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開發秦始皇陵的時候半途而廢?專家:以後再挖,現在還不行

南極的帝企鵝 發佈 2020-06-18T23:47:21+00:00

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祖龍,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時期最偉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開創了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而後更是廢除分封制改為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等等,凡此種種,無一不是曠古之舉,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嬴政去世後,他被安葬在一個巨大的陵墓中,這個陵墓耗時39年,用工最多的時候工人達到了70萬人,可以說是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正是因為秦始皇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所以後人稱譽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又稱趙政、祖龍,是中國兩千多年封建王朝時期最偉大的皇帝,他在位期間先後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完成了統一中國的大業,開創了一個中央集權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朝,而後更是廢除分封制改為郡縣制,書同文、車同軌、統一度量衡、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萬里長城、修築靈渠等等,凡此種種,無一不是曠古之舉,據史料記載,秦始皇嬴政去世後,他被安葬在一個巨大的陵墓中,這個陵墓耗時39年,用工最多的時候工人達到了70萬人,可以說是當時總人口的十分之一,正是因為秦始皇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所以後人稱譽秦始皇為「千古一帝」。

1974年3月29日,陝西省臨潼縣的一個農民在地里打井的時候發現洞裡有很多陶俑殘片及銅鏃弩機等,當時的村民沒人知道這是些啥玩意,有的老太太把這些碎片拿回家當「瓦神爺」供著,有人說這是「瘟神」就是因為有了這些,村子才一直窮的,20多天後,村裡的幹部親自查看後,認為這可能是文物,於是趕忙上報文化局,6月20日,消息直達中央,中央認為這極有可能是秦始皇陵,於是迅速派遣大量考古學家前往,經過一段時間的勘察和清理後,人們驚奇地發現,先後發現的4個兵馬俑坑,面積就達到了25380平方米,而這僅僅才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

很快,這件事就震驚了世界,秦始皇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是中華民族皇帝裡面至高無上的象徵,1975年3月,三個試掘方挖完後,一號坑的東端已全部暴露出來,出土了500多件陶俑、24匹陶馬。四五月間,總算把大坑的基本範圍確定了:東西約230米、南北約62.27米,深度4.5-6.5米,按密度估算,其中有陶俑、陶馬6000件左右,同年8月,國家開始著手建立博物館。

但是,秦始皇陵墓太大了,他的陵園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則建造,一切都是仿造當時的秦國都城的布局來建造,以封土為核心,秦始皇陵分四個層次,即地下宮城、內城、外城、外城之外,傳說秦始皇所處的地宮中,有豪華的宮殿和文武百官,殿室內擺放了各種奇珍異寶,墓中燃燒著一種四隻腳、似人形的東海人魚製作的蠟燭,光照清涼,長久不熄,還有防止盜墓賊自動發射的弩機暗箭藏在其中,可以隨時攻擊,墓中模擬出的百川、江河和大海機械轉動,川流不息,墓頂上還有日夜星辰,簡直奢華無比。

讓人費解的是,正當考古專家們如火如荼的開發秦始皇陵的時候,忽然接到命令,停止繼續開發秦始皇陵,這就很有意思了,原來有的專家比較有「良心」,他們想起了郭沫若曾開始萬曆皇帝陵墓的時候,瞬間氧化了很多珍貴的文物,認為現在的考古技術根本無法保護秦始皇陵裡面的文物,就拿兵馬俑來說,當初剛打開兵馬俑的坑時,兵馬俑全部都是有顏色的,結果接觸空氣後,瞬間兵馬俑上的顏色都給氧化消失了,實在是可惜。

再者,要想全部開發秦始皇陵墓,需要耗費巨大的金錢,故宮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不,按照史書記載和專家們的勘測,秦始皇陵墓的總面積相當於78個故宮那麼大,而且到時候地宮裡那麼多的水銀,如果處理不好,那麼生活在附近的百姓將無法在此地繼續生活。對此,有專家就表示:為了更好地保護文物,現在還不能繼續挖,得等以後考古技術更好了,再逐步挖開,如果以後不挖的話,秦始皇陵也會被盜墓賊光顧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