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人愛起綽號,王安石、司馬光紛紛中招,李清照的祖父也上榜

蜀山筆俠 發佈 2020-06-19T06:40:40+00:00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大家好,我是蜀山筆俠(賨人客),很高興分享文章給大家。今天,我給大家聊一個起綽號的問題。起綽號,這在我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小時候很多人都被人起過綽號,甚至成年人也不放過起綽號的機會。

【本文由蜀山筆俠獨家原創,版權所有,抄襲必究】

大家好,我是蜀山筆俠(賨人客),很高興分享文章給大家。

今天,我給大家聊一個起綽號的問題。

起綽號,這在我國是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小時候很多人都被人起過綽號,甚至成年人也不放過起綽號的機會。

其實,這並不奇怪,因為起綽號在中國是有傳統的,不光是普通人,連名人也深諳其道、樂在其中。

下面筆俠就給大家講講宋朝那些人給人起綽號的趣事兒,那才叫一個「絕」字。

好了,從誰先開頭呢?就拿千古冤家司馬光和王安石開頭吧:

1、司馬光

司馬光,綽號「司馬牛」,這是千古才子蘇軾給他起的,這個蘇軾真是哪都有他啊。

話說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反得那是一個徹底,不管好的壞的,只要是王安石提出的,一律反對。

蘇軾比較客觀,他認為司馬光做得太過分了,又不聽人勸,一怒之下就給司馬光送上了這個綽號,蘇軾也因此而仕途坎坷。

2、王安石

王安石綽號「拗相公」,什麼意思呢?和司馬光一樣,犟,只要決定了的事情,十頭牛都拉不回來。

王安石和司馬光本來還是好朋友,在文壇上惺惺相惜,自從變法後,兩人就槓上了。王安石為了堅決執行變法,已經不顧別人的意見了,所以大家叫他拗相公。

但王安石是出於公,而不是私,他犧牲自我,挽救大宋,從這個層面看,他比司馬光要更識大體。3、范仲淹

范仲淹綽號「窮塞主」,這是大文豪歐陽修給他起的。

話說范仲淹憂國憂民,擔任邊塞守將時寫了一首淒涼憂憤的《漁家傲》,全詞我就不摘錄了,很有名,但不是歌頌太平那種。

歐陽修讀了這首詞後,評價了5個字:「窮塞主之詞」,這是什麼意思呢?

在歐陽修看來,邊塞將領就應該寫些鼓舞人的話,最好捷報頻傳,而范仲淹卻寫些淒涼的話,讓人覺得他是不是黔驢技窮了?

歐陽修的心情我們可以理解,但范仲淹在邊塞見到的淒涼景象又有誰能理解呢?

4、王珪

北宋著名宰相,李清照的祖父,綽號「三旨相公」。這可不是個好聽的綽號,聽完它的意思你就明白了。

身為宰相,王珪一點而都不作為,上殿時「取聖旨」,等神宗皇帝決定後,「領聖旨」;退朝後告訴稟事人,稱「已得聖旨」。這就是王珪的為官之道,尸位素餐。所以人們戲謔地稱他「三旨相公」。

5、李邦彥

李邦彥,北宋著名的「浪子宰相」

他的人生格言是:「踢盡天下球、做盡天下官、賞遍天下花(喻指女人)。」像這樣的人也能做宰相,真可謂「浪子宰相」了。

6、李鄴

這個人大家比較陌生,但他的綽號比較精彩,「六如給事」

在靖康之恥前,李鄴以給事中的身份出使金朝,回來後,他嚇破了膽兒,形容女真人:「人如虎,馬如龍,上山如猿,入水如獺,其勢如泰山,中國如累卵。」

這真是典型的奴才相,所以人送「六如給事」稱號。

7、李孝迪

李孝迪和李鄴堪稱「雙賤合璧」,李孝迪叫「四盡中書」

當金兵圍困汴京城,向城內勒索錢財的時候,身為中書侍郎的王孝迪為了湊足金人要的銀子,向全城老百姓叫囂:「如果不交出銀子,則男子殺盡,婦人虜盡,宮室焚盡,金銀取盡。」這口吻真像後來的偽軍。

所以,人稱「四盡中書」。

8、賈似道

賈似道就太有名,著名的「蟋蟀宰相」,以鬥蟋蟀出名,南宋的氣運就是敗在他手裡的。

此外,北宋還有著名的「三相組合」:「公相」蔡京,「媼(母)相」童貫,「隱相」梁師成以及"傳法沙門"韓絳,"護法善神"呂惠卿等,宋朝真是綽號的鼎盛時期。

好了,今天的分享到此,最後給大家推薦好書,一套《一口氣讀懂中國史》,全10冊,價格不貴,涵蓋了中國的整個歷史脈絡,看完方知中華上下五千年,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抽空看下,詳情點擊商品條:


如果您喜歡作者的文章和風格,不要忘了點讚,謝謝!

明天繼續……

本文作者《賨人客》,號「蜀山筆俠」,一個文章會「說話」的歷史作者,專注於不同角度看歷史,探索不一樣的春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