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盾構機的困境,不亞於光刻機!

知乎菌 發佈 2020-06-16T09:37:30+00:00

中國在97年的時候,修建西康鐵路秦嶺隧道遇到難題,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盾構機,只能用傳統機械加人工開挖隧道,總這樣的辦法效率極低,預計建設周期十幾年,時間和經濟成本非常不值得。

中國在97年的時候,修建西康鐵路秦嶺隧道遇到難題,那時候中國還沒有盾構機,只能用傳統機械加人工開挖隧道,總這樣的辦法效率極低,預計建設周期十幾年,時間和經濟成本非常不值得。如果使用德國先進的盾構機,可以在兩三年時間完成建設,對比之下,時間和經濟成本可想而知。


但是當年德國一台盾構機就開價3億,當年的3億人民幣價值,不亞於現在最先進的極紫外光刻機(1.2億美元)。為避免科技泄漏,德方不允許中方參與維修和升級。這就造成了國外一直壟斷這項技術,而我們如果要使用的話就必須拿錢。


由於當時中國基建的蓬勃發展,未來祖國的建設離不開盾構機,於是中國決定咬牙自己造。

比如當時中鐵和中鐵建旗下的中鐵裝備和鐵建重工主導,中國開始了盾構機自主研發,才讓中國隧道施工成本大幅度降低,盾構機的自主研發在其中起到決定性作用,對現在高鐵地鐵蓬勃發展關係密切。就連一些國家最有名的基建都在世界名列前茅,這些是什麼,難道不是科學家、工程學家等專家攻克一項項的技術完成的嗎?


鄭強教授曾經說過:在我國有個特別奇怪現象,就是外國封鎖什麼,就能幹好什麼。只要是外國賣給咱們的,都干不好,而且寧願去依賴也不去突破。


當初盾構機沒有圖紙都能成功研製,現在起碼光刻機只是落後幾代,並不是完全沒有能力去追趕。華為的麒麟晶片和5G技術也是從零開始,所以現在,華為的5G專利高達80%。不得不承認,技術道路上我們一直在追趕。是,你可以認為晶片的「點沙成金」與盾構機的「挖石掘土」不在一個維度上。但如果你覺得不可能趕上,對自己都喪失信心,才是最大的悲哀。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