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解讀韓戰:二戰後美國首場沒打贏的戰爭

孫子李兵解讀 發佈 2020-07-09T05:26:58+00:00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外用兵超過250次,真正吃了大虧的只有兩次,這兩次戰爭就是韓戰和越南戰爭,而且美國軍隊這兩次都是與中國軍隊交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美國對外用兵超過250次,真正吃了大虧的只有兩次,這兩次戰爭就是韓戰和越南戰爭,而且美國軍隊這兩次都是與中國軍隊交手。韓戰中,中國人民志願軍無論從政治、經濟、武器裝備方面都遠不如美國軍隊。但是兩軍在朝鮮交戰,美國一敗再敗,始終無力回天,最後不得不回到談判桌前簽署停戰協議。美國軍人一向清高,但韓戰後,美國軍人特別欽佩中國軍人,他們認為中國軍人具有「謎一樣的東方精神」。這種「謎一樣的東方精神」就是中國軍人的用兵章法和戰鬥作風。

1952年10月,為打擊盤踞在上甘嶺的美國和韓國軍隊,中國人民志願軍第15軍29師87團9連戰士邱少雲被選派參加潛伏部隊,並擔任了發起衝鋒後掃除障礙的爆破任務。12日上午,敵機向他所在的潛伏區進行低空掃射,並投擲燃燒彈。飛迸的燃燒液燃遍邱少雲的全身。為了不暴露潛伏目標,邱少雲任憑烈火燒焦身體一動不動。他雙手深深地插進泥土裡,身體緊緊地貼著地面,直至壯烈犧牲。

1952年10月14日,上甘嶺戰役開始。10月19日夜,黃繼光所在的二營奉命反擊占領597.9高地表面陣地之敵。在反擊中,遇到敵人一個暗藏火力點的瘋狂射擊,部隊連續衝鋒都沒成功。眼看就要天亮,如果在拂曉前還奪不下高地,不僅使已奪取的陣地重落敵手,還會直接影響整個上甘嶺反擊戰的勝利。在這關鍵時刻,黃繼光參加了攻堅小組。在戰鬥中,攻堅小組的兩位戰友陣亡了,情況非常緊急,黃繼光身上也連中了4槍,昏了過去。聯合國軍的機槍聲把他驚醒,他不顧一切,頑強地爬到了聯合國軍的槍口旁邊,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敵人的機槍眼,當場陣亡。

龍源里戰役,志願軍第38軍113師官兵冒著零下30多攝氏度的嚴寒,翻山越嶺,14小時急行軍140里山路,趕在機械化美軍前面,激戰兩晝夜,從北向南撤退的美軍差點全軍覆沒。這次戰役扭轉了整個朝鮮戰局,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克中將在逃竄中車禍身亡。當戰報傳到志願軍總部,一向穩重冷靜的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激情揮筆寫下嘉獎令:「中國人民志願軍萬歲!第38軍萬歲!」

戰爭要經歷長時間的艱苦過程,軍隊的用兵章法和戰鬥作風,對戰爭的最終勝敗有直接的影響和決定作用。《孫子兵法》《軍爭篇》說:「疾如風,其徐如林,侵掠奪如火,不動如山,難知如陰,動如雷震。」這就是孫子對軍隊用兵章法和戰鬥作風的最為形象的概括。

作者:李兵,湖北天門人,市場競爭規律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中國資深《孫子兵法》研究與市場應用專家,著有:《孫子兵法市場導讀》(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孫子兵法與市場營銷》(北京大學出版社)。

歷任深圳一致集團、中銀(BOC)集團、半邊天藥業企劃主管。

學習《孫子兵法》近十五年,曾師從陳連富將軍和陶漢章將軍。多次受邀到日本和韓國參與《孫子兵法》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