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榮全:培植「吊袋」黑木耳,闖出增收致富路

吉林農村報 發佈 2020-07-18T05:34:12+00:00

盛夏七月,走進臨江林業局樺樹林場職工邵榮全的吊袋木耳大棚,眼前一串串的白色木耳菌袋上長滿了銅錢大小的黑木耳,工人們穿梭其間正忙著採收,大棚內一派豐收的景象。

盛夏七月,走進臨江林業局樺樹林場職工邵榮全的吊袋木耳大棚,眼前一串串的白色木耳菌袋上長滿了銅錢大小的黑木耳,工人們穿梭其間正忙著採收,大棚內一派豐收的景象。

吊袋木耳是近年來臨江地區推廣的黑木耳立體培植新方式,與傳統地栽培植相比,具有節約土地面積、保溫保濕性好、管理方便、延長採收期等優點。

邵榮全在經過市場調研後,有了培植吊袋黑木耳的想法,並得到了樺樹林場領導的大力支持。林場為他協調提供了免費的空閒場所用於搭建大棚,並聯繫溝通局主管領導和臨江通林菌業為他賒購了2.5萬袋木耳菌袋,待木耳產收銷售後再給付購買菌袋的資金,大大緩解了邵榮全的資金壓力。

今年開春,邵榮全投資5萬元購買了材料,在林場無償提供的空地上焊制了一個長50米,寬10米,高4.3米,可懸掛2.5萬袋木耳菌袋的木耳培植大棚。吊袋木耳培植大棚的頂部及四周覆蓋了塑料膜和遮陽網,有效控制棚內光照量和溫濕度,方便了管理和採摘;棚內先進的噴淋設施,霧化效果均勻,為木耳生長創造了良好的基礎環境;噴淋澆灌用的水來自沒有任何污染、深達100米的地下井水,保證了木耳乾淨、綠色的品質。

為了方便木耳採摘晾曬,邵榮全在大棚旁邊的空地上還焊制了一個長32米,寬5米,高3米的晾曬棚,上面鋪上紗網和遮蔭網,便於上下通風,既提高了晾曬質量,又解決了連雨天木耳易腐爛的難題。

3月份,在臨江林業局和樺樹林場兩級領導的協調下,2.5萬袋木耳菌袋運至邵榮全的木耳培植棚,經入棚催芽養菌、菌段劃口後,吊袋上架。5月中旬,吊袋木耳進入了採摘季,長勢旺盛的木耳,每兩三天就可採摘一次。為科學合理管理大棚,邵榮全雇用了6名工人,既為自己增添了幫手,又解決了林場富餘勞力的就業增收問題。

目前,邵榮全培植的木耳已採收鮮木耳近900斤,全部在晾曬棚內晾曬。據了解,吊袋大棚內的木耳可採摘至9月份,預計純利潤1.5萬元左右。

來源:吉林日報彩練新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沫

轉載編輯:初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