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宣布制裁香港 限制出口監控等設備

導報大財經 發佈 2020-07-30T07:57:01+00:00

歐盟當地時間周二(28日)正式就《香港國安法》問題向香港實施制裁,而27個成員國也會審視香港民眾的簽證措施。綜合香港01、德國之聲報導,歐盟在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對中國實施《香港國安法》感到非常憂慮,指該法例會嚴重損害香港在「一國兩制」保障下的自由。


歐盟當地時間周二(28日)正式就《香港國安法》問題向香港實施制裁,而27個成員國也會審視香港民眾的簽證措施。

綜合香港01、德國之聲報導,歐盟在發布的新聞稿中表示,對中國實施《香港國安法》感到非常憂慮,指該法例會嚴重損害香港在「一國兩制」保障下的自由。根據新措施,歐盟將限制向香港出口用於鎮壓及監控的設備。

此外,歐盟成員國政府也會為有意尋求難民資格或進修等的港人放寬簽證限制,並可能在年底前推出進一步措施。

歐盟過去因成員國考慮到對抗中國可能付出的貿易代價,而遲遲無法做出協調一致的回應,直到周二才在德國和法國的號召之下才做出一致表態。

對於歐盟的決定,中國駐歐盟使團發言人表明反對,並提出嚴正交涉,同時敦促歐盟停止以任何方式干涉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

據中國央視報導,發言人表示,中國已經多次就香港維護國家安全立法問題闡明立場。「一國兩制」落實得好不好,中國人民特別是香港人民最有權利發表意見。「歐盟沒有資格說三道四。」

發言人說,絕大多數香港居民都認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會更有助於保障香港居民的各項權利,也更有利於維護香港長期繁榮穩定。

有分析稱,相較美國總統川普7月14日宣布簽署《香港自治法》,可對實施《香港國安法》的中國官員與金融機構祭出制裁與簽證限制,以及加拿大、澳洲及英國昨天宣布中止與香港的引渡協議,歐盟的反制行動有限。這可能與歐洲盼與中國在今年底前達成投資協定,擴大產品出口有關。

中國副總理劉鶴稱中歐將加快談判 以便年底前達成投資協定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周二表示,中國和歐盟將加快談判,以便在今年年底前達成一項中歐投資協定。

據路透社報導,劉鶴在中國商務部發布的一份聲明中說,雙方同意繼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實施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確保更有效地直達實體經濟,共同維護全球經濟金融和市場預期穩定,推動全球經濟恢復性增長。

劉鶴是在與歐盟執委會副主席東布洛夫斯基以視頻會議形式共同主持第八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後,發表上述講話。

該聲明稱,雙方同意在全球抗疫合作中共同發揮更具建設性的作用,落實二十國集團應對冠病疫情特別峰會共識,支持世界衛生組織在推動和協調全球應對疫情方面發揮領導作用。雙方也願進一步加強在疫情防控、疫苗研發、新發傳染病防治、生物醫藥以及復工復產和人員往來等領域的多雙邊合作。

聲明稱,中國和歐盟將進一步擴大農產品貿易。此外,雙方就5G網絡建設,以及歐盟外國補貼白皮書、外資審查政策、貿易救濟立法、政府採購和競爭政策等坦誠交換了看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