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爆發,法國38天投降,戰後為何還能成為聯合國五常之一?

紅塵書舍 發佈 2020-07-19T14:37:35+00:00

二戰爆發之後,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席捲歐洲,當時歐洲國家眾多,但實力強勁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一個是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在世界各地都擁有殖民地,一個是法國,和英國一樣,殖民地遍及全球,統治人口超過一億,領土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可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面對德國的攻勢,僅僅抵抗了38天就投降了。

前言

二戰爆發之後,德國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迅速席捲歐洲,當時歐洲國家眾多,但實力強勁的也就那麼幾個國家,一個是英國,遠離歐洲大陸,在世界各地都擁有殖民地,一個是法國,和英國一樣,殖民地遍及全球,統治人口超過一億,領土一千兩百多萬平方公里,可就是這麼一個強大的國家,面對德國的攻勢,僅僅抵抗了38天就投降了。法國投降意味著歐洲大陸再也沒有國家能夠阻擋德國的腳步,德國的侵略戰爭規模不斷擴大。而法國的迅速投降也讓法國成為了全世界的笑柄,但是二戰結束後,這個僅僅抵抗了38天的國家卻成為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其原因很值得深究。



1、法國過早投降,實力有沒有受損?

法國投降最早,但是投降和實力損失是一回事嗎?當然不是,德國占領法國之後,只對猶太人進行了屠殺,其它民族的人根本沒有動。德國納粹對猶太人犯下的罪過是不可饒恕的,但對於法國來說,雖然被占領了本土,但法國的實力並沒有多少損失,根基還在。

法國的殖民地遍及全球,法國投降,德國占領的只是法國本土,對外在的殖民地並沒有多少控制權,這些殖民地依然在法國人手裡。其次是戴高樂逃離法國之後,建立了自由法國自由法國的軍事實力是非常強的,敦刻爾克大撤退,不少法國軍隊都到了英國,所以說,二戰法國投降雖然很快,但軍事力量並沒有多少損失。



戴高樂建立自由法國之後,還積極籠絡各個殖民地,並且暗示這些殖民地戰後可以選擇自治,雖然戰爭結束時候戴高樂出爾反爾了,但這一舉動還是讓法國在投降後有了繼續爭霸的實力。德國占領法國之後,對法國的工業基礎並沒有破壞,反而進行了保護,甚至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了發展,可以說,被占領後的法國,工業基礎不僅沒有落後,反而得到了長足的發展。

2、戰後,三國博弈,戴高樂積極爭取

戰爭結束之後,法國再次回到了法國人的手中,這時法國軍隊一方面因為德國沒有屠殺,一方面大部分軍隊要麼撤入了英國,要麼跟隨著戴高樂,軍事力量不僅沒有多少損失,而且還增強了不少。



國家經濟體系、工業基礎更是沒有遭到德國的破壞,更有了長足的發展,這時期的法國其工業基礎完全不遜色美英兩國。可以說二戰法國丟了面子,但里子還在,戰爭結束後的法國實力更是和英國差不多。還有就是戴高樂的出爾反爾,本來答應殖民地自治的,但戰爭結束後,戴高樂立馬改口了。不得不說戴高樂的這一番操作真的特別溜。法國投降後,戴高樂籠絡殖民地,獲得了西方國家對自由法國的認可,戰爭結束後改口,讓法國和英國並立,通知人口依舊是一億多人,領土面積一千兩百萬平方公里。戰後的法國,英美蘇都不敢小覷。



戴高樂在積極爭取,美蘇英也在博弈,美國的實力空前強大,蘇聯緊隨其後,英國是老牌國家,就連中國成為常任理事國也是三國博弈的結果。當時中國蔣介石政權傾向美國,而中國又在美國邊上,所以美國需要用中國來牽制蘇聯,所以不管如何,美國都要帶著中國玩。當時美國甚至提出了一個四警察的概念,就是全球英美蘇中保留軍備,其它國家都撤銷軍隊,由四個國家負責全球的安全。這一論說當然是被各國否定了,不過聯合國卻成為了美蘇英博弈的場所。



中國進入聯合國成為常任理事國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但法國能不能進入還要看三國博弈,英國是老牌國家,但二戰之後,它的實力明顯衰落了,它需要和法國抱團取暖,所以英國力主讓法國進入聯合國,擔任常任理事國,美國起先是不同意的,但因為戴高樂的一番操作,特別是沒有讓殖民地自治,讓法國的實力沒有多少減弱,所以美國不得不捏著鼻子認了,讓法國成為了五常之一。



總結

法國能夠進入常任理事國無非兩個原因,一方面是法國的實力在投降之後並沒有多少損失,再加上戴高樂的操作,讓法國的實力在二戰結束後,依舊處於全球頂尖層次。其次就是大國博弈,英國需要法國這一個盟友,所以力挺法國,再加上美國希望中國成為五常之一,所以雙方達成了一致,讓法國成為了五常之一。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國關係,一方面是要自身夠硬,如果法國沒有絕對的實力,英國再努力也沒有辦法讓其進入五常,另一方面就是利益妥協,大國博弈不僅僅是實力,還要看局勢,如果將美國放在英國的位置,它是絕對不會讓法國成為五常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