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李宗盛62歲了:我懂了,但晚了

最人物 發佈 2020-07-19T12:22:37+00:00

那一晚,「小巨蛋」會場內座無虛席,人群中,李宗盛一眼便望到了前排的數位舊友,他笑笑,然後說道:「我最害怕在台北開演唱會,因為台下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2020年7月19日,李宗盛62歲。

這位曾經用歌曲,讓無數人痛哭過的音樂人,終於被歲月賦予了被叫「大叔」的權利,可他卻開始稱呼自己為「小李」。

對於青春的流逝,他很少惋惜。他早就可以坦然接受日漸衰老的自己,只是對於從前,一天比一天懷念

很多人說,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曲中人。

然而他卻說:

「對於那個寫歌的李宗盛,你其實並沒有全然了解。」

2013年9月,

已被用「江郎才盡」評價近10年的李宗盛,

決定舉辦世界巡迴演唱會。

正式開始籌備工作前,

工作人員問他預備給這次的演出

定下一個怎樣的主題,

李宗盛沉默,想了想開口說:

「可以叫「既然青春留不住」。」

幾分無奈,幾分不舍,幾分懷念,就是帶著這樣的情緒,李宗盛在故鄉台北,開始了「青春留不住」的首演。

李宗盛「既然青春留不住」演唱會台北首演現場

那一晚,「小巨蛋」會場內座無虛席,

人群中,李宗盛一眼便望到了前排的數位舊友,

他笑笑,然後說道:

「我最害怕在台北開演唱會,因為台下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所以今天不像演出,更像是一次老朋友的聚會。」

闊別個唱舞台6年,李宗盛回到了「一切開始的地方」。

舊時光從眼前一一掠過,李宗盛說:

「我想跟大家說說過往的日子。」


01

當成為名聲大噪的音樂製作人之後,李宗盛最常被問起的話題,就是「你為何這樣懂女人的心思?」

面對諸如此類的問題,李宗盛偶爾會半開玩笑地說:

「或許是因為我身邊的女人太多了。」

很久之後,那些出現在李宗盛周圍的女人們,都成了他生命中極其重要的註腳。

可回首來時的路,李宗盛最在意的,仍是年少時母親的叮嚀。


「很要強,很嚴厲,但也很愛我。」

這是李宗盛對於母親最深的印象。

上世紀50年代,李爸爸離開了原本的工作崗位,在北投開起了一間瓦斯行。

李宗盛出生時,鋪子的生意已經走上了正軌,家中不算大富大貴,但到底也不愁吃穿。


「阿宗」有三個姐姐,是家裡為數不多的男丁,母親期盼著「唯一的兒子」能爭氣,但僅僅是幾年光景,這樣望子成龍的夢想,便被寫在試卷上的成績判為「痴心妄想」。

李宗盛不擅長學習,尤其對於數學格外遲鈍。

在別人都忙著升學考試時,他還在和(a+b)²較勁。

「笨,很笨,笨死了。」

再提起兒時的李宗盛,長輩們的語氣中,仍有幾分恨鐵不成鋼的怨氣。


中考臨近,李宗盛的分數依舊少得可憐。要強的母親不願就這麼算了,忙前忙後打點了許久,終於花大價錢,把兒子送進了一個「包教包會」的補習班。

在那個升學率高達90%的班級里,永遠倒數的李宗盛是重點被調教的對象。

老師用藤條抽他的大腿,以此警告他不及格的代價,希望他下次再努力一把。但現實卻是,無論過程如何刻苦,最終李宗盛仍會收穫一個相當難看的分數。

「傻里呱唧地背著書包去上學,根本不知道在學些什麼。」這樣的日子,大概持續了十個月。


02

毫不誇張地說,那些寫在成績榜上的分數和名次,是李宗盛學生時代最懼怕的東西。

每到公布成績時,他都會騎著單車到坡上的學校。

看見擠在榜單前的同學,他會躲得老遠,徘徊很久後,再悄悄跑回家,到底也沒看見結果。

縱使參加了一個「非常厲害」的補習班,李宗盛還是在初升高考試中落榜了,而且還是連續兩次——

有點尷尬的是,當時全班只有兩人升學失敗,一個李宗盛,另一個是一位「智力稍微有些缺陷的男孩」。


兒子的落榜讓身為小學教員的母親很受傷,街坊四鄰和同事們喜歡議論,話里話外都是對阿宗的嘲笑。李媽媽聽著很生氣,卻從未和兒子抱怨。

她只是忍受,然後像往常一樣做自己的事。而這樣的「沉默」,直到多年後才被李宗盛理解:

「家人對我『有出息』這件事完全不抱希望,所以她們從不會因我沒有成功而責備我。而這也恰恰提醒了我,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地方,沒有什麼高超的能力,我就是一個很平凡的人。」


03

中考失敗後,李宗盛基本告別了讀書這件事,他開始花費更多時間在自家瓦斯行幫忙。

顧客每日打來的電話,成了他必須出門的理由。騎著不算新的電動車,踩著髒兮兮的人字拖,掛在后座的兩個煤氣罐,是他送貨路上唯一可以交談的對象。

午後的蜿蜒小路很寧靜,亞熱帶氣候的太陽總是灼熱,在仿佛不會結束的夏天裡,時光變得更加慵懶。

李宗盛偶爾也想,自己這輩子只能這樣了。

小鎮少年阿宗對於生活沒什麼野心,所以他向來習慣對無聊的日子逆來順受,唯獨年少時無意中摸到的吉他,出賣了他心中所有的不甘。

「我不該是這樣的吧?至少,我的吉他彈得相當不錯。」


04

1976年前後,一股校園民歌的旋風在樂壇颳起。那一年,李宗盛剛好18歲。

14歲時他第一次接觸吉他,音樂便成了耿耿於懷的執念。所以在得知喜歡的組合就在后街演出時,他想都沒想便跑到了現場。

趁著演出間隙,李宗盛跑到後台對偶像說:「我也玩音樂,要不要湊在一起做點什麼?」

於是這幾位年輕人組成了 「木吉他合唱團」。


那時喜歡彈琴的小李,還只是一名滿臉青春痘的自卑少年。

登台演出時,因為過度緊張,他的聲音會發抖,吉他會彈錯,就連看觀眾的眼神都飄忽迷離,很多人看過都說:

那個呆頭呆腦的阿宗啊,肯定不會有出息的。


05

對於生活總是慢半拍的李宗盛,在談戀愛這件事上,顯得格外靈光。作為「木吉他合唱團」成員時,李宗盛交到了一位女朋友,名為鄭怡。

二人相識時,女方已是憑藉《月琴》小有名氣的玉女歌手,男方卻因樂隊瀕臨解散而落得風雨飄搖。

鄭怡看重男友的才華,便在自己所在的滾石唱片行,為他尋得了一份音樂製作人的工作。

磕磕絆絆地走了近十年,李宗盛勉強看到了夢想的光亮,這一年,他23歲。

第一排從左至右:金士傑、李宗盛、鄭怡、蘇來

第二排從左至右:陶曉清、邰肇玫

06

進入滾石唱片行後,李宗盛參與製作的第一個項目,便是女友鄭怡的專輯。

熱戀中的男男女女,總有說不出的默契。而這也在某種程度上,變成了李宗盛創作的靈感。

那時他將唱片的主打歌曲,起名為《小雨來的正是時候》。


在製作過程中,他迅速捕捉到了鄭怡極為動人的一面,幾乎是毫不費力,他僅用一首歌就捧紅了女友。

「我跟著藝人(鄭怡)演出,躲在後台,看見有那麼多人為她歡呼。那種感覺很驕傲,我告訴自己,這(音樂製作人)就是要做一輩子的事情。」


07

《小雨來得正是時候》誕生於台灣校園民歌與流行歌曲的交替時期。

這之後,台灣樂壇發展正式進入蓬勃期,但李宗盛與鄭怡之間的愛情火苗,卻已漸漸熄滅。

揮別了那場愛情的小雨,李宗盛的事業雨過天晴。正式簽約滾石唱片行後,他開始幫潘越雲、張艾嘉等諸多當時的一線歌手製作專輯。


在打造張艾嘉的《忙與盲》時,李宗盛與她成為親密夥伴。他們時常一起喝酒聊天,甚至會為了尋找靈感遠途旅行。

很多人揣測他們的關係,而這種稍顯曖昧的氛圍,也在《愛的代價》出現時,被輿論推上了頂峰。

《愛的代價》出現那一年,張艾嘉滿心歡喜地嫁給了現在的老公,李宗盛則在給她的歌中寫道:「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

兩種截然相反的情緒,被看客當成二人「愛過」的最有力證據,可張艾嘉卻說:「我不是李宗盛喜歡的類型。」


「你覺得他(李宗盛)喜歡過你嗎?」很多年過去了,這仍是張艾嘉繞不開的話題。

而一模一樣的問題,她也曾問過李宗盛。

對此後者只是躲閃,然後在另一個場合里,給出了一個不算回答的「回答」:

「其實,這首歌(《愛的代價》)我是寫給姐姐的,它只是被誤解為情歌了。」


08

在和三毛合作,寫下《七點鐘》與《飛》後,李宗盛為自己放了一個小長假。

三毛、齊豫、潘越雲

李宗盛根據三毛的作品,為齊豫、潘越雲寫下《七點鐘》、《飛》

他興沖沖地跑到國外,預備跟當時的女友共度假期,沒成想卻等來了分手的消息。

倍感沮喪的小李化悲憤為靈感,一口氣寫下了十幾首歌,而這些他流著淚寫下的作品,在日後組成了專輯《生命中的精靈》——這是李宗盛生命中第一張個人唱片。


在這張意義頗重的專輯中,《寂寞難耐》成了他的「獨特招牌」。

幾十年後,年過半百的李宗盛再次唱起這首年少時寫的歌,他說:

「男人最大的要害,就是受不了寂寞。」

09

1986年,發布了首張個人專輯的「小李」,終於憑藉著自己的實力,成為了業內知名的「大哥」。

在應邀去香港參加某公益活動時,李宗盛在蘇芮的介紹下,認識了一位漂亮的電台女DJ,並對其一見鍾情,而這位女子,便是他日後的第一任妻子,朱衛茵。

「你會不會打台灣麻將?」

這就是李宗盛對心儀女孩說的第一句話。

不浪漫,甚至略顯笨拙,卻足以打動朱衛茵的心。


在短暫停留後,李宗盛回到了台灣,而女友朱衛茵則留在了香港。

整整2年,他們大多時候只能通過簡訊與電話交流,直到朱衛茵開口:「我電話費要用光了,我們有兩個選擇,要麼結婚,要麼分手。」

對此,李宗盛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1988年,正好30歲的阿宗結婚了。


10

婚後李宗盛與朱衛茵結束了異地生活,共同搬到台灣定居。只是彼時比起「丈夫」,李宗盛最先適應的,卻是「金牌製作人」的身份。

與朱衛茵結婚時,他正忙於製作陳淑樺的專輯。因始終無法擺脫刻板的「玉女」形象,陳淑樺的歌唱事業遲遲得不到突破。


一番思量後,李宗盛接手項目時下達的第一個「命令」,就是要求造型師將陳淑樺的一頭長髮剪掉——比起千篇一律的「玉女」,他相信市場更願意看到與眾不同的幹練都市女性。

帶著全新的造型,陳淑樺出現在自己的新歌MV中,而她口中唱的,正是李宗盛為其量身打造的《夢醒時分》。

這張唱片在日後,成了台灣音樂史上第一張賣過百萬的專輯。只是過往再輝煌,也終究只能是「過往」。

將近三十年後,李宗盛舉辦「理性與感性」音樂會,首演的主題為「給陳淑樺的歌」。

但此時陳淑樺已因接連遭受破產、喪母的打擊,而患上了嚴重的抑鬱症,無法出席。


沒有老朋友在場的李宗盛,顯得有些孤獨,那時他說:

「好久不見,淑樺。你在台下看嗎?看,小李變成真正的老李啦!頭髮沒了,鬍子白了,人漂泊了,心滄桑了,卻依然要大聲唱歌,好像當年一樣。沒關係的。日子會順順地往下去的。我們會再見面,唱歌,就像當年一樣。」

「小李」變「老李」,「淑樺」已「夢醒」,看吧,歲月從未饒過誰。


11

帶著陳淑樺成功突圍後,李宗盛迎來了自己的全盛時代。


那幾年,他幫趙傳寫過《我是一隻小小鳥》,也為成龍寫過《明明白白我的心》,而周華健那首《讓我歡喜讓我憂》的詞,也是他坐在馬桶上,「對著化妝鏡胡亂寫下的」。

「李宗盛是個鬼才,鬼才到讓人很想打他。」這是周華健在李宗盛寫下《最近比較煩》之後對他的評價,同時也是無數和他合作過的女歌手的心聲。


1991年,李宗盛預備為「娃娃」金智娟寫一首歌。在得知對方剛剛結束一段不算愉快的戀情後,他將她約到滾石唱片行附近的一家麵店。

夏日天氣炎熱,李宗盛一邊吃著牛肉麵大汗淋漓,一邊聽著金智娟講過往經歷,前後不到五分鐘,他便完全記住了對方的故事。


那個午後,李宗盛在一張滿是油漬的餐墊紙上,用自己的方式,寫下了娃娃剛剛開始便結束的愛情——「為你我用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的來看你……為了這次相聚我連見面時的呼吸都曾反覆練習……在漫天風沙里,望著你遠去我竟悲傷得不能自己多盼能送君千里直到山窮水盡一生和你相依」

而這些便是《漂洋過海來看你》的歌詞。


12

在錄製《漂洋過海來看你》時,娃娃在錄音棚里三次崩潰大哭。李宗盛在一旁看著,滿心惆悵,為愛流淚,這事兒他見過不少,同時也深有體會。

因為長時間忙於工作,李宗盛與朱衛茵的婚姻儼然陷入窘境。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有了女兒,朱衛茵希望丈夫可以抽出時間陪陪自己和孩子,但李宗盛卻根本無法停下手頭的工作。

「家」與「業」矛盾之下,這段婚姻成為了一場拉鋸戰,他們好像都在等對方妥協。


而也就是此時,李宗盛接受了陳凱歌的邀請,預備為電影《霸王別姬》寫一首主題曲。

那是1992年的冬天,34歲的李宗盛風塵僕僕趕往北京,遠赴一場早就說好的約定。

收拾行裝、啟程落地,一切都在預料之中,唯一的意外,是突然出現在片場的林憶蓮。


13

李宗盛初次見林憶蓮,是在電影《霸王別姬》拍攝現場。後台人群忙亂,氛圍緊張,唯獨她靜靜坐在那裡,臉上看不出什麼情緒。

簡單攀談過後,李宗盛得知林憶蓮已經結束了和「老東家」的合約,而且正在尋求新的合作夥伴。或許只是一瞬間的悸動,李宗盛即刻便下定決心,要將林憶蓮請入滾石唱片行。

近乎是耗盡了單位時間內的所有氣血,李宗盛寫下了那首《當愛已成往事》。

二人合唱時——

林憶蓮唱:往事不要再提

李宗盛應:愛情它是個難題

林憶蓮回:真的要斷了過去

李宗盛答:你始終在我心裡

一曲終了,觀眾看到了影片主角的愛恨情仇;時光卻預訂了李宗盛與林憶蓮的悲歡離歡。


14

從北京返回台灣之後,李宗盛與林憶蓮正式開始合作關係。

在寫給她的那首《傷痕》中,他說:「雖然愛是種責任 給要給得完整 有時愛美在無法永恆 愛有多銷魂 就有多傷人你若勇敢愛了 就要勇敢分」

在一眾抒發為愛目眩神迷的歌曲中,《傷痕》顯得格外清醒。人們誇讚它完全符合了林憶蓮的調性,殊不知這也是李宗盛的內心獨白。

1994年,在接連寫下《愛如潮水》、《真心英雄》等經典歌曲後,自認為「已經使不上力氣」的李宗盛,決定停下去看看錄音棚之外的世界。


在那一年的告別演唱會上,他將「緋聞女友」林憶蓮請到台上合唱,足足35分鐘,他們唱著、笑著,激動時還會手舞足蹈,熱鬧中,那些從前只是秘而不宣的情愫,終於在此時昭然若揭。


15

這次演出之後,李宗盛孤身一人前往溫哥華,而巧合的是,林憶蓮也在那裡。

日後,二人這份「默契」一度被輿論以各種形式繪聲繪色地描寫著。然而對於故事的細節,當事人卻從未正面回應。

58歲那一年,李宗盛在半生回憶錄里,用這樣一段話描述自己在溫哥華的日子:「因為時差的關係,我連著幾天早起,在濕潤、漆黑,滿地殘枝落葉的林子裡行走。在不遠地方,湖面閃爍的波光,從林間能傳過來。」寧謐又深遠,平和卻不無聊,連寂寞都有了意義。這就是李宗盛記憶里,和林憶蓮一同「出走」的日子。

回憶錄里,李宗盛以「急著逃離原來的身份」,來解釋當初遠行的理由。

故鄉的聲、光、氣味開始於腦海中慢慢褪去,而一同被隱匿的,還有那段他早已疲憊不堪,但卻不得不堅持的第一次婚姻。

16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