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國經紀公司權力榜:樂華娛樂居榜首,20家新秀公司登榜單

娛樂產業官方 發佈 2020-07-18T00:08:02+00:00

去年娛樂產業曾推出了行業TOP50的偶像經紀公司排名情況,今年我們根據持續造新能力、人才輸送數量以及出道成功率等因素,推出了2020偶像經紀公司權力榜:樂華娛樂、絲芭傳媒和覺醒東方位列前三,50家公司中有20家為新上榜公司,足見江湖動盪。

​作者 / 太子、藍河


從2018年經紀公司「一超多強」格局形成,到2020年後浪翻湧、黑馬頻出,中國偶像選秀市場僅用3年就完成了一次大換血。

去年娛樂產業(ID:yulechanye)曾推出了行業TOP50的偶像經紀公司排名情況(偶像經紀公司權力榜TOP50),今年我們根據持續造新能力、人才輸送數量以及出道成功率等因素,推出了2020偶像經紀公司權力榜:樂華娛樂、絲芭傳媒和覺醒東方位列前三,50家公司中有20家為新上榜公司,足見江湖動盪。


三年來,高頻次的網際網路平台偶像選秀成為行業洗牌的助推器,後浪來襲,前浪們能否守住頭部地位?當選秀造星失靈、訓練生與經紀公司又要尋找怎樣的出路?


絲芭傳媒成功出圈,「二年生」華策、嘉行們嘗到甜頭

今年正式入局選秀綜藝市場的絲芭傳媒,無疑是最大的贏家。不僅許佳琪與趙粵分別在《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高位出道,絲芭一次性輸送的17名訓練生也基本跳出了以往日系養成圈地自嗨而實現出圈,讓不少吃瓜群眾成為「河人」。

前段時間,《極限挑戰》就創造了#雷佳音一眼認出孫芮眼睛#的微博熱搜。極挑成員抵達SNH48星夢劇院完成任務,僅憑門票上的一雙眼睛雷佳音秒認孫芮,「我常看選秀,」大雷子心直口快。


打入大眾市場,讓絲芭女團成員們獲得了更多工作機會與品牌青睞。成團出道的許佳琪除了團綜還接了不少個人活動和商務拍攝,孫芮、戴萌、張語格等在選秀節目中表現不錯的成員,則接到了自然堂、PONY、美帕面膜、YSL等代言推廣;宋昕冉官宣了出演絲芭影視的網劇《如意芳霏》,不過目前對絲芭女孩而言,最重要的戰場將是8月的第七屆SNH48年度總決選,而憑藉選秀積累的圈外人氣,將讓一部分團員在投票上優勢明顯。

如果說絲芭傳媒一鳴驚人,那麼選秀市場「二年生」泰洋川禾、嘉行、華策傳媒與好好榜樣,也在今年摸清了偶像選秀的路數。

泰洋川禾唯二輸送的兩位青你選手趙小棠和孔雪兒均成功出道,還向《快樂大本營》輸送了4位新主持人候選;嘉行傳媒旗下的偶像公司嘉行新悅去年向《創造營2019》輸送的男團BEST不溫不火,事實證明他們看女藝人的眼光還是更精準一些,今年王藝瑾、劉夢、田京凡等10位旗下訓練生分別競逐《青春有你2》和《創造營2020》,並最終送王藝瑾成功出道。


不過相比偶像公司,傳統經紀公司對於旗下訓練生的管理還是較為鬆弛,這也造就了前段時間趙小棠拿國貨品牌冷酸靈開玩笑的爭議。所幸泰洋川禾方面反映迅速,趙小棠手寫道歉信以及工作室方面的回應讓這件事沒有造成更大範圍的輿論熱議。

之前試圖打造男團HIGHTING未果的華策今年劍走偏鋒,選送了在《下一站是幸福》中表現驚艷的虞書欣參加《青春有你2》,這招棋無疑是賭對了。背靠大公司的虞書欣本身不愁沒戲拍,憑藉「哇哦」出圈後更是拿到不少商務資源,出道一個月就接下了農夫山泉TOT氣泡飲、誅仙手游青春版的代言人,YSL美妝品牌摯友以及阿瑪尼416的推廣。

與前面幾家相比,好好榜樣算是很新的經紀公司。去年開始布局偶像市場的他們推送了馬雪陽、張猛等人參加《創造營2019》,製造了一波話題度。今年則重兵布陣,推送9位選手分別參加《青你》、《創2020》和《少年之名》,並送劉些寧成功出道。

公司創始人劉思辰曾是李易峰的經紀人,同時好好榜樣擁有一定芒果系的背景基因,因此旗下藝人賴冠霖、宋雨琦等歸國新星發展還算順暢,但能否持續輸出偶像可能還需時間檢驗。

今年選送獨苗選手並成功押寶的經紀公司也不在少數,比如劉雨昕的公司AMG亞洲音樂集團,NENE鄭乃馨的公司華影藝星,謝可寅的公司嘉納盛世,喻言的公司嘉會傳媒等等。乍看之下似乎除了推出過李紫婷的華影藝星,其他公司都不是熟面孔,但其實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家底和選秀經驗的,比如台資背景的AMG亞洲音樂集團,與推出過蜜蜂少女隊的姐妹淘文化其實是同一家。

《少年之名》初C選手左林傑的經紀公司紅熠文化,是蘇寧環球和韓國FNC Entertainment 共同創辦的合資公司,前幾天FNC的N.Flying樂隊還在微博幫左林傑應援。

大廠女孩可能還記得2年前參加過《偶像練習生》的李長庚、何東東,《以團之名》的魏子越以及韓版《Produce101》的余景天TONY也均出自該公司旗下,可以說紅熠文化的藝人整體實力不俗,今年成功送左林傑出道的幾率非常高。

努力出擊最終獲得意難平結果的龍韜娛樂與酷漾娛樂,粉絲也不必擔心徐藝洋與戴燕妮的後續發展,畢竟wuli韜韜都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父愛如山」。背靠阿里大文娛的戴燕妮在前段時間的天貓618晚會上,以172girls的限定組合身份亮相,那一溜大長腿令人驚艷,之後就一路接雜誌拍攝接到手軟。娛sir有些欣慰:酷酷子終於對自家藝人開始上心了!


「前浪」洗牌,坤音麥銳們地位不保?

反觀偶像公司「老炮兒」們,堅守、停滯、另闢蹊徑皆有之。

樂華娛樂依舊是今年偶像經紀公司榜的榜首,蟬聯兩屆冠軍。雖說今年在創系選秀不見身影,但「人不在江湖卻依然有傳說」,老大地位屹立不倒。究其原因,資歷與實績占了極大優勢。

如今王一博已經順利從2019夏日限定紅到了2020年,上半年坐收新增代言top,在影視寒冬的大環境下戲約不斷,綜藝不停;孟美岐吳宣儀「火箭解體」,新綜藝立刻跟上;黃明昊范丞丞成為新生代里的綜藝香餑餑,流連在各大平台的自製綜藝……


未從選秀節目出道的金子涵黃新淳畢雯珺等「樂華製造」,在偶像領域裡發展的也算及格,曝光率與商業轉換都沒有拖後腿。(就連CEO杜華自己也走到了台前,在錄製現場乘風破浪,也算圓了一個出道夢~

覺醒東方則是另一家連續三年參加偶像選秀的老牌頭部公司。今年排名上升,位居探花,這些年堅持紮根在偶像行業,覺醒也交出了可觀的成績單。

今年「覺醒雙姝」劉令姿與曾可妮在《青春有你2》里的表現頗佳,「出道遺珠」名副其實;左葉在《少年之名》重新出發,為出道位再次一搏;秦奮韓沐伯潛心拍劇,李子璇綜藝時尚兩手抓,何昶希偶像運動會再次打卡……


雖說收穫的出道位不多,但每一屆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藝人,且後續資源穩定輸送,收穫市場好評,這得益於覺醒本身的影視基因,以及要做長期主義者的決心。

持續造血能力強往往是外界對老牌公司的既定印象,在這一點上,匠星娛樂今年可謂名副其實。青你2的安崎與上官喜愛(Hickey喜祺女團),在專業與話題上都做到了吸睛;鈦戈男團回爐《少年之名》,娛sir預估也會出道一兩個。

匠星娛樂背後的母公司合縱文化,一直在做偶像人才儲備,合縱音樂學院和NEO STAR廠牌每年在全國都有招募潛力新人。而果然娛樂近期也發布「果實計劃」,新人招募正在路上。

果然娛樂今年不僅參加了自家的青,也往《創造營2020》輸送了選手。姜貞羽的因病退賽,與出道位近在咫尺,是2020偶像選秀的最大遺憾。


只不過出道與否,最終拼的還是各家公司的運營能力,即便身在出道位但公司後續跟不上,或許也是限定的高光。偶像行業急速發展的這三年,也有一些高開低走的故事。

坤音娛樂算是2018年的第一黑馬,在經歷了出道夜的不平、四人組團迅速起勢、團員鬧矛盾出走、ONER變三人、坤音第二波沒推出水花後,如今的坤音相對比較沉寂。

同樣境遇的還有香蕉娛樂、黑金經紀與麥銳娛樂,前兩者今年只參加了青你2,選手基本一二輪游,並無昔日聲量;後者因公司變動引發過車輪解約輿論戰,如今以新麥銳的身份運營。

誠然,公司構架變化、藝人出走、融資進程波折,都有可能在愈加冷靜的偶像市場引發蝴蝶效應。老公司三年沉浮,要想繼續在市場上有姓名,開源造血與堅守陣地缺一不可。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誰將是最後制定國內偶像市場規則的人,答案還真不一定。


當偶像競逐諧星:是選秀衰敗了,還是市場多元化了?

選秀市場進入第三年,人們已經開始質疑大浪淘沙的效果。偶練九子與火箭少女無疑是選秀推出的最成功產品,如今即便解散他們也各自活躍在舞台和影視綜藝節目上,單飛成績不俗。

但之後的兩大男團R1SE與UNINE就顯得有些差強人意,《以團之名》出道組合Black Ace更是名不見經傳,另一支出道組合新風暴更是回爐重造、選手又來參加《少年之名》。今年《青春有你2》與《創造營2020》THE9與硬糖少女303,也在高光出道後幾乎消失於大眾視野,只有劉雨昕、虞書欣等頭部人氣成員,能接到相對好的資源。

選秀徹底涼涼了嗎?坐實PD人設的張藝興就對《少年之名》直言:「我覺得你們不應該做這個節目......不急這一下嘛,你們一定要今年搞幹什麼呢?前面淘這麼多波了,你再淘哪能出好苗子呢?」


今年《少年之名》選手有過選秀經驗的比率高到驚人,自帶秀粉的他們人氣自然是素人選手所無法比擬的,而投票斷層則導致觀眾參與熱情的低迷。不止《少年之名》,「自動化成團」成為近年愛優騰偶像選秀的關鍵詞,基本上看了前幾期鏡頭就知道誰是「皇族」,讓全民製作人徹底化身為投票工具人。

對視頻平台而言,節目熱度(以及帶來的招商)才是他們要完成的KPI,至於後續限定團的打造屬於為經紀公司做嫁衣,在藝人運作經驗上並不豐富的平台,也只能為男團女團們定製一些粉絲向不出圈的影視綜藝而已。

偶像生存狀況的窘迫,正在倒逼訓練生們像普通社畜一樣,發展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斜槓青年。一些人向諧星轉型,比如婁滋博、吳澤林等人出現在騰訊視頻綜藝咖選秀《認真的嘎嘎們》中,張顏齊、金子涵等則參加了《快樂大本營》的新主持人選拔。



《我是唱作人》《我們的樂隊》甚至《樂隊的夏天》等音樂類綜藝,成為偶像轉型的接盤者,《明日之子樂團季》則直接是偶像養成+音綜的產物。《這!就是街舞》、《中國新說唱》等也與偶像選秀形成了雙向流動,更不知名的訓練生則跑去網絡電影與分帳劇中磨鍊演技,等待著成名後靠積壓作品再鞏固鞏固人氣。

當然無論怎麼掙扎,他們中大部分人都會殊途同歸,最後成為帶貨主播。這不抖音都給大家找好出路了,直接聯合黑金經紀、嘉行新悅、天娛傳媒與香蕉娛樂打造《練習生請開播》,說白了就是把好看的小哥哥小姐姐集中起來培養成主播,他們訓練有素不像網紅們難以管控,簽約費又不如明星貴,真乃為帶貨而生的平平無奇小天才【並沒】。

所以這麼想,年年割韭菜還是有這個必要的,因為歷時三年的中國偶像市場儘管跌跌撞撞,卻也形成了一條產業閉環:金字塔頂端的頭部們由偶像晉升為明星,腰部藝人活躍於綜藝市場,臀部藝人扎入電商,在5G衝浪速度的人才更迭下,實現優勝劣汰的自我循環。

所以看著面前的這份偶像經紀公司榜,娛sir只想說且上且珍惜,偶像們經歷的大起大落的刺激,又何嘗不是經紀公司的共同命運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