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步槍手壓制日軍一個步兵班,美軍太平洋刷經驗全靠M-1步槍?

戰情解碼 發佈 2020-07-20T09:46:15+00:00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裝備了世界上最好的步槍,也就是M-1步槍。可以說,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刷經驗全靠步槍,與對手交上火,基本不需要機槍。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軍裝備了世界上最好的步槍,也就是M-1步槍。這款步槍比起K-98、99式步槍等傳統栓動步槍不同,在火力持續方面要遠強於老式栓動步槍。栓動步槍就是典型的打一槍拉一下槍栓,射速自然上不去,而這些步槍大多也主打精確性,指望著「每一發子彈消滅一個敵人」。M-1步槍則是一款半自動步槍,只需要將彈藥壓入彈艙,便可以持續射擊,比起老式步槍少了每次射擊後的拉槍栓動作。

在戰場上,四名裝備了M-1步槍的美軍士兵便可以壓制日軍一支小隊,這使得美軍在戰場上幾乎所向披靡。當然,M-1隻能壓制射速較慢的機槍,至於MG-42這種「希特勒鏈鋸」,M-1步槍還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正是如此,M-1步槍在歐洲戰場上反響平平,畢竟美軍嚴重缺少步兵小組內的壓制武器。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美軍的M-1幾乎將日本軍隊壓製得抬不起頭,不少日軍在衝進美軍陣地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從陣亡美軍身上搶走一把M-1步槍自己使用。可以說,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上刷經驗全靠步槍,與對手交上火,基本不需要機槍。

我們來看看日軍的火力配置,一般來說一個13人的作戰班組中只會有1-2支自動火力,大部分時候只有機槍手攜帶一支大正1式輕機槍做火力壓制,有時候指揮官會攜帶一支百式衝鋒鎗。大正11式射速是出了名的慢,據說是日本陸軍參謀部特意命令槍械研究單位「設計出一款讓馬鹿們能不浪費子彈的機槍」。它別說壓制美軍的輕機槍,就連壓制幾支步槍都很困難。剩下所有士兵人手一支99式步槍,99式步槍是最傳統的栓動式步槍,在遠距離射擊上表現還算不錯,但是根本沒有壓制能力。這樣的火力只相當於美國海軍陸戰隊半個步兵班,自然談不上火力壓制。畢竟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並不充裕,軍方希望士兵每一發子彈都能擊中對手,而不是浪費彈藥去進行所謂的火力壓制。日軍不少將領甚至認為,火力壓制是「懦夫才會做的行為」。

再看看美軍火力,其實美軍在支援火力方面與日本也差不多。在一個12人步兵班組中,班長會攜帶一支湯姆森衝鋒鎗,這款武器在100米交戰距離上幾乎等於燒火棍,就算命中對手也沒有近距離射擊那麼好的效果。機槍則是一支比大正11式好不到哪去的M-1918,這款機槍往往只裝備20發子彈的短彈匣,很難真正壓制對手。此外,副班長往往會攜帶一支M-3衝鋒鎗,在某些作戰單位中,還會有一名專職的狙擊手來掩護班組。真正讓美軍士兵贏得戰爭的是他們手中的M-1步槍。往往在發現對手後,班組不會指望手中的機槍或班長手中那支湯姆森衝鋒鎗來解決對手,基本上是3-4個步槍手朝著大概方向進行火力壓制。一般是先向狙擊手指明對手大致方向,壓制的對手抬不起頭來,再讓班內的狙擊手幹掉對手,不少美軍士兵戲稱:「我們所有人都是機槍手」。

到了戰爭後期,M-1的火力已經不足以滿足美軍需求,美軍給一線部隊列裝了更喪心病狂的M-1卡賓槍。這款卡賓槍初期是作為二線士兵的防身傢伙,但是美軍發現在對付日軍時,一支M-1卡賓槍約等於一支輕機槍,這才在每個步兵班中拿走一支M-1步槍,換上一支M-1卡賓槍,隨後擁有全自動射擊模式的M-2卡賓槍更是打的日軍生活不能自理。總的來看,日軍在機槍方面與美軍持平,但是卻在步槍方面栽了一個大跟頭。

可以說,戰爭並非只是兩國軍隊的戰爭,日軍在人員素質方面一度不遜色於美軍,但是因為裝備問題,日軍在美軍面前永遠只能是活靶子。如果美軍四個步槍手就能壓制日軍一個步兵班,那麼不管指揮官再怎麼善戰,他也很難打贏美軍。步槍只是一個最小的縮影,如果再算上兩國軍艦或坦克之間的差別,那就能更直觀看出美日兩國在工業方面的差距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