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老照片:廣州動物園的前世今生,還記得動物園裡的歡樂時光?

張藝攝影 發佈 2020-06-15T05:45:05+00:00

廣州首家動物園承載了無數兒童童年時的記憶,時光荏苒,本期《發現廣州》,我們翻翻珍藏的老照片,一起看看這座動物園的「前世今生」。1933年廣州首家動物園出現於城市中心現時大家熟悉的廣州動物園位於越秀區先烈中路,是1958年從原「永漢公園」搬遷至此的,老一輩的廣州人應該還有印象。

廣州首家動物園承載了無數兒童童年時的記憶,時光荏苒,本期《發現廣州》,我們翻翻珍藏的老照片,一起看看這座動物園的「前世今生」。

1933年廣州首家動物園出現於城市中心



現時大家熟悉的廣州動物園位於越秀區先烈中路,是1958年從原「永漢公園」搬遷至此的,老一輩的廣州人應該還有印象。廣州動物園有什麼歷史故事?我們一起看看。


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的1861年(咸豐十一年),法國強行占領了廣東布政使司署(現南越王宮博物館,今中山四路)作為法國領事館,這一占竟長達67年。



1928年,民國廣州市政府將法國領事館收回,曾一度計劃在此建設廣州市府合署,最終還是決定興建動物園,並命名為「永漢公園」。


1930年12月,永漢公園動工興建,1932年底,修築起了多條水泥路、一百多張石凳和安裝上200多盞電燈,一批獸籠、鳥籠、鱷魚池、孔雀亭以及鐵欄欄杆也建了起來。



1933年2月,永漢公園正式對外開放。據1935年的資料顯示,當時公園面積約為2.2萬平方米,園中飼養有虎、豹、鱷魚、狐狸等各種珍禽猛獸60多種200頭。


廣州歷史上第一座大型動物公園的建立,轟動廣州城,前往游賞的市民便絡繹不絕。



永漢公園除了能觀賞動物外,也是一個供市民休閒的好去處。公園內古木眾多,環境優雅,中央建有一西式噴水池。


此外,公園內還存放著一批珍貴文物供人游賞,如宋代大書法家米芾題刻的「藥洲石」(後被移回教育路的藥洲遺址)、一座清代牌樓(原立於四牌樓街上,今解放中路)以及一尊元代的銅壺滴漏(我國現存最早最大最完整的古代計時器,今收藏在中國國家博物館)。



該銅壺滴漏鑄造於元延祐三年(1316年),自元代至清末一直置於廣州拱北樓(今北京路中段),負責全廣州城的報時。清代咸豐年間,英法聯軍炮擊廣州城,拱北樓失火,該銅壺被人移置它所。幾經周折,銅壺被安置在永漢公園裡的一座涼亭內。



抗日戰爭期間,日軍侵占廣州,將永漢公園改作「靖國神社」,原來飼養的動物散失殆盡,動物園消失。


抗戰勝利後,為紀念胡漢民,當局將之前淪為神社的永漢公園改名「漢民公園」。門前立有紀念明代清官海瑞的「盛世直臣」牌坊。牌坊建於明代萬曆年間,原位於歸德直街忠賢坊(即今解放中路),1947年修馬路時拆移至此。


廣州動物園正門


富於嶺南園林特色的新動物園


到了上世紀50年代,廣州市政府將漢民公園更名為「人民公園」,並重新恢復飼養動物。1955年5月1日,人民公園正式更名為「廣州動物園」,資料記載,當時飼養動物達110種381頭。



由於動物園所處的中山四路、北京路一帶為廣州城的中心地帶,周邊均包圍著房屋建築,沒有擴建的餘地,發展受到限制。1956年7月,廣州市政府決定選擇廣州東北郊麻鷹崗一帶作廣州動物園的新址,原動物園則改作廣州市兒童公園。



經過兩年多的精心設計和施工,新的廣州動物園終於在1958年初建成。同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時任廣州市市長朱光專門賦詞:「廣州好,深愛動物園;山水園林有自然,猿啼虎嘯鳥驚喧,進化可追源」。



新的動物園占地20多公頃,規模龐大,設計上因地制宜利用自然山林湖泊進行園林式布局,設有廊、苑、館,山、湖等,環境幽雅,景色宜人,並種植了各種亞熱帶、熱帶植物,綠地覆蓋率高達85%,展現出「四季春常在,花開香滿園」的嶺南園林特色。


動物園建成後發展很快,到上世紀60年代,園內飼養的動物最高紀錄為236種1680多頭(只),除了大熊貓、金絲猴、華南虎等我國及南方地區的特有珍稀動物外,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黑猩猩、長頸鹿、大象、獅子、河馬、斑馬、犀牛、袋鼠、戴冕鶴和黑天鵝等珍禽異獸。


當時的廣州動物園,成為最受廣州市民喜歡的公園,年接待遊客一般為210多萬人次。


1958年新廣州動物園建成後的場景


動物園建立初期觀眾在觀看長頸鹿 張明海 攝


成功繁殖華南虎6隻


「文革」時期,廣州動物園發展基本停滯,展出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變化不大。上世紀80年代之後,動物園迎來了快速發展時期,占地面積擴大至42公頃,展出動物增至400多種5000多頭(只),每年接待遊客近400萬人次,成為僅次於北京、上海動物園的當時全國三大動物園之一。1982年1月,廣州動物園被評選為廣州十大最佳旅遊點之一。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動物園建成了占地1000平方米、高11米的可進入鳥籠和名犬薈萃。1997年建成恐龍館。1998年建成海洋館,海洋館匯集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珍稀的海洋生物300多種1.5萬多條,採用人工海洋飼養,是當時國內功能最齊全、設施最先進的海洋館。


1999年2月,以展示觀賞魚為對象的錦鱗苑正式建成,展示魚類69種1.3萬多尾,品種和數量居當時全國第一。2000年7月,錦鱗苑獲吉尼斯上海總部「大世界吉尼斯之最」證書。



近年來,動物園針對原有的400多箇舊動物籠,進行了升級改造工程。改造工程注重籠舍設計園林化,使環境更接近動物園棲息地環境。例如,新的虎山加大了老虎的活動場,並按照老虎的自然行為習性進行環境丰容,增加活動設施和舒適度,以提高老虎的活躍度。新的靈長類館在動物籠舍牆面進行了以動物原生環境為主題的壁畫創作,豐富了籠舍的色彩,也增添了觀賞趣味。


在動物展示方面,廣泛採用無視覺阻礙效果的生態放養形式展示動物,如飛禽大觀展區,鳥兒可在偌大的放養區內自由活動,遊客則能近距離地欣賞到它們的一舉一動。



需要提及的是,廣州動物園在功能定位上除了作為動物展覽的場所之外,它還是華南地區野生動物飼養、繁殖、醫療、科研實驗的重要基地,在這方面,廣州動物園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工作。


華南虎是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動物,野外已不見蹤跡,僅在動物園內圈養著近百隻。廣州動物園是華南虎移地保護和繁殖研究的重要基地,為種群的壯大作出了貢獻。


此外,早在1965年,廣州動物園首次在國內成功繁殖亞洲象;1992年,在國內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白頭鶴;1996年,在華南地區首次繁殖成功金絲猴;2006年,在國內首次人工哺育成功長頸鹿;2010年,在國內首次繁殖成功獅尾猴……


工作人員為東北虎人工采精


河馬進食表演


互換動物:廣州與國外城市間友好的見證


廣州動物園自建成後,就成了廣州的一張名片,是國外政客友人訪問廣州常去的景點之一,也見證了與廣州眾多友好城市之間的友誼發展。


1962年6月1日,廣州動物園舉行受禮儀式,接受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胡志明送給廣東小朋友的亞洲象「伊龍」。


1979年5月,日本福岡市成為廣州市的第一個友好城市。


1980年3月,廣州動物園選送兩隻大熊貓「珊珊」和「寶玲」到日本福岡市借展,觀眾超百萬人次,福岡政府還回贈廣州動物園數隻火烈鳥。


1984年4月,廣州動物園舉行與美國洛杉磯市動物園互換動物交接儀式,洛杉磯動物園贈給廣州動物園一對山魈,廣州動物園回贈對方一對小熊貓。


1995年法蘭克福市向廣州市民贈送了15隻阿拉伯狒狒。


2003年10月1日,來自日本福岡市動物園的雄性河馬憨達落戶廣州動物園。


1989年2月,法國時任總統德斯坦訪問廣州,參觀了廣州動物園。


1990年10月,菲律賓馬尼拉市市長洛佩茲訪問廣州,參觀廣州動物園。


與象同樂 黃國棟 攝


上世紀80年代,小朋友與長頸鹿



關於廣州動物園,你有什麼故事想分享嗎?歡迎在文末留言!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廣州動物園

·【羊城滄桑】真沒想到,你童年最愛去的廣州動物園,還有這麼曲折的前世今生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部分舊照提供者:

微博網友

@廣州的歷史脈絡,本文來源:天天攝影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