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將里的萬、餅、條代表了什麼?

草根練劍 發佈 2020-06-20T09:46:36+00:00

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理解一下麻將的世界觀,萬、餅、條這些奇怪的設定都是怎麼回事?

每到一個值得歡慶的日子,除了吃餃子,我們還要進行一項慶祝「又不用幹活了」的保留賽事——打麻將。


這可能是各位共同擁有的祖傳技能。在眾多薪火相傳的傳統文化技藝中,麻將估計是最不缺繼承者的——人有三急,其中一急就是三缺一。


把那些個條條圈圈背得滾瓜爛熟,「碰」、「吃」、「槓」喊得擲地有聲的各位,有沒有想過這一切是為什麼?對於麻將,我們在打它的時候有沒有站在它的立場上想問題?有沒有考慮過它的感受?……人間有真情人間有真愛,今天就來和大家一起理解一下麻將的世界觀,萬、餅、條這些奇怪的設定都是怎麼回事?


跟鄭和航海有沒有關係不知道,和海就一定有關係

正如許多歷史書上又紅又正的名人,有著一些可能聽上去無比違和的故事,在第一個傳說里,麻將和鄭和就有著不能不說的恩怨情仇。


這種說法認為鄭和下西洋時,發明了現代麻將的雛形。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漂流,將士們生活還是比較無聊的,為了給大家提供一點娛樂活動,鄭和便利用船上的毛竹做成竹排,在上面刻上文字圖案。


遊戲形式總要和生活環境有所關聯,在天天颳大風的海上,東西南北風自然作為靈感的來源出現了,紅中代表的是中國大地,發代表發財,白板代表茫茫大海。


△《鄭和航海》描繪船隊駛達非洲東海岸時情景,當地漁民站在船頭歡迎


至於基本牌條餅萬,據傳是由於海上的主要食物為大餅和鹹魚,就有了條和餅的設定,至於萬,就是用來代表錢財的。


不過這也是民間口口相傳的一種說法,沒有史料作為依據。有史為證的是,麻將的成型和發展倒是真受些航海的因素。


日本的一位麻將收藏愛好者,也是世界上第一個麻將博物館(位於日本千葉)的創辦者野口一郎有一年來到浙江寧波搜集有關麻將的歷史資料,他認為麻將起源於此。在資料中,他發現清朝有一個叫陳魚門的人,對當時流行的紙牌進行整合和改造,變成麻將這種樣式。


△寧波天一閣博物館內「三缺一」銅像,中間者為陳魚門


有學者分析,寧波一帶靠海,紙牌分量輕,易被風颳走,海水撲起來的話,要打濕,所以要換成高檔一些的竹排。


在書寫上,寧波人寫的是「麻雀」,念的是「麻將」,實際上應該是麻雀的意思。這個很有意思,比如說,你就在等著別人打一張你需要的牌然後就可以和了,這個節點叫「聽」(一些地方念第四聲),為什麼呢?因為麻雀是飛不遠的,聽到麻雀叫,麻雀也就是在陸地附近飛飛,說明你要到達目的港口了,或者回到出發港了,勝利在望。又比如你自己牌里有了一對,別人又打了一個相同的,你就可以「碰」,這個碰就是船靠岸了。


至於寧波究竟是麻將的唯一發源地還是發源地之一?這個跟曹操墓的問題一樣,乃兵家必爭之地。寧波人來完,福建人來,杜亞泉先生的《博史》是這樣說的:「馬將牌先流行於閩粵瀕海各地及海舶間」,於是,我們大體上認為,麻將從清朝同治到光緒年間由東南沿海地區開始傳遍全國。總之跟海相關。


麻將和水滸的淵源

除了鄭和,還有一個和麻將扯上關係的人叫做「萬秉迢」,聽聽這個名字,你就能覺察出些許端倪——萬、餅、條。在民間傳說里,麻將就是由這個人發明的。這位萬先生是明朝人,作為水滸傳的腦殘粉,他非常崇拜故事裡的108位英雄好漢,專門設計了一套牌,在日常娛樂中表達對偶像的敬意。並用自己名字的三個字設定了麻將的身份。


水滸好漢來自四面八方,便有東西南北風,白板是指白丁,發是指發財之間,而中就是中產階級了。清代的學者戴名世在《憂庵集》中就提到了萬秉迢依照水滸創立麻將一說。


這種說法聽起來有點玄,頗有點後人依據巧合硬套上去的借題發揮意味。空穴來風必有因,麻將的前身確實是一種畫有水滸人物的紙牌,事實上,畫水滸是許多紙牌製造人士常做的事情。


△水滸麻將牌


明朝萬曆年間,一種對這種紙牌的前身進行改造的水滸紙牌——馬吊開始流行。有多流行呢?根據明朝學者顧炎武的記載,「至天啟中,始行馬吊之戲。而今之朝士,若江南山東,幾於無人不為此。」——和今日的麻將差不多。


馬吊分的門類比較多,比今天麻將的「萬、餅、條」要多一些,打法也略有不同,是「以大壓小」輪流相鬥,三人合力攻莊,後來演變成門類跟麻將一致的默和牌,相連的3張牌稱為1副,湊齊3副再另加1對牌者就是獲勝者了——大家都埋頭只管自己手上的牌,最後就默默地和了。


你也覺得這很沒勁?先人也是。後來為了增加刺激,除了3張相連的牌叫做1副,3張相同的牌也可以叫做l副。這就是說,上手打出的牌,下手如果需要還可以吃或者碰。這就是碰和牌。到這裡已經和麻將非常像了。

於是從規則上,麻將集大成了眾多紙牌先烈的優良傳統,準備了最好的自己來到你面前。


玄之又玄的世界觀

當然還有更多的沒有史料的「據說」,例如有人認為麻將起源於江蘇太倉一場打麻雀(是麻雀本尊)的護糧運動。筒(餅)代表打鳥的火槍,條是束鳥的繩索,萬就是賞錢數目,打鳥時要考慮風向,就有了東西南北風,而紅中表示打中了鳥,白就是沒打中,發就是領賞金,而「碰」代表著槍打鳥的聲音「砰」。


這些已經沒辦法認定到底是真有其事,還是說只是後人的附會。


與起源問題一樣,關於麻將中孕育的玄妙的世界觀也被經常拿來做文章——要做一件像打麻將一樣在是非問題上有巨大爭議的事情,首先要為它的合理存在找理由。


事實上不單只麻將,被麻將繼承了很多特點的前朝紙牌們也被歷代文人拿來說事。依據清代以來通行的骨牌規則,最大的一組牌為么二、二四構成的"至尊」,因其點數相加為九,而九在中國文化中代表著乾、陽、剛、健等第一等含義,為最大數。而麻將里的點數也是最大為九。


又或者,太多類紙牌遊戲在規則上都有「重疊」的相關要求,都不鼓勵單刀直入,像麻將,特定的成套成組的牌組合在一起才能和,這與人們追求團結、「人和」的理念相符合。


不過,這多多少少有點像後人對已經存在的遊戲自行進行一番解讀的意味。畢竟有一種閱讀理解叫語文老師認為你應該這樣理解的理解。


雖然讓當初麻將的主創們看到這番「精妙大義」,他們很可能會覺得「我就是隨便那麼一設你們真的想多了啊」,但即便創設之初並沒有明確的目的與意識,文化對思維的塑造已經定型,一些有關當時人們世界觀的痕跡很可能自然帶入。這些模糊存在的概念又被後世文人二次理解,甚至參入自己的臆想,帶上了濃厚的附會氣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