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也有休假制度嗎

東方晨曦園 發佈 2020-06-22T05:15:40+00:00

此外,官員每上五天班,可以輪休一天,叫作「休沐」,因為漢代官員上班,食宿都在「政府機關」大院內,大概當時也沒有什麼公共浴室,所以每隔五天,便要放官員回家洗澡、省親。

來源:今日文摘

早在漢代,我國便有了完整的休假制度:每年的夏至、冬至,朝廷都要給官員放假若干天;此外,官員每上五天班,可以輪休一天,叫作「休沐」,因為漢代官員上班,食宿都在「政府機關」大院內,大概當時也沒有什麼公共浴室,所以每隔五天,便要放官員回家洗澡、省親。

到了唐代,休假制度已經非常完善:凡是傳統節日、節令,如春節、元宵節、清明、夏至等,國家都要給官員放假,其中春節與冬至各休假七天。你看,唐代人其實可以享受兩個「黃金周」呢!而到了每月的上句、中旬、下旬,人們還可以各休假一日,這叫作「句休」,相當於今天的周假。另外,唐代官員還享有田假、授衣假、探親假、婚假、喪假等休假福利。一年算下來,唐代官員的節假日,至少在100天以上。

可以與唐代節假日天數相媲美的是宋代的休假時間,據統計,宋代的人們每年總共有長達113天的休假時間呢!

喜歡休假的宋代人

宋代的法定節假日挺多的,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春節、寒食節、端午節、重陽節等傳統大節,以及冬至、立春、立夏等節令;一類是天慶節、天聖節、先天節、降聖節等官方設立的政治性節日。

在這些普天同慶的節日裡,宋代的「節假日辦公室」就要給官員放假了,其中春節、元宵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5個大節各休假7天,合計35天;天聖節、夏至、先天節、中元節、下元節、降聖節、臘日這7個節日各休假3天,合計21天;還有立春、立夏、立冬等21個節日各休假1天,合計21天。這兩類節日總計77天。

跟唐代一樣,宋代官員每個月也有三天的旬休,一年合計36天。77天加上36天,看,宋代人一年是不是有113天的休假時間?113天與今天我們國家的節假日天數其實是差不多的。除此之外,宋代官員還享有探親假(父母住在三千里外,每三年即有30日的探親假)、婚假、喪假等假期。

也許你要問了,上面說的是官員能夠享受到的假日,那麼宋代尋常的百姓也有休假的權利嗎?當然也有啦。在宋代的官營手工坊中,被僱傭的工人是有節假日的,一年大概可以休假60天,包括每月三日的旬假以及元旦、寒食、冬至、聖節、請衣、請糧、請大禮等節假日。這些工匠每日的工作時間約為10小時,每年炎夏時節,即從五月初一到八月初一這三個月里,每日的工作量還會減半,如果換算成時間,即相當於工作半日。

至於私營行業的工人在節假日是否休假,政府似乎並沒有做出統一的規定,大概這屬於民間自行調節的事務吧。

宋代也有「黃金周」

宋代的7天長假共有5個,分別是春節、元宵節、寒食節、天慶節、冬至。換言之,宋代人可以過5個「黃金周」。

「黃金周」的說法,據說最早是從日本傳入的,意思是指國家通過給國民放長假的方式,刺激旅遊、餐飲、購物、娛樂等節日消費,從而達到拉動經濟的目標。如果以這個含義衡量,宋代的5個7天長假符合「黃金周」的定義嗎?

讓我們先來看看宋代人假期出遊的風尚吧!

南宋時期,每逢春節,杭州的生意人將食物、帽子、梳子、花朵、玩具等物品進行有獎銷售。春節期間,宋人不論貧富,都喜歡出門遊玩,盡情購物。

文中列舉了不少屬於宋代的節假日,你是不是已經眼花繚亂、數不過來了呢?

元宵節更是宋代人購物、娛樂與出遊的狂歡節。節日未至,宋代市民已早早準備好過節,開封街頭,各種娛樂節目早已開演。購物也是宋代元宵節的熱潮,最暢銷的商品要數各種精美的花燈了,有像玻璃球一樣的「無骨燈」,也有「馬騎人物,旋轉如飛」的走馬燈,還有一種名為「大屏」的用水力驅動而旋轉的巨型燈。當時的人這樣形容花燈——「燈品至多」「精妙絕倫」。

從正月十四晚上起,人們開始放花燈,連放五天,到正月十八才收燈。收燈之後,元宵節的熱鬧氣氛還未結束,市民們又紛紛出城遊玩。開封城外的園林山水,杭州的西湖,都是人們「探春」的好去處。

為鼓勵更多的市民出遊,宋代政府還在郊外舉辦龍舟錦標賽呢!比賽時,堤岸兩旁擠滿了圍觀的群眾,龍舟像魚鱗一般密密麻麻地排列於水面上,打鼓、唱歌的聲音遠遠近近地傳來,場景熱鬧得超乎想像。

這始於元宵節的「探春」旅遊熱,通常要持續到二三月份的寒食節。而寒食節與清明節相連,又是宋代的另一個「黃金周」。我們如果認為在古代,清明節、寒食節就代表傷感的日子,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宋代的清明節其實是最大的旅遊旺季,借著出門掃墓的機會,人們盡情遊玩于山水間。宋代的節日旅遊業十分發達,旅遊又帶動了交通、食宿、購物、娛樂等消費熱。因此,宋代人的社會生活呈現出濃郁的繁華、閒適、富有生機的氣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