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有的特質:足夠長久的毅力

今今樂道讀書會 發佈 2020-06-15T14:35:25+00:00

最終她觀察到,有一種性格特徵在成功者身上凸顯了出來,而這種特徵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成功。當你遇到挫折時,你就告訴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你是怎樣計劃從挫折中學習並繼續前行的:「是的,我現在暫時還不太擅長做這件事,但是我認為我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

安吉拉·李·杜克沃斯在紐約公立學校教七年級學生數學時發現,IQ的高低不是成績最優秀和最差的學生之間的唯一差別,一些非常聰明的孩子反而在課業上表現的不那麼盡如人意。


她開始研究在各種不同的情境下,誰才是成功者?為什麼他們會成功?


她與團隊前往西點軍校展開調研,試圖預測哪些學員能夠耐得住軍隊的訓練,哪些會被淘汰出局;她開始調查剛入行的老師,探究哪些老師會在學年結束後繼續留下來任教,他們之中誰能最快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她與私企合作,詢問哪些銷售人員可以保住工作,哪些可以賺錢最多?


最終她觀察到,有一種性格特徵在成功者身上凸顯了出來,而這種特徵在很大程度上預示了成功。


這種特質不是社交商,不是吸引人的外表,不是強健的體魄,也不是高IQ,而是毅力。


毅力是對長久目標的激情和堅持,毅力是擁有持久的恆力。這種堅持日復一日,不僅僅是持續一個星期或者一個月,而是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努力奮鬥,來使自己的夢想成為現實。

跑過馬拉松的人都知道,半程的時候是最容易放棄的,唯有毅力強大的人才能堅持到最後。而有毅力的人就是把生活當成一場馬拉松,而不是一次短跑,不容放棄,只有奔跑。

這聽起來有些陳詞濫調,我們都知道「堅持到底就是勝利」的道理。但其實,關於如何科學的培養毅力,我們的方法如此貧乏。


擁有才華並不能使你有毅力。毅力是一種長期的積極性,而許多才華橫溢的人,無法堅持兌現自己的承諾。

那要怎樣才能培養自己的毅力?


我們可以通過培養「成長型思維模式」,來為自己的毅力加分。


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人的學習能力是可變的,它隨著你的努力程度而變化。


模式的轉變並不容易,尤其是對具有很明顯的固定型思維模式的人來說,更是難上加難,走向成長型思維模式的4個步驟:


第一步:接受


去擁抱你的固定型思維模式,告訴自己,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部分固定型思維模式,每個人的思維模式都是成長型和固定型的混合物,這沒什麼可羞愧的,正常的人類都是這樣的。

第二步:觀察


最近一次激發了你固定型思維模式的是什麼事?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的時候發生了什麼?當你了解了這個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並明確了激發他出現的原因後,不要急著去評價,先觀察一下,這樣,你才能對它知根知底。


第三步:命名


給自己的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起什麼名字完全在我們自己。我們可以用生活中某個人的名字來命名,可以用一本書、一部電影中的人物,也可以起個你不喜歡的名字,來提醒自己這不是你想要成為的人,總之,起什麼樣的名字完全在你,這表明了你對它的態度。


第四步:教育


你越了解觸發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原因,就越能在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出現時保持警惕。當你遇到挫折時,你就告訴固定型思維模式人格,你是怎樣計劃從挫折中學習並繼續前行的:「是的,我現在暫時還不太擅長做這件事,但是我認為我清楚自己下一步要做什麼。讓我來試一下。」


相關閱讀推薦


《終身成長》的作者是史丹福大學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在經過數十年對成功人士的研究後,她發現了思維模式的力量,固定型與成長型這兩種思維模式,其實體現了人們在應對成功與失敗、成績與挑戰時的兩種基本心態。


德韋克揭示的成功法則,已被很多具有發展眼光的父母、老師、運動員和管理者應用,並在實踐中得到了驗證。通過了解自己的思維模式並做出改變,人們能以最簡單的方式培養出對學習的熱情,以及獲得在成功的過程中所需的抗壓力。


《顛覆者》講的是360安全衛士創立者周鴻禕的故事,講述他從童年時期的聰明頭腦到青年時期對計算機研究的專注,再到成年之後的創業艱辛路。周鴻禕憑藉著自己堅持不懈的毅力,勇往直前的勇氣和對夢想的不懈追求,最終實現了自己的創業夢想。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