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飛正傳》:原生家庭之殤

陪讀時間 發佈 2020-07-01T03:47:37+00:00

圖片來源:電影《阿飛正傳》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飛去,飛累了就在風裡睡覺,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阿飛正傳》011990年,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等主演的《阿飛正傳》,想必大家都記得吧。



圖片來源:電影《阿飛正傳》

你知不知道有一種鳥沒有腳的?他的一生只能在天上飛來飛去,飛累了就在風裡睡覺,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就是他死的時候。

——《阿飛正傳》

01

1990年,由王家衛執導,張國榮、張曼玉、劉嘉玲等主演的《阿飛正傳》,想必大家都記得吧。

張國榮飾演的男主角旭仔是個有著俊美臉龐的青年,嘴很甜,也很招姑娘們喜愛。


但不幸的是,他是名混著西班牙和菲律賓貴族血統的私生子,被生母拋棄後居住在香港,自小被養母帶大,也從未見過生母。

儘管養母視他如已出,待他不薄,他仍然感到人生的殘缺,性格由此怪異放蕩,任多少女人的愛也安撫不了他那顆孤獨的心。

終於,他孤身踏上菲律賓尋母之路。

然而,儘管費盡周折來到生母的庭院外,生母拒絕見他——無奈的旭仔只能轉身悲哀地離去。

在歸國的火車上,旭仔因捲入一場黑社會糾紛,被人用槍殺死在座位上,死在了劉德華飾演的一名離職警察懷裡,沒能活著返回香港。

02

看王家衛的電影,你總能從他獨特的拍攝視角里發現社會陰鬱沉重的一面。他非常善於通過某個故事來巧妙探討人性,探索時代巨變下人生的無奈、無力。

結合當時王導拍攝本片的大背景,有人說,《阿飛正傳》是部意有所指的政治電影(涉及到香港97回歸之後一代港人的迷茫)。

拋開「政治說」,從人性探討的角度來看,又何嘗不能稱得上是一部優秀叫絕的電影?

沒人要的孩子不就是「無腳鳥」嗎?一生只會落地一次,那就是他宣布死亡的時刻——當他滿懷期待地找到生母,想要見一面她的音容笑貌,等到的卻是閉門羹。他的心被刺痛;在轉身離去的時刻,他的心已宣布他死亡。


原生家庭帶來的傷,是許多人要花費一輩子的時間也難治癒的,它的出現就給孩子白紙一樣純凈的心靈貼上了不好的標籤、烙上了灰暗的底色,有效期是:一生。


03

對普通人而言,我們的日常活動大多在工作/學習-吃飯-睡覺之間循環往復。

到了上學年齡就上學;畢業了就找工作;該成家了,就戀愛結婚;

接著,生子、扮演父母角色,再然後,就是退休、老死......

如果,你覺得人生實在無趣之極,你是對的。

我們無法選擇原生家庭,好在長大後,你可以重新選擇:選擇一種你喜歡的人生去生活,你需要的,只是一點勇氣跟行動罷了。比如,民國時期的高僧之一:弘一法師。

弘一法師出家之前原名:李叔同,他的起點可謂高富帥。

還在兒時,李母曾找人給李叔同算命,先生說你兒子會出家。

他18歲時,李母安排他娶茶商之女俞氏為妻,企圖用家庭束縛住李叔同。

但在他38歲之時,李叔同還是看破紅塵,放下一切,在杭州剃度出家。

此後,弘一法師住簡陋的屋子,睡破舊蚊帳,穿自己縫縫補補的僧衣,居然快樂自在。

我曾以為父母與子女之間是世間最牢不可破的關係。愛情只是情感大餐,不是必需品——麵包才是。去掉一段不怎麼美妙的愛情,人生照舊,甚至更好。

然而,活在這爾虞我詐的人間已是本易,若失去親情,只會加重人內心的蒼涼。相信,但凡正常人的中國人都會認可,父母之情是可以生死相依、相伴到最後人生階段的。

但當你讀懂「李叔同」,你會驚訝發現:所謂智者,是能夠找回自己的。當你覺得人生錯位,何不嘗試著另一種開始呢?

作者簡介 語語兮,女,民族:漢。吃吃美食養養花草,寫寫文字沒個正經;平凡快樂小人物,知足常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