聲威震於天下,他要求孫權遣質,相當於把孫權視為割據青徐的臧霸之流,此時的張昭、秦松等人默許曹操的命令,唯有周瑜力排眾議,以自己的威望穩住江東,保留孫權的獨立性。

赤壁之戰前,東吳群臣戰戰兢兢,張昭等人恨不得把投降寫在臉上給孫權,而東吳此時的兵力和實力根本不可能與曹操相比,在這個危機時刻是周瑜站出來,支持孫權與曹操決戰。但是孫權給予的最大兵力不過是三萬人,周瑜靠著這三萬人和劉備的殘餘士卒在赤壁和曹操決戰,靠著火攻一舉擊垮曹操。

周瑜三次參與孫氏政權的重大的決策,幫助孫策取得江東,扶持孫權統治江東,又在赤壁之戰時靠著微弱的兵力打敗曹操,使得孫氏政權得以存在,也讓孫權藉助赤壁之戰的勝利徹底穩固江東的統治,而此後也開始孫權的對外擴張的軍事征服戰爭。這也是孫權稱帝後,發感慨道:

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周瑜對於江東未來的謀劃

在赤壁之戰後,周瑜將自己的戰略思想展現了出來,周瑜的戰略和諸葛亮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遠超劉備帳下的龐統之流。

周瑜的兩步走:

第一步是對付弱小但具有威脅性的劉備:

劉備以梟雄之姿,而有關羽、張飛熊虎之將,必非久屈為人用者。愚謂大計宜徙備置吳,盛為築宮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娛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挾與攻戰,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第二步是面對益州劉璋、漢中張魯、關中軍閥、北方曹操的戰略規劃:

今曹操新折衄,方憂在腹心,未能與將軍連兵相事也。乞與奮威俱進取蜀,得蜀而並張魯,因留奮威固守其地,好與馬超結援。瑜還與將軍據襄陽以趶操,北方可圖也

從這兩步周瑜的厲害之處,作為當時一流的謀士,周瑜始終把天下放在自己的規劃之中,而且詳細地向孫權闡述東吳未來一統天下的道路:

  • 劉備雖然弱小,但是始終具有威脅,最好的辦法是利用東吳和劉備的聯盟,切割劉備集團的人員,軟禁劉備於東吳,把劉備的部下分隔一方,各自領兵作戰,如此劉備集團根本不成氣候,荊州和殘存的劉備部下就會牢牢掌握在東吳手中,使得孫氏政權獲得北方馬戰的陸戰力量。
  • 曹操大敗之後,曹操集團內部的擁漢派勢必會與曹操直系一派發生矛盾,在內部矛盾激化下,曹操必須穩定人心,不可能再對於南方穩固的東吳發動攻勢,這時是孫吳吞併其他軍閥的大好時機,比如益州劉璋和漢中張魯,一舉統治南方。
  • 南方穩固之後,東吳從漢中北上與涼州軍閥馬超等人結成同盟,這樣從關中到江東的弧形反曹操同盟形成,這樣東吳的水軍和涼州大馬形成絕對的戰鬥力,如此一來就可以從四面攻打曹操,同曹操決一死戰,從而進取北方大地。

但是很可惜的是周瑜的戰略規劃並沒有被孫權採納,一個原因是孫權的優柔寡斷,企圖用聯姻搞權術手段控制劉備,最後發生孫夫人帶著劉禪東奔被趙雲攔截的醜聞,孫權賠了夫人又折兵,這也使得劉備和孫權的關係十分緊張以至於最後決裂。另一個原因則是這項規劃的策劃者周瑜很快在返回江陵的途中病逝。

其實孫權此時要擴大權勢,面對周瑜的遺產,他不可能完全接受,這也是周瑜計劃未能實施的原因。但是孫權在進攻北方失利後又回到了周瑜的戰略規划上來,只是此時孫權養虎為患,劉備已經占據益州。這一切的規劃變成了鏡花水月。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