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真的如《三國演義》里所描述的那樣

芒果酸味 發佈 2020-07-19T03:34:10+00:00

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都知道裡面關於曹操最多的問題便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人負我」和「挾天子以令不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歷史上關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題。

看過電視劇《三國演義》都知道裡面關於曹操最多的問題便是「寧可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人負我」和「挾天子以令不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歷史上關於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題。

在諸葛亮的《隆中對》中有關於這樣的描述:「今曹操已用百萬之中,挾天子以令不臣,此誠不可與之爭鋒」。然而後世之人便以此而論曹操,但其實在正史之中,最先開始提出「挾天子」這個話題的是我們所熟知的賈詡對李煜所提出的。初平三年(四月)呂布刺殺董卓之後,王允為了奪取西涼軍權但因走漏風聲被李傕搶先一步殺死,漢獻帝被俘,李傕控制了東漢政權。

對比《三國演義》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其實是有差別的,事實上正史上記載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看似沒有什麼區別的兩句話,其意義完全不同。

然而向曹操提出這個建議的是毛玠,原文是:「今天下分崩,國主遷移,生民廢業,飢餓流亡,公家無經歲之儲,百姓無安固之志,難以持久...夫兵,義者勝,守位以財,宜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畜軍資,如此則霸王之業可成也。」曹操深信不疑,顧在獻帝東遷之後,此時的皇宮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吃的了,曹操便經常派人給漢獻帝送些吃食過去。於是在董昭的幫助之下,以假借求糧的名義,將漢獻帝和朝中大臣送到了曹操的地盤許縣(後改名許都,今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東部15公里張潘鎮古城村)此時的漢獻帝完全被曹操所掌握。


我們如何理解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做法?

對於曹操的這一做法肯定很多人都認為是不恥的,其實不然,東漢末年的時候「挾天子」以達到自己的軍事目的的各地諸侯不在少數,其中最著名的便是董卓和李傕二人,當然我們袁大都督也有想過「挾天子」但他們卻都未能成功,這裡面並不是說僅靠挾持「天子」就可以的,他們並沒有曹操的政治眼光和領導力以及雄才大略。下面我們就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來詳細了解一下正史中的曹操到底是個怎樣的「奸雄」。

先從「挾天子」來說下曹操,據《三國演義》記載:「群臣皆懼操,亦莫敢有異議。遂擇日起駕。操引軍護行,百官皆從」。至此朝中大權完全淪落曹操手中。一日,曹操帶劍入宮,獻帝正與伏後共坐。伏後見操來,慌忙起身。帝見曹操, 戰慄不已。操曰:「孫權、劉備各霸一方,不尊朝廷,當如之何?」帝曰:「盡在魏 公裁處。」操怒曰:「陛下出此言,外人聞之,只道吾欺君也!」帝曰:「君若肯相輔 則幸甚;不爾,願垂恩相舍。」操聞言,怒目視帝,恨恨而出。

由此不難看出曹操完全沒有把漢獻帝放在眼裡,百官對此更是言聽計從,不敢有任何怨言,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三國演義》在這裡完全是在醜化曹操的形象,不光如此,既是曹操有那麼大的能力,也不敢多帝王如此無禮,這是違背群臣之道的。在《後漢書》中也有關於這段歷史的記載,但卻和《三國演義》里記載的完全不同。原文如下:「自帝都許,守位而已,宿衛兵侍,莫非曹氏黨舊姻戚。議郎趙彥嘗為帝陳言時策,曹操惡而殺之。其餘內外,多見誅戮。操後以事入見殿中,帝不任其憤,因曰:「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儀,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浹,徹也,音子協反。自後不敢復朝請。」

出於時期不同,曹操為了把軍政大權攬於一身,得罪甚至罷免了不少的王公貴族,這也為曹操所招來了不少的罵名,如我們所熟知的「奸臣」「亂臣賊子「等,當然曹操在做這些的同時也為東漢除去了很多政策上的弊端,以及招募了不少能人異士以及棟樑之才。

曹操之所以會如此之「狠毒」完全是因為當時的環境所逼迫,在朝堂之上有派系之爭,而在大環境之下則四面環敵,如若不此則身首異處。從總體局勢來看,曹操之所以會對朝中大臣下手,無非也是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利,達到對漢獻帝的絕對控制。當然也有另外的一部分原因,那就是能在東漢末年的局勢之下依然有資格和曹操分庭對抗的朝中大臣能有幾個是善茬。早在武帝時期,便對漢朝文化進行了一個大清洗,使得漢朝人文禁錮數百年之久,而東漢末年,人才輩出,又有幾位屬於前朝舊臣!

這時曹操的局勢已經清明了嗎?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以此情形遠遠做不到「令諸侯」的權力。我們都知道曹操在「挾天子」的時候只不過是個豫州牧。然而此時的北方局勢依然渾濁不清,大大小小的軍事力量有數十支,然而這些人沒有一個會聽從曹操的調遣,不僅他們不會聽從曹操的調遣,就連那些所謂的漢朝舊臣之中的軍閥勢力都沒有一位是會聽從曹操調遣的。但凡漢獻帝還有點威望所在也不至於像個皮球一樣被各家軍閥所爭搶卻毫無還手之力。

哪怕是在曹操的管轄區域之內也是有數個割據勢力所在,在曹操沒有完全擊敗袁紹之前,曹操可以說是一窮二白,要什麼沒什麼,前有劉備反戈後有袁紹追堵,可以說這時的曹操就是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曹操已然完成了統一北方的雄圖大業。

正所謂時勢造英雄,像曹操這樣的亂世梟雄在迎奉亂世之中怎會不成就自己的一番雄圖霸業。自古以來又何人不想當皇帝的,站在金字塔的頂端,指點江山。借用現代的話術就是「這是朕為你打下的江山」當你對著後人說出如此豪邁之言時是何等的威風。

縱觀曹操的一生正是對應了他在攻打烏桓,剿滅袁紹殘餘力量大獲全勝班師回朝時回顧自己的一生所寫的一首四言樂府詩里描述的一樣。原文:「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直到建安二十五年春,曹操病逝,在他最後的時光里進爵魏王,而在這其中有不少人暗中進言曹操稱帝,但都被曹操以文王的話回絕「身為人臣,輔佐王事。」


其實不管是《三國演義》也好,還是《三國志》《後漢書》《魏書》也好,都可以看出曹操對於皇位沒有私心,而是一心為保大漢江山。一般的亂世豪傑在得到權利的時候,便開始為後世子孫謀取身後之事,便無事可做,但對於曹操這樣的梟雄來說,壯志未酬難免有點淒涼。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儘管曹操如秦皇漢武一樣,但終究是那個時代的人物,一代梟雄就此落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