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傳》隋唐大一統的開創者,被歷史嚴重低估的一代君主

梓龍看歷史 發佈 2020-06-15T01:11:35+00:00

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隋唐大一統時代的開創者。下面我們隨《隋文帝傳》這本書,通過隋文帝楊堅的4個身份,來了解這位被歷史嚴重低估的帝王。

《隋文帝傳》隋唐大一統的開創者,被歷史嚴重低估的一代君主


隋文帝楊堅隋朝開國皇帝,也是歷史上隋唐大一統時代的開創者。但是隋文帝的關注度和知名度一直都不算太高,很多人甚至認為,隋文帝對中國歷史的影響力都不如他的敗家兒子楊廣。

對此,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韓昇認為,這種觀點是隋文帝長期以來歷史地位被嚴重低估導致的。

在隋朝統一中國以前,中國社會經歷了長達4個世紀的分裂動盪,也就是我們所熟知的魏晉南北朝時期,這400年間有數不清的英雄豪傑想要重新統一全中國但是無一例外都失敗了,直到隋文帝楊堅出現,他先憑藉高超的軍事手段實現了國土的統一又通過過人的政治頭腦建立了順應時代的新制度,化解了中國當時在政治、經濟、文化的各方面的離心力,為中國的長久統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甚至可以說,中國此後一千多年的大一統格局,都是由楊堅奠定的

下面我們隨《隋文帝傳》這本書,通過隋文帝楊堅的4個身份,來了解這位被歷史嚴重低估的帝王。

一、篡奪皇權的野心家:

作者韓昇認為,楊堅能夠成為隋王朝的開國皇帝,取決於兩個重要原因

一個是,楊堅的身份,讓他同時獲得了漢人和鮮卑人雙方的認可

另一個是,北周靜帝幼年繼位,無力控制局勢,給了楊堅可乘之機。

二、中國統一的締造者:

外部環境:

當時隋朝的外部環境,堪稱四面楚歌、首尾難顧,南方有南陳隔江對峙,北方有當時東亞地區最強大的國家突厥虎視眈眈,東北部還有一個強大的高句麗需要警惕。而且這三個國家為了防範隋朝坐大,結成了軍事聯盟。只要隋朝進攻任何一方,另外兩方就會出兵解圍,遏制隋朝的軍事行動。

為了解決這一困境,楊堅制訂了先北後南的戰略,也就是對南邊陳朝採取守勢,集中火力先解決掉北邊突厥,至於東北部的高句麗,因為離得比較遠,威脅不是特別大

在楊堅看來,突厥、高句麗和陳朝組成的三國同盟中,突厥是聯盟的核心,只要解決了突厥,另外兩家就不足為慮了。而且先對付突厥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讓高句麗和陳朝不敢輕舉妄動。隋文帝對突厥分而治之,公元584年,東突厥可汗沙缽略被迫向隋朝求和。隋朝北境的隱患,至此基本解除。

戰勝了突厥之後,下一步就是解決陳朝,統一全中國。針對陳朝,楊堅又定下了長期損耗陳朝國力的戰略。陳朝位於南方,每年農作物收穫的時間要早於隋朝,於是楊堅就利用這個時間差,下令隋朝軍隊在每年陳朝快要秋收的時候,進行戰爭動員,擺出一副要過江進攻陳朝的姿態,逼迫陳朝把精力放在防禦上,從而忽視秋收工作。而等到秋收期過了,隋軍又立刻偃旗息鼓,跟沒事兒人一樣。如此反覆幾年,陳朝被這種「狼來了」的把戲折騰到精神崩潰,再也懶得防備隋軍了。

公元589年正月初一,隋朝軍隊趁著陳朝歡度新年之際,分路渡江,在今天的安徽境內重創了陳朝主力軍隊,並在短短20天後,就攻克了陳朝首都南京,活捉了陳朝皇帝陳叔寶。之後的一年裡,隋朝又相繼平定了江南貴族發動的幾場叛亂,最終,在公元590年,徹底實現了南北國土統一

三、大一統王朝的制度創建者:

隋朝雖然通過軍事手段完成了南北統一,但是在此之前,中國畢竟已經分裂了三四百年,南北兩方在政治、經濟和文化等方面,都產生了各式各樣的差異,這種差異放大到國家層面,就很有可能成為分裂國家的矛盾,所以,如果隋王朝不能有效的解決這些矛盾,那麼它隨時都有可能像西晉那樣,面臨崩潰的危機。

總結來說,隋文帝楊堅當時主要面臨著兩方面的難題:一方面,是皇帝與貴族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 解決之道:

1、製造平衡:楊堅表面上對關隴貴族大肆封賞,實際上卻明升暗降,趁機剝奪了他們的部分實權。緊接著,他又提拔了一批山東貴族入朝做官,與關隴貴族分庭抗禮。據統計,到了隋文帝在位的後期,朝廷要害部門中,關隴貴族和山東貴族的比例,基本持平。後來楊堅的兒子隋煬帝楊廣,延續父親的策略,又把江南貴族引入到了中央政府中。三股政治勢力相互牽制又相互融合,不僅打破了關隴貴族的權力壟斷,也讓隋王朝獲得了更廣泛的支持。

2、打破貴族壟斷:為了緩解貴族和寒門之間的矛盾,更是為了進一步打壓貴族階層,加強皇權,隋文帝楊堅發明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制度之一:科舉制度。不過作者提到, 用「發明」這個詞,其實並不準確,因為開科取士早在魏晉時期就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隋文帝只不過是對這種制度進行了改良,防止貴族徇私舞弊,而給寒門士子更多公平的機會。

3、設置三省六部,分宰相之權:三省指的是尚書省、中書省和門下省。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其中中書省負責草擬行政命令;門下省負責對中書省草擬的政令進行審核,對不合理的命令予以駁回;尚書省則負責執行那些合理的命令。尚書省下設六部,分別負責執行財政、律法、軍事等各個領域的具體事務。

三省六部制,相當於將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三方相互合作又相互牽制,自然也就不會再輕易出現,權臣威脅皇權的問題了。自此,漢末以來,因為政權頻繁更迭而引發的國家組織混亂問題,終於得到了解決。

4、宣布廢除州郡縣三級制,改為州縣兩級制:這裡的州,其實和秦漢時期的郡是一個等級。接著,隋文帝把郡一級的官員都充實到州、縣的政府部門內,多餘的官員則裁撤掉。如此一來,隋朝的地方官僚體系立刻煥然一新,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大大提高。

同時,楊堅借著重新劃分行政區域的機會,摸清了各地貴族豪強的底細,然後有針對性的進行打擊,達成了中央政府「強幹弱枝」的目的。


四、父親:

作為一個政治家,楊堅無疑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最為父親,就有些一言難盡了

在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楊堅認為,北周之所以會滅亡,主要是因為皇室內部鬥爭太激烈皇子們又個個短命,導致皇室實力衰落,才讓楊堅這個外人撿了便宜。所以,楊堅稱帝後,除了培養太子之外,也著力培養其他皇子的政治威信和個人勢力。比如,在二兒子楊廣成年後,他安排楊廣與江南貴族集團聯姻,還給予楊廣軍政大權,讓他全權負責攻打南方陳朝的軍事行動。其他皇子成年後,楊堅也都紛紛委以重任,讓他們負責鎮守中原、四川等戰略要地。

值得一提的是,隋文帝楊堅一共有五個兒子,都是他和妻子獨孤皇后所生。而這種情形,也給了楊堅一個可怕的錯覺,他天真地以為,自己的兒子都是同胞兄弟,不會因為爭奪皇位,而釀成骨肉相殘的悲劇。楊堅的心理鬆懈,導致他對兒子們的倚重,逐漸變成了放縱,甚至是不加約束。這就讓他的五個兒子走向了兩個極端:太子楊勇和三皇子楊俊、四皇子楊秀都變成了驕奢淫逸的公子哥,最誇張的是,三皇子楊俊居然為了斂財,偷偷放高利貸;而二皇子楊廣,也就是後來的隋煬帝和五皇子楊諒則因為手握軍政大權,蛻變成了野心家,開始暗中培植勢力,密謀取代太子

當楊堅發現大事不妙後,他又一改往日對兒子們放縱的態度,開始拿出自己的冷酷嚴苛。他先是多次斥責太子楊勇生活腐化,然後又剝奪了三皇子楊俊的官職,最後甚至生生逼死了這個他曾經最寵愛的三皇子。原本,楊堅是想藉此震懾其他皇子,讓他們改邪歸正,可惜不但收效甚微,反而還加劇了他和太子楊勇之間的對立。

最終,楊堅見太子楊勇實在無藥可救,就廢黜太子,改立了在他看來政治操守最好的二兒子楊廣為太子。還順便把跟楊廣不和的四皇子楊秀囚禁起來。不過看後來的歷史,我們都知道,這個二皇子楊廣的政治操守,實在跟「好」字搭不上邊。

公元604年年初,64歲的楊堅深感自己年老體衰,不願意再繼續操勞朝政,便將國家的軍政大權全部轉交給了太子楊廣。這一年的8月,隋文帝楊堅安詳離世。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堅信,隋文帝楊堅並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兒子楊廣殺害的。但是本書的作者韓昇卻認為,這種說法並不可靠。正如我們剛剛所說的,早在去世前大半年,楊堅就已經將軍政大權全部轉交給了楊廣,自己當起了手無實權的退休老幹部。所以,此時的楊堅就算髮現了楊廣有什麼不對勁,也無法再對楊廣構成威脅了。楊廣沒有弒君的必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