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二立二廢太子,原因是什麼?

章覺覺 發佈 2020-07-16T03:36:36+00:00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出生,1662年即位,1722年底去世。太子的母親赫舍里氏出身滿族豪門,她的爺爺是首輔索尼,叔父是領侍衛大臣索額圖,在康熙順利繼承皇位、打倒鰲拜、平定三藩中立了大功。

康熙帝愛新覺羅·玄燁,1654年出生,1662年即位,1722年底去世。

8歲登基,在位60年,享年68歲。

胤礽(yìn réng),康熙帝的第七子(嫡次子),1674年出生,1725年初去世。

胤礽周歲時被立為太子,34歲時被廢,35歲復位,38歲時二度被廢,之後幽禁13年,51歲時在幽禁中死去。

假使沒有被廢,按正常程序,胤礽繼位也得48歲,太子位上等待整整47年。

古人壽命不長,這個年齡不小,何況,還有或文才出色、或武才出眾、或老謀深算的一群虎視眈眈的兄弟。

這個太子,不好當。



天生的寵兒

太子的母親赫舍里氏出身滿族豪門,她的爺爺是首輔索尼,叔父是領侍衛大臣索額圖,在康熙順利繼承皇位、打倒鰲拜、平定三藩中立了大功。

赫舍里氏和康熙感情非常好,卻因為難產,在生下胤礽4小時後去世。諡號「仁孝皇后」。

太子原本有個胞兄、嫡長子承祜,可惜2歲染病不治。

這樣一來,胤礽就成了皇后遺孤,康熙帝悲痛之餘,親自撫養胤礽。

康熙帝有多寵愛這個兒子呢?

胤礽剛滿周歲時,即被確立為皇太子。

胤礽4歲時,不幸出痘(天花),天花在當時為不治之症,康熙帝全心全意看護在兒子身邊13天,陪伴太子度過病危期。

胤礽5歲時,康熙帝特命人修葺毓慶宮,作為皇太子胤礽居住的東宮,以示恩寵。

至於出行、打獵、教育……按照一位父親對孩子的寵愛,胤礽的待遇不必細說。



第一次被廢

太子被廢,是1708年,康熙帝巡幸塞外途中。

先有大阿哥胤禔(zhī)報告太子不良表現。說他暴戾不仁,從高官到兵丁「鮮不遭其荼毒」;截留蒙古貢品;放縱下屬敲詐勒索等。

再有導火索:年僅7歲的皇十八子胤祄(xiè)患急性病。

身為父親的康熙十分焦慮,身為兄長的太子卻無動於衷。這份無動於衷,讓康熙回憶起十多年來一直耿耿於懷的一件事:

1690年,烏蘭布通之戰前夕,康熙出塞途中生病,令皇太子與皇三子馳驛前迎。太子到行宮看到父皇病容,絲毫沒有憂愁的樣子。

康熙當時就認為這個兒子絕無忠愛君父之念,不孝,不堪重用,就讓他先回北京。

後來康熙在廢太子時說已包容了20年,就是把這件事作為起點的。

這次,康熙氣憤地責備太子,沒想太子竟蠻橫地與父皇頂嘴。返京途中,康熙發現太子夜晚靠近他的帳篷,從縫隙向裡面窺視,便立即懷疑太子可能要「弒逆」。

1708年九月,胤礽以罪廢拘繫於咸安宮。



第二次被廢

太子第一次被廢,關了3個月就被放出。次年三月,胤礽被復立皇太子。

這麼快復立,是因為太子一廢,大阿哥與八阿哥爭儲,諸子矛盾激化。康熙也看到其他皇子要麼結黨,要麼各有心思,並不比太子讓人放心。

另外還有一份愛,是康熙對親自培養起來的兒子特別深沉的愛。

胤礽初次被廢,一反常態,行為瘋癲,被懷疑是鬼附身,這讓康熙帝痛惜流涕,寢食不寧,在噩夢和回憶中傷懷,終至病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