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智商倒數第二給倒數第一講理,一個真敢講,一個真敢聽

咖啡里的雲 發佈 2020-06-14T07:17:06+00:00

《甄嬛傳》里的富察貴人和齊妃,按理說一個有著高貴的出生,不錯的姿色;一個已經穩居高階妃位,而且育有皇子。

作者:咖啡里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01

《甄嬛傳》里的富察貴人和齊妃,按理說一個有著高貴的出生,不錯的姿色;一個已經穩居高階妃位,而且育有皇子。

本來這兩個人即便不能像華妃甄嬛那樣盛寵不衰,但至少平安富貴到老是絕對沒問題的。

偏偏這兩個智商堪憂的人還結成盟友,一路往作死的方向堅定不移地攜手走下去,結果就是一個瘋,一個死。



02

先說富察貴人。

富察貴人有著高貴的出生(富查是滿族大姓,武官,富察貴人的家族出過皇后)。

那麼,對於富察貴人,為什麼她有這麼好的先天條件,最後卻成了一個平庸的甚至被後宮廢棄的人。

用大白話來說,富察貴人有點類似於現代某些不學無術的官二代、富二代。

富察貴人做事,完全憑本能,其結果導致讓她喪命的其實不是外界環境,而是性格,說白了就是咎由自取。

所謂的性格決定命運,在富察貴人身上體現地非常明顯。

可能很多人會存疑:那不憑本能做事,又能規避多少風險呢?

這取決於見識和格局。

所以,一個人要達到目的必須具備兩個條件:資源與運作(看清大勢也是運作的手段之一)。

富察貴人有資源卻不懂得運作(對比安陵容,剛好相反,她是沒有資源,但運作手段顯然比富察貴人高明)。

安陵容與富察貴人運用資源的手段其實都是傷人傷己的雙刃劍。

但她們的區別在於:安陵容做事損人利己;富察貴人做事根本就是損人不利己。

富察貴人對自己的傷害遠遠高於安陵容,所以安陵容雖然陰毒,但還是比富察能在後宮裡生存的時間長。

富察貴人不具備她本該有的見識和格局,自然得不到很多前輩們的支持。

即使想幫也不敢,因為幫她的人不但達不成目標,反倒會連累自己。

好,我們看看富察貴人的結局是什麼?

瘋了!

怎麼瘋的?

被嚇瘋的。

能被嚇瘋,說明膽子小,問題在於富察貴人這種敢於得罪所有人,敢於與身邊的所有的人為敵的表面上看來膽子特別大的人為什麼會被嚇瘋?

這點非常耐人尋味。

由於篇幅關係,我就舉一個典型的例子:長街打罵罰跪甄嬛事件。

富察貴人處罰甄嬛的心理,其實與甄嬛本人沒有直接的關係。

富察貴人絕不是真的以為「甄嬛的孩子剋死了自己的孩子」這種扯淡的想法而處罰甄嬛的。

而是富察貴人只不過給處罰甄嬛找一個合理化的藉口而已。

其根本原因叫:遷怒。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不如意、失望才是常態。

但是,心態很差或者沒有閱歷與認知的人,不懂這一點。

這類人不開心,不順氣了,最容易遷怒別人。

而你想隨便對人發脾氣,又不能找比自己強大的人,因為成本很高,所以只能找弱小的人。

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現實生活中,弱者容易成為強者的出氣筒的原因。

而當時的甄嬛,恰好處於弱勢狀態。

但是,富察貴人這麼做的後果是什麼?

被甄嬛加倍的報復。

所以,一個弱者要強大起來,首先是心態的改變。

這個所謂心態的改變並非人們常說的讓自己強大起來。

心態不改變,讓自己強大起來其實只不過是一句廢話。

比如婆媳不睦、家庭糾紛,其實跟你內心強大不強大一點關係都沒有,這是胸懷的問題,不是做事的問題。



引申下去再舉個例子吧。

有個六七歲的小女孩告訴媽媽,今天的菜咸了。

一般的媽媽會告訴女兒:好的,下次我少放點鹽。

但是,有的媽媽的反應是這樣的:先是憶苦思甜,告訴女兒自己小時候如何吃不飽。

隨後,提醒女兒你現在有的吃就不錯了。

一頓嘮叨之後,再批評教育女兒:不該挑三揀四。

其實,一句話可以解決的問題,非要東扯西拉,這說明了這個媽媽是什麼人?

一個沒有自我認知和見識的人。

我這是就事論事,沒有詆毀任何一種人的意思。

何況,菜的鹹淡未必是做菜的人的錯,只不過眾口難調而已。

即使是世界頂級的米其林大廚做的菜,也有人覺得不好吃呢,何況你只是一個普通人呢,對吧?

一個人如何處理錯誤要比犯錯本身更重要。

犯錯不可怕,是人就會犯錯,不犯錯的那是神或者神經病。

重要是你是如何對待已經犯下的錯誤的。

一個人如何處理失誤會影響你將來犯錯的機率與嚴重性。

比如上面提到的這個媽媽死命地推卸責任,何況本來也不是她的責任,只是一句話的事非得扯那麼多,這樣做必然影響女兒將來對待錯誤的態度。

也就是說,長輩做事不負責任極可能培養出一個不負責任的孩子。

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家教。

所以我們看到,社會上不願意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承認自己錯誤的人,永遠難以成長,這是拉開人與人之間的差距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說回到富察貴人身上,她一遇到不順心的事,想到的首先是釋放自己的不爽情緒,而非是解決問題。

情緒往往是與做事聯繫在一起的。

走對路了,自然順暢,心情自然就好。

走錯了路,就煩躁,煩躁的時候不應該是發脾氣,而是應該反省一下自己是否走錯了路。

一旦你只會胡亂發脾氣,就意味著你將在錯誤的路上越走越遠......



03

再說齊妃。

齊妃這個人物,被大家公認的「二」。

齊妃最大的錯誤是:幫敵人挖坑埋自己。

「幫外人挖坑埋自己」相當於你跟人合股做生意,從經濟學角度來分析就是:

1)你以為是合股做生意,但是合伙人卻視你為獵物。

2)你投資了,你最終人財兩空。

3)最終的受益人跟你的子孫無關,你的子孫只是人家賺錢的工具而已。

齊妃,無疑是慈母。

我相信沒人會認為齊妃是個毒婦,哪怕齊妃多次下毒,同樣是孩子的母親曹貴人,就讓人感覺陰毒無比。

但是沒人恨齊妃,反倒很同情齊妃。

齊妃太像平常家的母親了,就是生活中的你我他的母親。

在齊妃的眼裡,丈夫和孩子就是一切。

跟丈夫嘮叨孩子怎麼怎麼的,跟鄰居說自己的孩子是天底下最聰明的。

所以,很明顯,普通的大家閨秀賢妻良母在後宮都難以生存,比如說沈眉莊、富察貴人這樣的大家閨秀,以及齊妃這樣的慈母。

後宮,只適合狡猾和沒有底線的政客。

齊妃就如一個剛剛進城的母親,根本不懂市場經濟規則,但是卻偏偏去從事市場經濟。

她唯一的辦法就是依賴別人。

而齊妃跟皇后之間就是被依賴和依賴的關係。



皇后與齊妃之間的關係是不同於華妃與曹貴人之間的關係的。

因為華妃至少沒有謀取曹貴人的公司的產權,即華妃沒打算搶奪孩子的所有權,只是強迫孩子作為自己爭寵的工具。

換言之,華妃還沒有皇后那麼歹毒。

當然,這有兩個原因:

1)華妃還年輕,有機會生自己的孩子。(自然了,這是她自己以為的)

2溫宜公主是個女孩,即便費盡心機搶了過來,也無法達到利益最大化。

曹貴人明白自己跟華妃的關係,所以後期開始背叛華妃,但是齊妃沒有。

齊妃沒有背叛皇后還有一個原因在於:齊妃的野心。

齊妃居然想讓自己的孩子當皇帝。

要知道,雍正當皇帝,九龍奪嫡多麼慘烈啊!

你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人的孩子居然想當皇帝?

其實,以齊妃的愚鈍,不會想到讓自己的孩子當皇帝的,很明顯是皇后整天灌輸給她這種可能性。

曹貴人的情況不同。

華妃不會灌輸曹貴人,曹貴人心裡清楚只有自己的位分高了,自己的孩子將來的前途才有比較好的保障,比如不至於去和親。

當然,很重要原因是曹貴人比齊妃有腦子,不會輕易被華妃掌控。

總結一句話是:齊妃是一個好利用的人,但絕不是一個好的執行人。

無論是夾竹桃事件,被富察貴人攛掇一下就在長街打罵甄嬛事件,給葉瀾依喝「紅棗湯」導致其終生不孕事件......

這一樁樁一件件都是蠢笨無比的人才幹得出來的,不但沒坑掉別人,反倒將自己給坑掉了。

所以,齊妃是一個做不成大事的人。

皇后從頭到尾也只是利用她,而非是真正的幫助她,自然不會盡心地指導她。

再以皇后的性格,能用就極盡所能地用,用完了就棄.

皇后早就知道,齊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