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當前教師招聘情況略談教師隊伍的補充

湖南教育網 發佈 2020-07-15T18:40:28+00:00

2020年6月29日至7月3日,筆者參加了漣源市教師招聘報名工作,截止7月3日下午五點半,報名人數近3600人,而招聘計劃僅302人。

2020年6月29日至7月3日,筆者參加了漣源市教師招聘報名工作,截止7月3日下午五點半,報名人數近3600人,而招聘計劃僅302人。據了解,在有些地方報考教師的人數更多。從今年漣源教師招聘報名情況看,報名對象具有以下特點:

地域分布廣。報名者在湖南省內各地州市都有涉及,另有遼寧、山東、安徽、河南、陝西、四川等10多個省的求職者。

專業多樣化。所學專業門類眾多,諸如國際漢語教育、英語、日語、會計、建築造價、計算機應用、播音主持、運動訓練、舞蹈、廣告學、書法學、法律、人力資源、考古學、護理、口腔醫學、海洋漁業、空軍乘務等上百個專業。

職業多元性。除了應屆畢業生外,還有大量在職人員,如在編教師、代課教師、護士、健身教練、退伍軍人、保安、采編人員等等。

報考教師人數眾多的原因分析

教師地位和待遇逐步提升。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出台了優先發展教育、提高教師待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學質量等一系列政策,並得以步步推進,層層落實,讓業內人士逐步感受到了黨的教育政策的落實所帶來的諸多實惠,讓老百姓感覺到了黨和政府對教育和教師的高度重視和關懷。

教師職業無與倫比的特殊性。教書育人的職責決定了教師職業具有「文質彬彬」「知書達理」「儒雅謙和」的特性,這種特性正是文明社會所最推崇的風尚。儘管教師除了「傳道受業解惑」外,也分擔著政府和社會的部分職能,但集中休息的寒暑假是別的行業所難以企及的,同時,教師在教育子女和親屬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現代擇業者的理性回歸。 近幾年來,經濟社會持續發展,行業之間的差距在縮小,投機取巧、巧取豪奪者已無市場,「一夜暴富」者早成昔日黃花。「不求大富大貴」只求「穩定、清閒」的從業心理,已得到越來越多的擇業者的認同。教育作為「清水衙門」,其「穩定、清閒」的特性卻是眾所周知的,更何況,無論社會發展到何種程度,「教師」這種職業都不可或缺,只要遵紀守法、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做到知識不斷更新,方法與時俱進,教師的地位就是穩固的。

當然,除了上述原因,招聘條件的放寬等因素也是教師招聘火爆的原因。

對教師補充機制的思考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隊伍的充實必須有「源頭活水」,而報名對象的專業多樣化確保了「源頭」的多極,也就是說,教育系統可以從「多極」的「源頭」中優中選優。

然而,非師範類和非專業類考生的錄入,給教育這個特殊行業的人才培養帶來了一定的缺憾。首先,非師範類畢業生雖然取得了教師資格證,但通過一次筆試和一次面試所接受的「師範」教育是很有限的,其與通過三年或四年、五年的師範教育的效果是有一定差距的。其次,專業不對口的非專業類考生,他們對教材的理解、把握和運用,在短時間內與專業生相比,也是有差別的。

現在的基礎教育,其主力軍基本上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盛行的師範院校畢業生,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隨著師範院校的緊縮、綜合性院校的興起,師範院校畢業生進入教師行列的少之又少,特別是「理工男」增多,進入教師隊伍的師範類男生更如鳳毛麟角。

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大力發展師範教育。教師隊伍人口眾多,一個縣級行政區域,教師人數占全縣財政供養公職人員總數一半以上,這麼規模龐大的隊伍,沒有專業的院校對口供應,又怎能保證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呢?因此,必須加大專業性強的師範院校建設,要大力鼓勵男生和女生一樣報考師範院校,確保各個學段、各個層面的師資有不斷的「源頭活水」充實。

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在全面落實教師待遇、大力改善辦學條件的基礎上,一要強化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既要讓教師感受到自身地位的重要,激發其職業自豪感,也要讓教師認識到「教師」不僅僅是養家餬口的職業,教師更是社會發展、民族振興的奠基人,從而激發其教育的主動性、創造性。二要強化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培訓必須與所教學科、所教學生、所在班級和學校相融合,那種純理論的脫離實際的培訓是無效的勞民傷財。三要強化教師的專業發展。要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專業特長,讓專業不對口的教師,通過對口專業培訓之後,將所學專業知識能力作為自己專業發展的有益補充,並要為每個教師搭建展示專業水平和專業能力的舞台。(本網評論員 曾國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