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門 帶你看青州美景

談青州 發佈 2020-07-17T01:55:30+00:00

沒來過沒關係,今天不出門我帶你看青州美景,青州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為古「九州」之一。

朋友來過青州嗎?沒來過沒關係,今天不出門我帶你看青州美景,青州市,山東省轄縣級市,由濰坊市代管,地處山東半島中部,東臨昌樂縣,西靠淄博市的淄川、臨淄兩區,南接臨朐,北與東營市的廣饒接壤,東北與壽光市毗連,為古「九州」之一。名稱由來根據《周禮·夏官·職方氏》記載:「蓋因土居少陽,其色為青,故曰青州」。1986年由原益都縣撤縣設市。

青州市總面積1569平方千米,屬半山區半平原地形結構。2016年轄4個街道辦事處和8個鎮,總人口94.04萬人。膠濟鐵路和羊臨鐵路、濟青高速公路和長深高速公路在青州內交叉貫通,309國道、352省道等穿境而過。

青州先後獲得全國縣域經濟百強縣、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雙擁模範城、國家級生態建設示範區等17項國家級榮譽稱號。2013年11月18日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2017年青州古城景區獲評「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7年獲評「中國人居環境獎」。 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工業百強縣。 2018年10月,青州市入選「綜合實力百強縣」、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科技創新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2018年11月,入選2018年工業百強縣(市), 入選中國縣級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12月,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綜合競爭力100強。 2018年重新確認國家衛生城市(區)。 2019年9月25日,青州市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2019年10月,被評為2019年度全國綠色發展百強縣市、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縣市。

  青州市花 仙客來

仙客來是一種很美麗的花。是青州市花呢。仙客來學名,別名蘿蔔海棠,兔耳花,兔子花,一品冠等,是的紫金牛科仙客來屬多年生草本植物,仙客來是一種普遍種植的鮮花,適合種植於室內花盆,冬季則需溫室種植,仙客來的某些栽培,種有濃郁的香氣,而有些香氣談或無香氣,仙客來是青州市花,也是1995年天津舉辦的第43屆世界桌球錦標賽的吉祥物。

  青州偶園

偶園,位於山東省青州市城區偶園街,是清朝康熙年間文華殿大學士兼刑部尚書馮溥的私家花園,當地人稱為「馮家花園」。因為馮溥在京城為官時住在萬柳園,所以他就將皇帝賜給他在青州的宅第稱為「偶園」,取「無獨有偶」之意。青州籍居民可憑身份證免費進入

  青州花卉博覽會

中國(青州)花博會,現已成為國內外花卉界具有影響的花卉類品牌展會,是國家商務部確定的重點引導扶持展會。

花博會將集中展示近年來花卉新產品、新技術、新成果。展示交易品類包括盆花、鮮切花、切葉、藝術插花等各類花卉、觀葉植物、盆景、種子、種苗、花肥以及園林機械等。參展主體以國內外花卉企業、花卉科研機構、花卉組織以及花卉專業媒體為主

  贊花博

  春 夏 秋 冬

  青州博物館

青州博物館位於山東省青州市范公亭公園(范公亭路)西端,是一座綜合性地誌博物館、國家一級博物館。始建於1959年,1984年異地新建。博物館占地4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收藏各類文物2萬餘件,推出了簡史陳列、陶瓷器、玉器、青銅器、書畫、古貨幣、碑碣、石刻、革命文物等10個專題陳列廳。

96年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迄今發現的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

1996年10月7日,青州博物館在青州龍興寺遺址內勘探並槍救性發掘了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並在博物館展出。窖藏坑位於寺院遺址最北部,坑內有規律地埋藏著北魏東魏,北齊至隋,唐,北宋時期各類佛教造像400餘尊。其中北齊時期用青州本地出產的石灰石雕刻的石像為最多,絕大多數上施彩繪和貼金,部分保存較為完好,實屬罕見。這批佛教造像延續時間長達500年,是研究中國早期佛教藝術的難得的實物資料,是迄今中國發現的數量最多的佛教造像群之一,被評為「96中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青州古城

青州古城是古九州之一,有7000餘年的發展史,5000餘年的文明史,十二年的國都輝煌,先後存在過廣縣城、廣固城、南陽城、東陽城、東關圩子城、旗城等六座古城池。

2013年11月18日,青州被國務院評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17年2月16日,國家旅遊局面向社會公示了20家新5A景區,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古城景區入選5A級景區。

青州古街較完好的有棋盤街、昭德街、衛街、偶園街、北門街、北關街等,這些街道相依相連,綿延約5公里,被稱為「十里古街」。兩邊多為老店鋪,古式的木質活插板門,清水青磚,現今仍可見這裡商賈雲集繁華。

店鋪前有出檐的樑柱和明代特有的彎脖斗拱,古舊的窗欞和木門,顯出街道的古韻。

  萬年橋

萬年橋為中心,將按照《清明.上河圖》中的內容和建築風格,在南陽河上一-公里余長的「宋城」範圍內,恢復歷史.上的虹橋、表海亭、歸來堂、商業店鋪、風俗表演等場所,充分展示宋朝輝煌的文化和民風習俗,將其打造成為青州歷史文化的一個新亮點。歷史展演非遺項目"造血式"傳承


  月照宋城賽江南

  雲門山

雲門山位於青州城南2.5公里,海拔421米。山頂上有石洞南北相通,山陰摩崖鐫有中國古代最大的摩崖漢字雲門山壽字,距今已400多年的歷史。壽比南山一詞即淵於此。壽字通高7.5米,寬3.7米,僅壽下寸字就高2.3米,所以當地流傳著「人無寸高」之說。

  駝山

駝山位於青州市西南,主峰海拔408米,屬於魯山支脈,石灰岩山體。駝山山之所以引人注目,聞名遐邇,不僅因為它有陡峭的山峰和蒼翠的松林,風景秀美,更重要的是這裡有中國東部保存最大最完整的石窟造像群—駝山石窟造像群,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這座山門名仰佛門,進了山門,就進了佛家聖地。

拜佛台是觀賞仰面山體巨佛的最佳角度。面向東南方望去,逶迤2600米,九個山頭,渾然一體,山是一座佛,佛是九座山。山體正中最高峰,組成巨佛的鼻與唇,鼻樑修長,鼻尖渾圓,雙唇微開,「人中」微凹,下頜飽滿。順著巨佛的下頜延伸,一處微凸的山頭形似巨佛的喉結。特別奇妙的是,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巨佛雙唇有著「開」、「合」的變化,當巨佛「開口」時,還能看到整齊的牙齒,仿佛巨佛在不斷誦念著禪語真言,思維著大千世界的永恆真理。當然,這些牙齒是峭石或樹木。最西南端,是長達700米的頂髻,由一座較為平緩低矮的山丘構成。仿佛綰出寶瓶式髮型的頭髻,使佛像的造型起伏多變,增加了韻律感和神秘感,表現出巨佛的莊嚴與崇高。

巨佛主要是以剪影效果展現的,而且山前一處山坳巧妙地構成巨佛深陷的眼窩,山坡紋路兀現出巨佛面部的肌肉線條,賦予巨佛以鮮明的立體感。佛的眼睛,佛教界稱為「佛眼」,能夠看破世間一切色相。巨佛有了佛眼,就有了法力,有了靈魂。

這座山體巨佛,最早是青州畫家丁夫力偶然發現的。當時,丁夫力和妻子一起登山遊玩,無意中拍了一張照片,沖洗出來之後才發現酷似一尊仰面的巨佛。1996年,青州市政府邀請全國知名的十幾位考古專家,對山體巨佛進行專題論證,比較一致地認為:「青州巨佛是在人面形山體景觀基礎上,經人工修整而成的珍貴文化遺存。它的成因,不僅可以從巨佛的面容上存在的修整痕跡所直證,而且可以被歷史曾有過的鑿山為佛的事件所旁證。」山體巨佛是在南北朝時期,人們藉助山勢雕鑿而成的,距今已有1500年的歷史了。山上雕鑿的痕跡,至今清晰可見。它充分體現了自然造化與人類智慧的完美結合。

  黃鹿井村

遊走在黃鹿井古村是一種愜意的享受,在這裡仿佛時間靜止,清晨,透過古村橋上的一抹微光,恰好的裝飾了這不經意的小村莊,大山深處是啾啾的鳥叫和蟲鳴又增添了勃勃生機。斑駁的石板路、傳統的老房子,仿佛再看一眼就能穿越到那個從前很慢的時代,所以請你來,感受這份慢時光,感受這裡的傳統文化!

這是黃鹿井著名的古井。傳說在清朝康熙末年,青州大旱,小白崖村(黃鹿井村原村名)的人都到二十里以外的殷公井挑水吃。一天,村民葛文亮挑水回來,在莊西青石場上休息,這時個一老道牽著一隻黃鹿來向葛文亮討水喝,葛文亮看他可憐就答應了。老道一口氣把一桶水喝完,又把另一桶提給黃鹿。他說:"飲你水一擔,還你井一眼。"說著在青石板上用趕鹿的棍子畫了一個圈說:"此地井水潺潺,打井需要三番,一升石渣一升錢,還要十三王子才能穿。"說完牽鹿揚長而去。葛文亮記著道人的話,回村就約人湊錢打井。井挖到三尺深,就碰上個小泉眼,大伙兒高興,請人立塊碑做紀念。想到老道牽著一隻黃鹿,遂起名叫"黃鹿井"。

  井塘村

井塘古村位於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區西南15公里處的王府街道辦事處南部。始建於明代景泰七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坐落於青州西南山區15公里處的崇山峻岭中,是山東省第一批省級傳統村落。該村因東南紗帽山下有一清泉,常年不涸,形成一塘,村民將塘砌石築高為井,村名便由此而來。

井塘古村500多年前的明景泰七年,河北棗強的吳氏三兄弟移民至青州。歷經三世,吳氏族人到玲瓏山麓,尋泉而居,砌石為屋。不久之後,張氏、孫氏兩姓人家也搬遷至此,三家將泉水引入村前的池塘中,以「井塘」為村名,此泉便是青州母親河「南陽河」的源頭,自此成就了井塘村500多年的歷史。

  牛角嶺夜景

  廟子大集

  青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大樓夜景

拍攝於2011年02日16日晩18點30分。

對於我來說,攝影的技巧和裝備或許都不是最重要的,擁有一顆熱愛生活、發現生活美的心,才是最重要的。當記憶泛黃,拿起曾經拍過的照片看時,那將會帶給我很多東西,有思考也有.....

我喜歡攝影,原因很簡單:記錄下光影,記錄下生活,記錄下你們,一張照片就是一段故事,一段青春。我要堅持下去,用心去記錄生活中觸動我的每一個 畫面。

謝謝各位朋友分享。

攝影/徐玉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