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務與職級並行後,想要優先晉升,這3大硬核籌碼你得主動爭取

九品芝麻吏 發佈 2020-07-20T03:08:06+00:00

但是,年底考核不一樣,只要是在單位的幹部就都有機會取得優秀,假如你在榮譽方面沒有競爭優勢,就只能靠著優秀去湊數,畢竟三年優秀一個三等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閱讀之前,麻煩朋友們點個「關注」,每天定時更新行政事業單位職場故事。

職務與職級並行制度,對基層公務員來說是非常好的激勵保障制度。但是,公務員法頒布後的職級制度,與最初推行的縣以下職級並行政策有許多不同之處,其中最大的不同便是雖然縮短了時間,但是享受職級有了職數限制。今天就和大家說說,基層幹部要想優先晉升職級,需要主動爭取的3大硬核籌碼。

第一,重要的崗位

雖然職務與職級並行之後,可以不用當領導就可以直接享受領導的相關待遇,但是從晉升的角度來講,即便是已經擁有了職級,還是要積極主動爭取重要的工作崗位,因為在重要的崗位無論是提拔還是再次晉升,機會都更多一些,機率也會更大一些。舉個例子,假如一個局裡副局長和科室主任都是二級主任科員,那麼下次晉升一級主任科員的時候,如果各方麵條件差不多的情況下,肯定副局長更有優先權,因為副局長的崗位更加重要,這也符合組織的提拔交流程序。

所以,作為公務員不要想著職級並行之後,就可以輕輕鬆鬆靠著混時間等晉升,這顯然是行不通的。現在,各職級之間的晉升時間基本上都是2年,但是在基層真正靠2年工作經歷就晉升的公務員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很多公務員如果不在重要的崗位,都是七八年甚至十幾年才有晉升的機會,但是那些重要崗位就不一樣,不管是提拔或是晉升都有有利條件,相對要更占優勢。

第二,重要的榮譽

在相同條件下,榮譽是一個公務員晉升職級的重要籌碼。新公務員法頒布之後,在地方職級套轉的過程當中,相同條件的公務員非常多,如果職數不受限制,那麼誰也可以直接晉升,但是在基層單位中職數都是有限制的,從四級主任科員開始,越往上走職數越少,但是符合的人數卻不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單位的做法就是拿著幹部的資歷和榮譽出來綜合打分,最後由組織部門決策誰去晉升。

小編所在的單位,有6個二級主任科員,他們每個人都有10年以上的正科級工作經歷,可是單位晉升一級主任科員的名額只有2個,1個名額照顧了一位即將退休的老同志,因為她退休之後可以很快又空出名額。另外一個名額就無法直接決定,只能按照各自的綜合實力去打分考評,讓組織部門去決策,最終一位老領導靠著在九十年代在計生工作中取得的國家級榮譽得了高分,晉升了職級。

第三,年底的優秀

在職務與職級並行當中,年底的優秀可以直接減少半年時間,但是從新公務員法頒布之後,這一項在基層基本上用不到,很多公務員的任職時間已經超出要求時間很多年了,但是依舊無法晉升。年底優秀的用法,與所得榮譽的用法一樣,都是在相同條件下增加自己晉升籌碼的依據。

舉個例子,基層公務員如果沒有在重要崗位的工作經歷,基本上很少有機會能獲得重大的榮譽,一般情況下能有區級和市級榮譽就已經很不錯了,很少有人能拿到省部級和國家級榮譽。但是,年底考核不一樣,只要是在單位的幹部就都有機會取得優秀,假如你在榮譽方面沒有競爭優勢,就只能靠著優秀去湊數,畢竟三年優秀一個三等功,不是人人都能有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