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開麥後被《哈利波特》嫌棄的JK·羅琳

娛樂產業官方 發佈 2020-07-09T12:39:24+00:00

這件事情也一度衝上了內網熱搜,結合近一個月來《哈利·波特》電影版多位主演發聲公開反對羅琳的觀點、羅琳向史蒂芬·霍金「示愛」被懟後刪博取關,再到兩大粉絲網站聯手宣布與其劃清界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背後,社交達人羅琳引發的論戰也愈演愈烈,同時由於其《哈利·波特》原著作者的特殊身份,也讓更多吃瓜群眾關注起來。


作者 / 麗塔·斯基特


魔法媽媽JK羅琳最近又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日前,兩個在Facebook上坐擁百萬粉絲的《哈利·波特》粉絲網站發布聲明,宣布與原著作者J.K.羅琳割席,因其近來發表的一系列言論與原著和粉絲群體倡導的價值觀相悖。

這件事情也一度衝上了內網熱搜,結合近一個月來《哈利·波特》電影版多位主演發聲公開反對羅琳的觀點、羅琳向史蒂芬·霍金「示愛」被懟後刪博取關,再到兩大粉絲網站聯手宣布與其劃清界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背後,社交達人羅琳引發的論戰也愈演愈烈,同時由於其《哈利·波特》原著作者的特殊身份,也讓更多吃瓜群眾關注起來。

那麼曾一手締造出魔法師與麻瓜熱情相擁的和平世界的羅琳,又是為啥被「魔法世界」開除了?娛sir給你今日開瓜。


一個贊和一場軒然大波

這次事件起因是6月29日羅琳點讚了一個反對加拿大C-8法案的組織(We The Females)。

加拿大C-8法案內容主要為,禁止用藥物與電擊等手段來改變性傾向的扭轉治療,而無論是藥物還是電擊,扭轉治療的前提是認定性取向是一種精神疾病,會給被治療者尤其是青少年帶來消極副作用,這種治療手段目前已經在美國多個州、德國、阿根廷等國家被列為非法。

而羅琳點讚針對該法案的反對組織,直譯過來也就是反對這項法案,支持法案中所反對的扭轉治療方式,同時她也在個人Twitter上闡述了點讚理由——「這種治療方式不應該用在同性戀群體身上,但可以用在跨性別青少年身上,遏制ta們的跨性別傾向」。


之後,羅琳又點讚了一張圖片,圖片中的衣服上寫有「LGB-Drop the T」字樣。眾所周知,「LGBT」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s)、男同性戀者(Gays)、雙性戀者(Bisexuals)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的英文首字母縮略字,而圖片中的用意明顯為排除跨性別群體。

在點讚事件引發爭議後,羅琳繼續發表長文,表達她對於跨性別群體服用激素藥物的反對:「很多人,包括我,相信我們看到了一種新的針對年輕的同性戀群體的會話療法。他們本來面對的是長達一生的醫療處理,而這些醫療方法可能會導致他們失去生育能力和/或性功能。」


在系列事件之後,《哈利·波特》兩大粉絲網站MuggleNet和TheLeakyCauldron聯合發布聲明,表示因作者JK羅琳對邊緣群體的言論與《哈利·波特》書中以及粉絲群體所提倡的包容性價值觀產生衝突,決定與其保持界限,不再發布與她個人事業除慈善外有關的內容,不再發布她的照片、引用她的表述,也不再發布任何指向作者網站的連結。


至此,事態發展至高潮。

但再往前追溯,這也不是羅琳第一次因為關於跨性別群體言論而遭到反對。去年,在MAYA事件背後羅琳就曾力挺這位反對跨性別者女性的行動,英國一名名為Maya Forstater的女性學者因為對LGBT中的跨性別群體發表了一些強烈的反對觀點而失去了工作,羅琳在Twitter上為其打抱不平並表示「我支持Maya」,如此也讓更多人相信羅琳支持的不僅是失去工作的女性,更是其「反跨」的態度。


去年的事情消停了一陣兒後,上個月月初羅琳又評論了一篇名為《為來月經的人,創造一個更平等的後疫情世界》的文章,並以略顯諷刺的口吻稱呼「來月經的人」,之後在其發布的長文當中還直言「只有來月經的人才配被叫女人」。由此也讓更多人聯想前塵往事認為羅琳正是對跨性別群體帶有惡意,而在羅琳接連發表推文自證觀點和網友及人權組織的反對聲中輿論戰愈演愈烈,「哈利·波特」相關人物及公司也紛紛下場。


《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出品方華納兄弟發表立場中立的聲明表示「我們珍視故事創作者,但也充分意識到:我們有責任去培養同理心,倡導人們對所有群體的理解,尤其是那些和我們有內容合作的人。「

《哈利·波特》電影版中「哈利」飾演者丹尼爾·雷德克里夫、「赫敏」飾演者艾瑪·沃森、「羅恩」飾演者魯伯特·格林特、「金妮」飾演者邦妮·懷特、「盧娜」飾演者伊文娜·林奇,「珀西」飾演者克里斯·蘭金,《神奇動物在哪裡》系列電影「紐特」飾演者埃迪·雷德梅恩以及《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倫敦舞台劇版)中赫敏飾演者諾瑪·杜梅溫尼都發表聲明,表示支持跨性別群體。在眾多HP電影主演對跨性別群體發出聲援的同時,也似乎意味著羅琳這一次遭到了大家的集體反對。

同時,與羅琳簽約在同一家出版經濟公司的四位作家公開發表聲明,宣布與該公司解約並表示「我們不想跟一個無法與我們持有同樣價值觀的經紀公司扯上關係」。

此外,羅琳在Twitter公開表示喜愛史蒂芬·金之後,金老師也在對網友回覆中直接表達對於跨性別群體的支持,事後羅琳刪掉了推文並取關「愛到新高度的」史蒂芬·金。


尷尬、激烈、扯皮……毫無疑問,從上個月持續至今的「反羅」熱潮,是一貫喜歡在網絡上「唇槍舌戰」的羅琳出道至今遭遇的最大輿論危機。昨天,包括羅琳在內的全球150名作家、學者、藝術家、記者等也通過一家雜誌發起聯名信——倡議公正公開的辯論,反對網暴式的Cancel Culture。


一千個人有一千個魔法世界

拋開 「反跨」事件,JK羅琳多年來也始終是個頗具爭議的作者,一方面,她一手締造出無數「麻瓜少年」心心念念的魔法世界,而這一IP的影響力至今依然生生不息,2019年給出的IP估值依然高達300多億,另一方面,在《哈利·波特》系列小說完結多年以來,羅琳嘗試轉型懸疑偵探小說失敗、聯手華納重新拓展魔法世界邊界開發出《神奇動物》系列電影大打情懷牌,也引發諸多HP粉絲的多角度議論。

眾所周知,2007年《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出版,也意味著系列小說的正式完結,魔法世界的更多故事也在pottermore以及羅琳的個人twitter上延續,而羅琳也著實是一位非常喜歡「補設定」的作者。不僅在pottermore上面推出關於《哈利·波特》小說故事的背景解讀、人物小傳等,也在各類採訪中大談小說劇情及人物設定。

最著名的不外乎2007年一次採訪中稱「鄧布利多是gay」,而在《神奇動物》系列電影進行過程中,又於去年補充說過「鄧布利多和格林德沃發生過X關係」。由原作者官方蓋章的GGAD大旗被高高舉起,當然與此同時也伴隨著不理解的聲音出現。



此外,2016年舞台劇《哈利·波特與被詛咒的孩子》舞台劇登場,「鐵三角」主演陣容公布時「赫敏」由黑人女演員飾演引發熱議,因為從原著中的描述來看「赫敏」本就是白人,而衍生舞台劇似乎存在改人設的嫌疑。當然羅琳及時出現公開表示「從未具體描述過白色皮膚」力挺「黑色的赫敏」。


而在2016年霍格沃茨大戰紀念日時,羅琳在個人twitter上發文悼念萊姆斯·盧平,並表示安排盧平的死亡是為了讓亞瑟·韋斯萊活下來。沒啥邏輯關係,因而也引發部分爭議。


更細節之處也有,例如此前羅琳官網族譜中公開顯示小天狼星·布萊克的生日為11月1日(2013年數據),而在2015年羅琳在個人twitter上表示其生日為11月3日,也是讓一眾小天狼星粉絲一陣懵逼。


一千個觀眾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這部小說被千千萬萬乃至上億讀者閱讀之後,也轉化為了不同的體驗與理解,因而,在小說完結後羅琳多次作出的關於情節及人物設定的「補充解釋」自然也引發更多議論,例如關於鄧布利多和赫敏的人設,有人認為是為了政治正確而作出的改動,也有人認為原著作者擁有對於書籍的最終解釋權值得認可,多年來爭論也始終不休。


在本就頗具爭議的作家身份之上,羅琳也由暢銷小說作家、「魔法世界」之母晉升成為社會公知,分外關注女權等事宜,並且社交達人屬性也使得她在網絡上頗為活躍,例如此前也曾怒懟川普,以「法西斯主義」貿然給別人冠名等,當然,翻車歷史也不少,由此讓大家對她的看法更為多樣。

而此次「反跨」事件的持續發酵並爆發,某種層面上也成為羅琳「複雜網際網路歷史」堆積結果的一次呈現。

不過有趣的是,在這次事件之下,國內外網友的表現頗為不同。因為海外網友的態度,羅琳已經參加了「反網暴」行動,但國內網友更多認為粉絲網站與原著作者的「決裂」不可理解。


的確,作為一部影響了無數人的小說,作者、書、讀者形成一個有趣的三角關係,三要素完成了書實現其價值的過程,而作者和書也是互相成就,沒有最初的JK羅琳,便不存在魔法世界,但如果沒有魔法世界,也便不會有如今的羅琳,而在這個漫長而龐大的過程中,無數讀者的湧入豐富了「哈利·波特」的內涵。

而如今羅琳因個人言論引發的是是非非,確實也不應該再與《哈利·波特》掛鈎。正如羅蘭·巴特所說「一部作品一經誕生,他的作者就已經死了」,因為在閱讀和感受的過程中,書與讀者之間產生的連接關係實際上是與作者無關的,更何況,一本書20年前後,作者本人也在發生變化。

所以,希望不管如今或者往後的JK羅琳扮演著什麼樣的社會角色,她曾經所創造出的魔法世界,依然美好如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