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店被「電商」整慘,超市也逃不掉?還真不全是電商的鍋

益企財經課堂 發佈 2020-06-19T07:27:46+00:00

現如今電商平台的發展是非常火爆的,淘寶,京東,拼多多以及蘇寧易購等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盡皆知的購物平台。

現如今電商平台的發展是非常火爆的,淘寶,京東,拼多多以及蘇寧易購等等都成為了中國人盡皆知的購物平台。因為這些電商平台的出現,對我們的日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平時購物不再需要出門,只需要拿起手機,打開各種購物軟體,你就可以看到各種自己想要買的東西,不僅價格區間大,而且種類非常多,總有一款適合你。而且現在物流非常快,有很多物流第二天就能到,並且直接送到你家門口,再也不用為了買一樣東西去逛街,可能逛了一整天都沒有買到自己心儀的東西,不僅失望而且人也很累。

電商平台的出現不僅打開了新的銷售模式,而且還帶動了物流行業的迅猛發展。不過一個新生事物的出現,有利自然也會有弊,對於傳統的實體店而言電商的衝擊是巨大的,用「滅頂之災」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馬雲也曾經說過:「電子商務時代的到來,將讓大批線下實體店倒閉」。現在看來確實如此,很多實體店人跡罕至,人流量越來越少,商品無法大量出售,自然就沒有利潤可言,實體店自然就會一個接著一個倒閉了。

當你走在大街上的時候,除了各種餐飲業還會有一些人在吃飯,像那些服裝店,潮鞋店等等幾乎都沒有人去光顧。不僅如此,今年「地攤經濟」也火了起來,地攤經濟相對實體店鋪而言擁有更低的經營成本,而且商品的價格也更有優勢,這樣一來無疑讓實體店「鋪雪上加霜」。很多店鋪已經無法繼續承受入不敷出的壓力,紛紛倒閉了,店鋪門口也掛出來吉鋪出租的字樣。

電商平台的颶風不僅颳倒了很多線下小型實體店,而且它的威力還在不斷擴散,對各種大型超市的殺傷力同樣也不容小覷。這不,在5月19日的時候,廣州一家經營了21年的超級大超市關門了,這家超市就是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第一家沃爾瑪超市。其實早在14日的時候,超市就開始出現了「打折」,「降價促銷」的現象,其主要目的就是將超市中的貨品儘量都銷售出去,進一步減少自己的損失。

對於沃爾瑪超市關門這件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了,因為在番禺沃爾瑪關門前一個月之內,沃爾瑪已經相繼有3家超市關門了,這是第四家了。當然了不僅僅只有沃爾瑪超市在關門,在全國各地還有很多其他的超市也相繼出現了關門倒閉的現象。如3月15日的時候,華潤萬家17年歷史的廣州番禺繁華店關門;5月11日的時候,北京市全時便利店也關門了。

不過也不是所有的超市都發展不好,有些超市的營業額還出現了上升的現象,比如說永輝超市,大潤發超市等等。這些超市不僅實力雄厚,而且懂得如何順應時代的發展,積極調整自己的發展方向。他們都相繼引進了新零售的概念,採用線上和線下相互結合的經營模式,讓消費者消費體驗更好,所以不僅營收沒有變低,反而還有所增長。

大型超市倒閉的原因其實也不僅僅是受到電商的衝擊,勞動力成本的增加以及租金偏高,再加上自己經營的理念過於陳舊,沒有跟上市場需求,才會導致超市逐漸出現頹勢,最終入不敷出,從而造成倒閉。所以一個店鋪,甚至是一個企業的倒閉,雖然外部原因可能是最直觀的,最直接的,但是內部原因才是最根本的,只有不斷的完善自己的產品,讓產品始終符合消費者的需求,這才是最重要的,才能讓自己不斷發展,走得更加長遠!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