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未解之謎:12噸炸藥空中爆炸,甘迺迪家族長子粉身碎骨

冠軍景恆侯 發佈 2020-07-20T06:23:50+00:00

隨著盟軍諾曼第登陸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對德國愈加不利,為了挽回局勢德軍對英國本土開始進行大規模飛彈襲擊。他們計劃派出裝有12噸鋁末混合炸藥的改裝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其爆炸威力比裝梯恩梯炸藥要厲害得多。

隨著盟軍諾曼第登陸的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戰局對德國愈加不利,為了挽回局勢德軍對英國本土開始進行大規模飛彈襲擊。自1944年6月15日開始,每天德軍發射的上百枚V-1飛彈呼嘯著越過英吉利海峽,飛往英國首都倫敦。這種難以攔截的新型武器給英國人造成巨大的恐慌和混亂,因此炸平V-1飛彈發射基地,成了盟軍的當務之急。

早在1943年秋,盟軍就發現了在法國西海岸加來地區的水泥工事,英國通過偵察判斷它就是V-1飛彈基地,隨即對該地進行了猛烈轟炸。但是,轟炸了半年時間,除損失了154架轟炸機和771名飛行員外,水泥工事卻依然如故。英國空軍得出結論:工事固若金湯,常規炸彈命中也無濟於事!英國被迫向美國求援。美國便醞釀了一個以美和愛的女神命名的「阿芙羅狄蒂」行動。

志願參加行動的27人組成了特遣隊。他們計劃派出裝有12噸鋁末混合炸藥的改裝轟炸機執行轟炸任務,其爆炸威力比裝梯恩梯炸藥要厲害得多。在飛機接近目標上空時,駕駛員跳傘離機,然後由隨行的母機遙控,引導這無人駕駛的轟炸機俯衝轟炸目標。1944年夏天,空軍率先出發,首批滿載炸藥的4架B-17轟炸機在到達目標區後,一架被德國人擊毀,另3架均未命中目標。這樣任務就落到了海軍的頭上。

8月12日17時52分,甘迺迪家族長子小約瑟夫·派屈克·甘迺迪(甘迺迪總統的哥哥)和助手威利,駕駛一架裝有12噸特製炸藥的PB4Y型陸基遠程反潛巡邏機起飛了,隨行的有兩架PV-1「文圖拉」」式母機和16架P-51「野馬」式護航戰鬥機。在飛機進入航線後,又有P-38「閃電」式戰鬥機和「蚊」式戰鬥機加入護航編隊。總統的兒子埃利奧馬·羅斯福海軍上校,將親自從「蚊」式飛機上拍下喬·甘迺迪跳離PB4Y飛機瞬間的鏡頭。

18時20分,機群飛臨目標區。就在甘迺迪和威利準備離機之前,突然兩聲巨響,如霹靂震撼長空,PB4Y飛機和它的兩位主人,瞬間粉身碎骨,飄散在夕陽的餘輝之中,轟炸任務以莫名其妙的方式結束。這是戰爭史上最大的一次空中爆炸。飛機上的炸藥為什麼會自行爆炸?這一事件成為了二戰眾多未解之謎中比較著名的一件。

不久之後,被認為是「v-1」飛彈基地的地區被盟軍陸軍攻克,經勘查英美才發現中計。原來,V-1飛彈基地的工事早在1943年英國狂轟濫炸之初,就被徹底摧毀。德軍於1944年5月就改用了新設計的輕便飛彈發射架來發射V-1飛彈。廢墟上不斷翻修的偽裝工事,只是為牽制盟軍的空軍力量而為。盟軍竟為此計劃了「美女」行動,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付出了高昂代價,而甘迺迪家族也失去了他們精心培養的家族精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