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一死奠定項羽結局:別人都沒看懂,項羽是被「眼淚」打敗的

歷史雲頂 發佈 2020-07-09T01:05:25+00:00

文:歷史雲頂項羽出關,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江南。這段話出自《史記 高祖本紀》楚懷王的被殺可以說是項羽乾的一件蠢事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楚懷王本身就是項家擁立起來的一枚棋子。

文:歷史雲頂

項羽出關,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江南。

這段話出自《史記 高祖本紀》

楚懷王的被殺可以說是項羽乾的一件蠢事了,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楚懷王本身就是項家擁立起來的一枚棋子。但項羽之所以仇視甚至要殺了他,主要是他這個棋子並沒有好好當,給項羽惹了不少麻煩。

這其中就包括當時有名的"懷王之約",這本是懷王和諸侯王之間的約定,誰先進入關中就能在那裡稱王。訂立此約是因為當時沒什麼人想先進關中,懷王只是為了鼓勵這些諸侯。

當時劉邦先進入了關中,隨後項羽趕到,竊取了他的勝利果實。本來項羽只是走個過場,派人回去稟告懷王,問當時的約定是否作數。

項羽本來以為懷王會順勢而為,說這個約定不過是句玩笑話。可沒想到懷王回了兩個字"如約"。氣了項羽一把。

於是項羽以與齊合謀為理由,斬殺了楚懷王依仗的將軍宋義,徹底把楚懷王變成了一個空架子。

當時的楚懷王,雖然有著"王"的稱號,但其實已經無權無勢,只是一個光杆司令,甚至在他使喚僕人的時候都得小心看臉色。項羽只是尊他為"義帝",隨後便自稱為"西楚霸王",開始分封諸侯。

因為項羽想要定都彭城,於是命令楚懷王遷走。這個楚懷王要是乖乖聽話去往項羽給他安排的地方倒也沒什麼事。

可是這個楚懷王偏偏因為自己淪落這種地步,開始怨聲載道的。路也不好好走,以各種藉口各種拖延著不想走。

本來面對這種人,威脅威脅也就罷了。可是項羽這麼好面子的人,聽到他的抱怨立馬大發怒,暗地裡給楚懷王要路過的三個諸侯發了消息讓他們幹掉楚懷王。

於是九江王英布派遣了將領一路追殺他到郴縣,在江邊把他給殺了。這麼個"麻煩"就被解決了。

可憐的楚懷王就這麼死了。然而在世人看來,項羽此舉實在不得人心。畢竟是項羽擁立起來的王,因為沒用就被殺了,難免讓人心寒。

然而在劉邦看來,這無疑是一個絕好的機會。雖然劉邦一直想出兵跟項羽作對,無奈師出無名。這下好了,劉邦肯定不會放過這個做戲的好機會。

"公元前205年,劉邦一出函谷關,就聽說了義帝楚懷王被殺的事情。劉邦立即為他舉行了一場盛大的葬禮,命令全體為他舉哀三天,並在三天之中大哭了三場。"

並且,劉邦在哭了義帝楚懷王之後,立馬著手做了兩件事:

首先,向天下的諸侯發文書:

"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今項羽放殺義帝於江南,大逆不道。"

第二件事,宣稱項羽殺了義帝是大逆不道的行為,鼓勵諸侯一起對他圍攻。從此,劉邦征討項羽就有了正當的理由。

劉邦為楚懷王留下的眼淚給自己的行動樹立了一面正義的旗幟,這完全體現了劉邦政治家的面目。他的眼淚並不是為了真的懷念楚懷王,而是給自己鋪路。

因為劉邦深諳一點,師出無名必敗。尤其在古代的中國,尤其看中忠孝的美德,「道德」是一種十分有利的武器,拿穩了這個武器,劉邦就可以讓項羽兵敗如山倒。

項羽這個"死要面子"的西楚霸王最終也只能落得一個烏江自刎的下場,在他夜聞漢軍四面楚歌的時候,夜起,和虞姬一起飲帳中,悲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也許是項羽此生唯一的一哭了,項羽此時的哭泣是純粹因為處境和心境而哭泣的,這一哭體現出了西楚霸王的柔情。但這也可以看出他和劉邦之間的差別。

劉邦是個政治家,他的很多行動都是出於政治目的,包括哭泣這件事。他不僅因為哭泣打敗了項羽,還在打敗項羽之後,將項羽以魯公之禮下葬,面對他的屍體嚎啕痛哭。

這讓很多人不解,甚至認為他和項羽之間還是有一定的情義的。其實不然,劉邦曾經好幾次都差點被項羽殺掉,甚至自己的父親和妻子都被項羽俘虜,以劉邦的心態,很難將項羽視為好友,尊重他。

這裡的哭泣也只是另一場作秀罷了。

劉邦為項羽哭泣帶來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當時項羽的部下眾多,雖然項羽已經亡故,他們也有可能抱著魚死網破的想法和劉邦作對。然而劉邦為項羽這一哭,等於給這些將士們吃了定心丸。相當於在告訴他們,即使你們曾經是項羽的部下,我也不會虧待你們。

劉邦就這樣獲得了江山,並且將大漢的基業一直延續下去。而相對的,項羽的「死要面子」註定了他無法成為一代君王,因為真正的君主,尤其是開國君主,都是厲害的政治家,這已經是鐵證了。

即使很多人不從政,也會學習政治上的謀略,因為這裡面包含了很多為人處世之道,幫助了很多人走上職場順遂的康莊大道。

畢竟成事在天,謀事在人。我建議大家也可以從歷史人物的故事,尤其是從帝王的故事裡學一學謀略。

然而我身邊的很多朋友都說,覺得直接讀歷史書太難了,通篇看完也不知道在說什麼,也不知道說了什麼道理,因此,雲頂建議大家不要直接看通史。我上次看到的一套書就很好,裡面有劉邦,秦始皇和曹操的個人傳記,讀完很有啟發。

我查了一下,這套書是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的正版書籍,史料詳實,論據充分,是必讀的好書。原價117.6元,現在頭條做活動,只要68元,一共3本書,真的是非常划算了。正值暑假,買來給孩子們看是很好的選擇,放鬆的同時也能學點課外知識。

讀書從來不怕晚,現在就是最好的時候,喜歡的可以點擊下面的橫條購買哦。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