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遭遇洪澇,請記好這10條防病注意事項!

健康寧陽 發佈 2020-07-20T02:40:44+00:00

截至7月13日,持續降雨過程已導致全國27省3789萬人次受災,其中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受災嚴重。

今年6月以來,我國多地出現持續強降雨過程,長江流域平均降雨量為1961年以來同期第2多;截至7月13日,持續降雨過程已導致全國27省(區、市)3789萬人次受災,其中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江蘇等省份受災嚴重。此外,根據中國氣象局預測信息,近期,我國西南地區至長江中下游等地可能再次出現強降雨過程,降雨疊加效應可能引發山洪、泥石流等地質災害。除了造成直接的各種損失之外,洪水對環境、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視。洪水過後,城鄉居民要注意預防相關疾病。近日,中國疾控中心官網發布了一系列科普信息,希望幫助公眾了解更多的防災防病知識。

7月11日,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縣城部分地段被洪水淹沒。圖為洪水過後,一名醫務人員在開展消殺工作。 人民視覺 供圖

01、傳染病存潛在流行威脅

中國疾控中心衛生應急中心7月6日發布的《2020年夏季洪澇災害公共衛生風險評估報告》中指出,今年夏季我國強降雨過程呈現持續時間長,局部出現極端降水量的特點,故多數地區洪澇災害以山洪侵襲為主,部分城市出現因短期降水量激增而導致的城市內澇。洪水退去後,各地積極開展排水、清淤和環境清理工作。經了解,今年夏季洪澇災害導致緊急轉移安置人口較往年有較大幅度減少,多數受災嚴重省份災後居民集中安置時間較短,目前無大型集中安置點,因集中安置而導致的公共衛生風險較低,大部分地區災後衛生防疫工作重點已轉向社區和鄉鎮原有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逐步恢復。

經了解,6月份,受災害嚴重省份未出現災害相關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故當前災區因飲用水和食物不安全導致的腸道傳染病發生風險較災前未發生顯著變化。截至7月15日,我國除北京市部分街區為新冠肺炎中風險地區外,其餘地區均為低風險地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模式。各地因洪澇災害導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的可能性低,現階段新冠肺炎疫情對災害應急準備和響應工作影響有限。

不過,目前災區正處於夏季高溫時期,結合洪澇災害特點,災區可能面臨著腸道傳染病、蟲媒傳染病和呼吸道傳染病的潛在流行威脅。

02、關注環境衛生惡化

洪水可破壞城鄉的自來水管網系統、下水道系統、污水處理廠、垃圾填埋場、堆肥場等,洪水中的細菌、病毒、原蟲、寄生蟲等微生物和原生動物也會隨著洪水的泛濫而擴散、孳生,預防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病形勢往往比較突出,其中非常重要的環節就是要做好垃圾、糞便的收集和無害化處理。

疾控專家表示,在災情比較嚴重的一些地區,災民們要住在大堤上或者住在臨時的高坡上,這時要考慮通過增加移動廁所、加建臨時廁所、改善原有廁所等措施,保證災民有足夠的衛生廁所使用,確保大小便入廁。便池應建在高處避免水淹,應靠近居住區,處於下風向。便池應有足夠的容積,快滿溢時應掏出糞便,無法外運處理需要就地掩埋時,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墊底、覆蓋後掩埋。垃圾應定點收集,定時清運。對廁所、垃圾及其周邊環境定期噴洒0.1%的含氯消毒劑可以除臭兼有一定的傳染病預防效果。此外,還應該在災區及時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注意殺蟲滅鼠,降低蚊蠅密度,降低鼠的密度,減少腸道傳染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發病機會。

災區的老百姓要注意提高自身免疫力,應接受當地衛生防疫部門的指導,自覺地接受必要的免疫接種,提高對傳染病的抵抗力。感覺身體不適的時候應儘快就近到醫療點診治,避免傳染給自己的家人、親友等密切接觸者。如果萬一發生了傳染病疫情,老百姓也不必驚慌,只要做到早診斷、早隔離、早治療,絕大部分的傳染病都是可控可治的。

03、防病的注意事項

在洪澇災區生活,居民要特別注意各類相關疾病的發生。《洪澇災害災後健康宣教核心信息(2017年版)》中提示,為減少疾病發生,災區群眾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飲用水衛生。不喝生水,只喝白開水或符合衛生標準的瓶裝水、桶裝水;裝水器具必須乾淨,並經常倒空清洗;對臨時的飲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等,一定要進行消毒;混濁度大、污染嚴重的水,必須先加明礬澄清水質後再消毒;飲用水消毒劑(漂粉精片、消毒泡騰片)必須放在避光、乾燥、涼爽處存放(可使用棕色瓶盛放,擰緊瓶蓋)。自來水水管或水龍頭如被污染,洪水退去後應充分清洗管路,水龍頭表面使用含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2.食品衛生。食物要煮熟煮透,生熟分開,餐具須清潔並消毒後使用,進食前要洗手;不吃腐敗變質或被洪水浸泡過的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水產品;不吃剩飯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到無食品經營許可證的攤檔購買食品。

3.環境衛生。對室內外環境進行徹底清理,做到先清理,後消毒,再回遷。排除積水,清除污泥和垃圾雜物;打開門窗,通風換氣,清洗家具,清理室內物品,必要時對房間牆壁和地面進行消毒;整修廁所,清刷衛生間,修補禽畜圈。不要隨地大小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扔置在指定區域。

4.病媒生物控制。在居所內安裝紗門、紗窗、蚊帳等防蚊蠅設施;推薦使用蚊香、殺蟲氣霧劑、蒼蠅拍等家庭滅蚊蠅措施;抗洪值守人員應配備防蚊帽,穿長袖衣和長褲,裸露部位可噴塗驅避劑。應使用高效、安全的抗凝血殺鼠劑滅鼠;滅鼠後及時搜尋死鼠,集中深埋或焚燒;滅鼠時,還應在居民安置點噴洒殺蟲劑,消滅離開鼠體的游離蚤等寄生蟲(水災後,鼠類死亡或遷徙時,體表寄生蟲可能脫離或逃逸),做好鼠蟲並滅,蚊、蠅、鼠等病媒生物異常增多時需及時報告當地政府部門。

5.手部清潔。不用手尤其是髒手揉眼睛。各人的毛巾與臉盆應單用。在特殊情況下,如果不得不與急性出血性結膜炎(俗稱紅眼病)病人共用臉盆,則應讓健康人先用,病人後用,用完以肥皂將臉盆洗凈,並常用消毒劑浸泡消毒。

6.預防皮膚潰爛。應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及時用毛巾等擦汗。可在皮膚皺褶部位撲些痱子粉。下水勞動時,每隔1~2小時休息一次,擦乾腳,在陽光下曝曬片刻。每次勞動離水後,一定要洗凈腳,穿干鞋。當發現腳部皮膚破潰並有加重趨勢時,如情況許可,應暫時避免下水或設法穿長筒靴。

7.預防血吸蟲病在血吸蟲病流行區,不接觸疫水是預防血吸蟲病最好的方法。在防範高溫中暑的前提下,可穿戴防護用品,如膠靴、膠手套、膠褲等。接觸疫水後應主動去血防部門檢查,發現感染應早期治療。

8.及時就醫。如果感覺身體不適時,要及時找醫生診治,特別是發熱、腹瀉病人,要儘快尋求醫生幫助。發現疾病,要遵醫囑治療,如需要應配合傳染病隔離,注意藥物使用方法。

9.心理健康。受災者在災後易出現急性應激反應,多數在30天內可明顯緩解,如果超過一個月仍未恢復,應向心理醫生求助或到心理危機干預機構諮詢。

10.特殊人群護理。災區要為老、弱、病、幼人群儘量營造較好的環境,以減少傷殘和死亡。


來源:中國人口報 記者 李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