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南漢,一個非正常官員執政朝廷的落幕

小生談歷史 發佈 2020-06-17T13:36:31+00:00

晚唐之際,遭到安史之亂重磅一擊的中原王朝陷入了風雨飄搖的衰弱境地,四海之內各地節度使紛紛稱王,自黃巢起義後,地方割據勢力由暗潮湧動轉變為波濤四起,北方隨即進入到亂世爭雄的混沌時期,與此同時,再偏安一隅的嶺南地區各方勢力也在暗中摩拳擦掌,為乘勢爭得立足之地,積蓄實力。

導語:

晚唐之際,遭到安史之亂重磅一擊的中原王朝陷入了風雨飄搖的衰弱境地,四海之內各地節度使紛紛稱王,自黃巢起義後,地方割據勢力由暗潮湧動轉變為波濤四起,北方隨即進入到亂世爭雄的混沌時期,與此同時,再偏安一隅的嶺南地區各方勢力也在暗中摩拳擦掌,為乘勢爭得立足之地,積蓄實力。

我是一名讀書人,也是一名官員,但是我卻是一名宦官,似乎有些不可思議吧。在南漢,凡是中了進士的人在授予官職之前都是要進行閹割的,皇帝說這樣來可以讓當官的人更能盡心盡力報效國家。

而我雖然早就考中了進士,但是為了給家裡留下後代,將來有傳承,所以在小兒出生之後才準備做官被閹割的,好在我得了較高的官,我的妻子不至於離開我,還為我撫育孩子,這一點我十分感激,只是就目前的狀況看來,我們皇帝將來也是亡國之君,而我也是亡國之臣。

南漢朝局

當年由於黃巢造反,導致大唐朝廷風雨飄搖,為了平叛,皇帝大大封賞了參與平叛的將領們,自然,我南漢先祖劉謙也被封為封州刺史,擁兵過萬,而且封州靠海,所以當時還有戰艦百餘艘,這在當時來講可都是資本,畢竟有兵就有了話語權,腰杆也就硬起來了。

後來在南漢先祖劉謙去世之後,他的兒子劉隱繼承了父親的職位。其實本來這種刺史的職位壓根就不是世襲的,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唐皇帝朝不保夕,已經沒有實權,所以在各藩鎮、各個州刺史等職位也就開始父死子繼了,要不然在派來一個刺史過來兵將壓根不聽話,反倒白白浪費了一條性命。在劉隱繼承刺史職位後,進一步擴充地盤,逐步憑藉實力統一嶺南,使得兩廣地區盡在掌握之中。只不過,當時的大唐王朝已經覆滅,當年的梁王朱溫稱帝,建立後梁政權,當然,劉隱因為僅僅安居一隅,無力與中原對抗,因此就向朱溫俯首稱臣,投靠朱全忠後,入梁後又獻"助軍錢"20萬,以及一大批珍才異寶,被後梁皇帝朱溫封為南海王。隨著南方各地的群雄割據的出現,南方各區域出現了立國分治的局面。劉隱此時十分注意網羅人才。又使弟劉岩率兵東西兩道的諸割據者,並新、邕二州,平定江東七十餘寨,又辟番禺山擴建廣州城,城內建起雙闋。

稱帝

可惜好景不長,公元911年劉隱很快就去世了,由於沒有子嗣,所以,王位就由弟弟其異母弟劉龑繼起承襲王位。剛上任的皇帝自然要有一番作為,正好趕上中原的後梁政權不穩,因此劉龑也想要向中原一樣稱帝,於是在梁末帝貞明三年(917年)八月,劉龑在廣州稱帝,年號乾亨,國號大越,第二年改為漢,史稱南漢,以別太原劉氏的北漢。

劉龑在稱帝之後也不想要再擴張版圖了,甚至為了避免與鄰國發生軍事衝突開始採取了和睦四方的政策,這對於維持政權的穩定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在那個時候幾乎沒有出現戰爭。

在當時雖然南漢有兵馬數十萬,甚至有足以匹敵天下的海軍水師組成的強大艦隊,但是還是沒有向外進行擴張,只是為了保證當時百姓的生活,而且除了正常的士兵艦隊之外,我南漢還有強大的象陣。因為南漢與安南接壤,兩地也保持著良好的通商關係,因此兩國交情相對較好,自然我南漢可以招募到馴獸尤其是馴象的好手。而我南漢的巨象是真正的重甲戰象,裝備精良,戰象全身都布滿厚重的鎧甲,因此,當年劉隱以及劉謙時期,象陣就是主要的進攻和防禦方式。

由於我南漢占據兩廣地區,所以相對於其他各國來說經濟相當發達,甚至可以說是各國之中最富有的國家。兩廣地區向來是富商的集中地,在我南漢時期更是如此,由於當時中原地區進行混戰,所以我南漢相對安穩一些。而且對於富商來講,在兩廣經商絕對是一個好時機,畢竟兩廣靠海,無論是漁業、鹽業、海上貿易等都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因此,我南漢也相對富庶一些。更何況我南漢皇室從祖上就是世代經商,所以皇家也通過刺激南漢富商的經濟來增加國庫的收入。

而且,由於北方連年戰亂,導致很多北方人逃到我南漢避難,而皇帝也十分開明,讓那些逃過來的人在南漢安家落戶,當然,他們的到來也為南漢帶來了大部分的先進的生產技術,同時也增加了南漢的勞動力,使得南漢在農業生產以及手工業製作上更進一步。

最後一位帝王

原本南漢的朝局一直朝較好的態勢發展,哪怕有別國的入侵,我南漢都能抗衡一陣,可惜劉龑早逝,他的兒子劉玢繼位僅一年,便為劉晟所殺,隨後劉晟自立,此消彼長之下,南漢開始走上了下坡路。

乾和年間,劉晟利用建國時期積累的財力兵力開始擅自開啟戰爭,從楚國那裡奪取十八州的土地,雖然使得南漢的國土面積遠超南越,但是,國力也就此漸漸衰竭。好景不長,劉晟去世之後劉鋹繼位。他的繼位直接將南漢帶到了滅亡的深淵之中。當然,我就是在劉鋹在位的前兩年當官的,當時還想雖然身體殘缺,但是依然可以報效國家,實現自己的理想也足慰平生,但是劉鋹的繼位使我的夢想徹底破滅。

劉鋹是一個極為昏庸的皇帝,他不應該做一名帝王,應該是一名富家翁。或許是我南漢皇室天生商人血統導致的,劉鋹這位皇帝壓根就沒有把心思放在朝政上。他將所有的朝廷大事小情盡數託付給盧瓊仙、黃瓊芝,以及宦官龔澄樞,國家大政皆由龔澄樞指示可否。

雖然皇帝曾經下令讓所有當官的一律先閹割,後給官位,但是好歹我們還是飽學之士,是有真才實學的,但是那些深宮中的宦官一直以討好皇帝為樂,他們怎麼會處理朝政,怎麼會管百姓的死活,但是雖然我們這群人拚命的上摺子,但是還是無濟於事。

原本混亂的朝政從皇帝開始信任巫術又為之一變,而當時有一位女巫名叫樊鬍子深受皇帝信任,她鼓吹皇帝是玉皇下凡,而她自己是保護皇帝的仙子,因此皇帝對她深信不疑,皇帝也開始徹底居於深宮之中,嬌妻美妾飲酒作樂,而朝政也都在樊鬍子手中掌握,就連當時的宦官龔澄樞、盧瓊仙、黃瓊芝等都要依附於她。惹得民間百姓議論紛紛,苦不堪言。而那些上書反對的老臣也一一被他們羅織罪名殺害,宗室皇族也被殘殺殆盡,就連我這個小官也沒有放過,好在我也只是被奪官貶職而已,沒有性命之憂。

大寶十三年(公元970年),宋朝大將軍潘美率軍攻打南漢,可是南漢卻沒有可以出戰之人,就因為當時講先皇時期的將領盡皆屠戮的緣故,而且現在朝堂之上全是宦官,哪怕掌握軍權的也是宦官,所以,皇帝也只能派遣盧瓊仙、黃瓊芝的前去督軍,但是,很快就失敗了。畢竟現在的南漢已經不是剛剛建國時期了,現在的南漢城牆、護城河都裝飾成宮殿,樓船戰艦也因為長時間的沒有作戰泡在水中已經全部腐朽,不過一年,大宋的軍隊就已經攻進皇城,而皇帝也就投降了。

皇帝投降了,我們這群說宦官不是宦官,說官員不是官員的人也開始了看別人眼色過日子,畢竟我們也算是這個朝代的犧牲品。

總結

南漢作為一個五代十國中不起眼的小國家,雖然沒有經過戰火的摧殘,百姓的生活也相對可以,但是由於劉鋹的昏庸,導致南漢的整體覆滅,在劉鋹統治時期,不理朝政,政事紊亂,甚至在國土內竟然有人揭竿而起,追隨者多達十餘萬,而此時的劉鋹居然還在皇宮之中日日與波斯女子舉行宴會,每次花費千餘萬。而且當時還規定凡是為官,一定要凈身,百官有家有子,就不能盡心盡力為皇帝辦事,那個時候在南漢從事閹割職業的人就多達兩萬人,更何況在南漢宮廷中被閹割的宮人以及官員人數,而在南漢後期,南漢已經完全演變成一個由宦官治理的國家了。

參考文獻

《資治通鑑》

《新五代史》

《舊五代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