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樑作用的趨勢發展

海國圖智研究院 發佈 2020-07-17T12:38:49+00:00

隨著時代政策、科技等因素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在不同領域有所消長。如今隨著東南亞與中國關係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在不同領域也有所消長,在部分領域,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可能日益突出。

摘要:華人社團在祖籍國與所在國之間常起著溝通橋樑作用。隨著時代政策、科技等因素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在不同領域有所消長。在東南亞,中國與東南亞地區政治、經濟關係等的合作蒸蒸日上,東南亞華人社團的作用有所調整,呈現出特色專門化趨勢。

東南亞是海外華人最為集中的地區,一般來說,海外華人越多的地方,越容易形成華人社團。東南亞地區華人社團眾多,除起到了對當地華人一定的保護幫助作用外,長期發揮了溝通祖籍國與其所在國之間的作用,並充當雙方聯繫的橋樑。如今隨著東南亞與中國關係的發展,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在不同領域也有所消長,在部分領域,華人社團橋樑作用可能日益突出。

華人社團定義與作用發展

華人社團,指的是早期移居海外的華僑,為團結互助、聯絡感情、共謀生存與發展,或以學院宗親,或以地緣同鄉,或以業緣同行等為紐帶,自發建立起來互助聯誼與自治的社會組織形式。在早期,華人社團作用通常以華人在海外所在國互幫互助的形式表現出來。隨著時間發展,中國與外國交往的日益密切推動了華人社團作用的發展更新。因此華人社團作用逐漸不僅僅局限在華人在所在國的幫助救濟,更有起到溝通所在國與祖籍國的橋樑作用。

至今,華人社團發揮的橋樑作用主要有民眾關係發展、經濟交流、文化交流等幾個方面。受到中國與海外關係的發展等因素的影響,其橋樑作用一定程度上在不同地區會出現不同的消長傾向。東南亞作為海外華人第一大聚集地,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樑作用亦根據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的發展發生了一定變化。

作為交流平台的作用增強

東南亞華人社團成立之初,主要是為了服務在當地的華人群體,其活動範圍局限在華人所在國當地,與祖籍國聯繫少。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關係發展的日益密切,這種密切關係自然推動了華人社團作用的擴大,華人社團開始長期發揮作為祖籍國與所在國民間友好關係交流的平台作用。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中國迅速蔓延,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緊急,東南亞華人社團積極援助中國抗疫,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中國國內抗疫的物資緊缺問題。3月,中國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基本得到控制,而在東南亞地區有日趨嚴重的趨勢,泰國多個華人社團共同舉辦「同心協力、共抗疫情」座談會。與會代表表示:「我們各商會要做好準備,一旦疫情爆發,要像當初支持祖國抗疫的決心一樣,支持泰國,為我們所在國做出積極貢獻。」華人社團在抗疫中的責任作為對於祖籍國和所在國而言都提升了兩國對彼此的好感度,一定程度上進一步促進了祖籍國與所在國民間的交流和友好關係發展。

實際上,華人社團與中國政府沒有組織與隸屬關係,但由於其具有聯繫祖籍國與所在國的特殊性,除一般民間交流,有時亦發揮著聯繫政府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官方關係的發展。2017年,中國政府黑龍江省委副書記陳海波會見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代表團。在會見期間,陳海波提議構建雙邊互利務實合作的橋樑,提倡馬方資金流入(中國黑龍江)發展。同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徐志軍率團拜訪了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 ,他提出總商會要繼續發揮溝通中馬兩國人文交流的作用,充分利用國內國外兩個市場資源,為中馬合作譜寫新的美好篇章。可見,華人社團獨特的定位,隨著祖籍國(中國)與所在地(東南亞地區)關係的發展,雙方各領域交流將愈發擴大和深入,東南亞華人社團作為交流平台的作用進一步增強,且聯繫政府的作用也會更加凸顯。

作為經貿橋樑的作用增強

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國家經貿往來的增加,中國與東南亞地區間經貿關係進一步密切。近年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推行和發展,更是加速了中國對東南亞地區的投資。據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報導,2018年下半年,中國在東南亞投資和建設合同金額為56億美元,在「一帶一路」倡議資金強勢復甦下,2019年上半年中國對東南亞投資達到了110億美元。不僅有中國民間企業資金藉助「一帶一路」倡議進入東南亞市場,而且不乏有國企亦因此參與了在東南亞市場的合作投資。東南亞地區作為新興的投資目的地,面對投資資金的大量流入,或多或少仍存在投資風險陷阱等因素。而當地的華人社團,一定程度上能幫助中資規避陷阱風險,使之更好地進入東南亞市場。在2015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左曄提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時應充分發揮海外華人社團力量,應充分調動利用海外華人社團的人才、技術和人脈等寶貴資源。可以看出,華人社團在當地具有的優勢基礎確實可以助力對東南亞投資的順利開展,在投資進入時起到溝通當地和中資橋樑的作用。隨著近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如火如荼的開展,東南亞地區獨特的勞動力優勢等要素也在促成產業轉移型的中資進入。可以推測,隨著中資進一步流入東南亞,並呈現出上升發展趨勢,東南亞當地華人社團經貿橋樑的作用會進一步凸顯。

除發揮了降低中資進入東南亞風險、助力中國對東南亞投資的效果外,華人社團亦在東南亞企業進入中國時發揮著類似的相同作用。進入中國市場的東南亞企業一般為東南亞華商。華人社團通過到中國進行實地考察交流,為東南亞華商提供了更為準確的中國投資最新消息,這激勵了東南亞華商進入中國市場,進一步密切了中國與東南亞的經貿關係。2018年,中國—東協自貿協定「升級版」正式全面生效,隨著中國與東南亞地區經濟貿易愈發密切,華人社團經貿橋樑的作用亦愈發突出。兩者具有相輔相成的關係。

作為民間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相對弱化

促進民間文化交流一直是華人社團橋樑作用的重要方面。而如今,除一如既往的傳統文化交流,如漢語、民族文化等較為傳統的文化交流內容仍主要通過華人社團橋樑進行以外,一些更受當地大眾所喜愛的中國當代大眾文化,則直接通過網絡等形式實現了傳播互通。

中國現代的流行文化通過網絡平台,更為直接快速地打進了東南亞市場,並成功實現了中國流行文化在東南亞地區的大熱。以近段時間火爆的選秀節目《青春有你2》為例,在其開播的第一天即在越南的推特平台上榮登趨勢榜第一,在東南亞的社交網絡上亦出現了類似國內微博應援站的選手粉絲站。不僅是大眾潮流文化,部分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也通過網絡實現了對外傳播,促進了中國文化的對外交流。如知名視頻博主李子柒在網絡平台上發布的中國傳統農家的衣食住行視頻中,有介紹活字印刷術、文房四寶等的中國傳統文化,亦引發了東南亞民眾對中國文化的嚮往。這些都為中國對外文化傳播交流發揮了作用。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發展,網際網路載體使得民間的文化交流不受時空限制更加快捷地進行。雖華人社團仍保持著其傳統文化交流橋樑的作用,但在如今科技的發展下,民間文化交流方式已傾向網際網路模式的線上發展。今年是中國—東協數字文化年,數字化合作盛行勢頭更是助推此類網際網路模式的線上交流發展。網際網路線上模式更為方便,且受眾面更大,傳播內容更為豐富,將成為未來民間文化交流的主要途徑之一,故此在一定程度上將相對消減華人社團作為文化交流平台的作用。

東南亞華人社團在連接祖籍國與華人所在國發揮著重要的橋樑溝通作用。但隨著時代、科技等因素的發展,其橋樑作用在不同領域發生了消長。東南亞地區與中國友好關係的進一步密切、經貿關係的進一步發展,華人社團作為友好關係交流平台與經貿橋樑的作用會進一步凸顯;而華人社團所具有的傳統文化交流作用,則會隨著網際網路科技等現代聯通技術手段的興起趨向弱化。面對國際形勢等因素的變化,未來的東南亞華人社團橋樑作用會朝著專門化趨勢發展,不同的華人社團將會更加凸顯其特色性。


【參考文獻】

[1]謝成佳:《華僑華人百科全書·社團政黨卷》,中國華僑出版社,1999年,第1-2頁。

[2]《泰國華人社團共同舉辦「同心協力、共抗疫情」座談會》,人民網,2020年3月23日,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1955420037009115&wfr=spider&for=pc

[3]《陳海波會見馬來西亞中華總商會代表團》,黑龍江日報,2017年6月15日,http://epaper.hljnews.cn/hljrb/20170615/282102.html

[4]《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徐志軍率團拜訪馬來西亞中國總商會》,搜狐網,2017年9月22日,https://www.sohu.com/a/194014991_100021002

[5]《「一帶一路」倡議再次推進,中國對東南亞投資猛增》,參考消息,2019年8月15日,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dfjj/2019-08-15/doc-ihytcitm9269517.shtml

[6]《左曄:實施「一帶一路」要重視海外華人社團力量》,新華網,2015年3月12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lh/2015-03/12/c_127574693.htm

[7]李亞. 馬來西亞華人社團與中國對馬公共外交[D].華僑大學,2016.


本文作者:湯穎怡

本文摘自《東南亞觀察》第三十九期,轉載請註明出處


《東南亞觀察》是海國圖智研究院獨家推的深度報告,聚焦東南亞區域一體化進程,重點國家政治經濟動態,中國與東南亞關係等內容,為中國與東南亞的讀者提供科學、客觀、理性的時事解讀。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海國圖智研究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