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藩鎮起源深度分析文字版,提醒:文章很長

仍帥說 發佈 2020-07-01T02:12:14+00:00

公元907年,唐朝的宣武節度使朱溫廢掉了唐昭宣帝,自立為帝,國號梁。設想很好,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明朝中後期,朝廷面臨的形勢變得複雜:農民起義,倭寇,邊患接連出現,權利的分散不利於維護統治,應付這些情況。

引子

公元907年,唐朝的宣武節度使朱溫廢掉了唐昭宣帝,自立為帝,國號梁。立國289年,創造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的唐朝正式步入歷史。我們不禁要問:滅掉唐朝的為什麼是節度使?節度使有什麼特殊之處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節度使這個話題。文章很長,能看完的都是好漢!

節度使是什麼?

應該說,節度使是一個官職,不僅僅存在於唐朝。但是為什麼一說到節度使,很多人會把它和唐朝聯繫到一起呢?因為我們讀的歷史,告訴我們唐朝的藩鎮是多麼的驕橫跋扈,讓我們以為節度使就是唐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但是,今天我要為藩鎮犯案,為節度使正名。

首先表明我的觀點:藩鎮只是一個地方行政單位,節度使作為藩鎮的長官,無需拔高也無需貶低。唐朝的滅亡只是中央政府衰落,地方豪強取而代之而已,整個過程就是普普通通的一次政權更迭。這樣的更迭方式在古代中國並不少見。比如,周武王帶領地方勢力滅掉商朝,東漢劉秀帶領地方武裝打敗中央的王莽。甚至唐朝的建立也是這樣。隋朝的太原留守李淵起兵滅掉中央政權,最終統一全國。現在,唐朝的地方勢力,宣武節度使朱溫滅掉唐朝,並沒有什麼不同。唐朝可以說是起於豪強,滅於豪強,很完美的一個循環。

藩鎮就是一級行政單位而已

為什麼我說藩鎮只是一個簡單的行政單位?不應該在它身上強加更多的東西呢?

藩鎮的長官節度使一開始只是一個軍職而已,節度使的任務就是帶兵打仗。他的部隊需要糧草了,就由朝廷提供。一開始節度使沒有財政權,也沒有官吏任免權。後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安史之亂的影響,節度使才藉機正式獲得了財政權,官員任命等行政權,並最終成為了地方的最高長官,有了與中央叫板的資本。

但是,如果中央足夠強大,地方藩鎮也還是沒有機會做大,更沒有機會推翻唐朝。宣武節度使朱溫為什麼能夠推翻唐朝?就是因為唐朝中央衰落,要錢沒錢,要糧沒糧,管不住地方藩鎮。朱溫沒有了束縛,可以放心大膽的兼并周圍藩鎮,勢力越來越大,最終滅亡了唐朝。

甚至可以說,節度使是古代行政制度下必然會出現的角色。沒有安史之亂,唐朝也會出現類似於節度使的人物。其實安史之亂爆發前,已經有了類似於節度使的角色,那就是採訪使或觀察使。


藩鎮的出現是必然

為什麼藩鎮肯定會出現呢?簡單說,就是中國地大物博,中央政府需要藩鎮一級的行政單位來幫忙管理地方。

古代,中國地域遼闊,交通不便,溝通成本較高,你是無法讓中央政府直接管理幾百個地方行政單位的。古代中央能直接管轄的行政單位也就二十個左右,再多它就就無法保持對地方的有效控制了。

當然,某個封建王朝剛剛建立的時候,太祖,太宗們可能有精力面對上百個地方政權的奏章,但是到了中後期,一定會慢慢的出現上一級的行政機構,逐步分擔中央政府的職能。


漢朝的刺史

我們看看漢朝的情況,漢朝一開始實行的郡縣制和分封制。也就中央管理郡,郡管理縣。或者中央管理封國,封國管理郡縣。漢初有60多個郡,9個諸侯王國管轄的約40個,中央政府直接管轄的只有15個。所以中央只需要要管理9個諸侯王國和15個郡,總共只有24個行政單位,再由這24個行政單位管理下面的郡縣。

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漢朝中央逐漸把封國的大部分郡縣都收回了,由中央直接管轄,諸侯國手裡只有八九個郡。

需要管理的郡的數量增加,導致中央政府管理起來越來越吃力。到了漢武帝的時候,開始設立刺史部,全國一共分成14個大區:冀、兗、徐、揚、荊、豫、幽、並、梁、雍、青、交趾、朔方以及首都。相信很多了解三國的人對這些州名很熟悉。不過這時的刺史僅僅具有監察的權利,還不是正式的行政區。也就是先將中央的一部分的權利讓渡給刺史,畢竟朝廷對刺史們還不夠放心,需要時間考察考察。

隨著經濟的發展,領土的擴張,西漢的郡縣數量越來越多,到了公元2年時,郡的數量已經達到103個。這麼多的地方需要中央政府直接管轄,中央政府也快累死了,所以分給刺史的權利逐漸增多,比如讓刺史帶領士兵平叛、掌管教育機構、鎮壓少數民族的叛亂。刺史逐漸由一個監察機構向行政機構轉化。中央管10幾個刺史,再由10幾個刺史管下面的郡縣,這樣中央可以減輕自己的壓力,更好的專注於統籌全國。

到了東漢光武帝的時候,州由以前的巡視官、監察官正式成了郡的上一級行政機構,到了黃巾起義的時候,改刺史為州牧,繼續掌管一州的軍事、行政、民政和財政大權。


唐朝的觀察使和節度使

這一套體系很好用,所以從漢末到兩晉、南北朝,州郡縣的三級區劃一直沿用,到了隋唐初期,皇帝又覺得州的權利太大,為了削弱地方的權利,行政區劃又回到了郡縣或州縣兩級體制。

不過此時的州的數量約有三百個。你想一想,一大早起來,桌子上面堆滿了三百多個州的奏章,需要你儘快處理。今天的處理完了,明天還有。這哪是當官,這簡直就是做苦力啊。

中央政府根本無法有效的直面300多個州的事務。皇帝累的半死,朝廷的官員也累的半死。到了唐太宗,他終於忍不了了。開始將天下分為10道,長官稱為採訪使,後期改為觀察使,這個職位類似於漢朝的刺史角色,幫著中央管理州級行政單位。唐玄宗的時候,進一步將全國分成15道。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隨著時間的推進,全國的15個觀察使應該會逐漸演變成州的上一級行政單位。因為到了天寶末期的時候,一些觀察使已經有了撤掉刺史的權力了;但是安史之亂擾亂這個進程。唐朝的行政單位產生了分化,分成了兩條線。中央-節度使-州-縣;或者中央-觀察使-州-縣。因為藩鎮的長官有的是節度使,有的是觀察使。雖然名字不同,但是都是地方最高長官,統管藩鎮的所有事務。

安史之亂爆發以後,為了更好的鎮壓叛亂,朝廷不得不在內地新設立了很多的節度使,目的是以藩鎮對抗藩鎮。以前只在邊境地區設立的節度使被推廣到全國。

前面我說過,節度使一開始只是軍職,部隊由唐朝調撥糧草,駐地的長官也由朝廷任命。朝廷也會任命採訪使監督當地官員。當然,節度使偶爾也會兼任採訪使獲得官員監督權,但這並不是常態。

但是安史之亂爆發以後,節度使趁機攫取了行政權和財政權。因為唐玄宗在逃往四川的過程中,准許節度使自己募集軍隊,自己籌集糧草,自己任命官吏。沒辦法,在特殊時刻,朝廷與地方的交流時斷時續,中央的財政,軍事,行政統籌體系已經瓦解,為了更高效率的平叛,只能將這些權利集中在一個人身上,他就是節度使或者觀察使。

安史之亂結束以後,節度使往往自領觀察使的職務、觀察使也往往自己兼任了地方的軍事長官(比如都防禦使、都團練使)。這樣,節度使和觀察使就獲得了地方的行政,軍事,財政大權。這也是為什麼你看唐朝藩鎮分布圖的時候,有的地方是節度使,有的地方則是觀察使。

叛亂平定以後,唐朝的藩鎮大概有40幾個,不過這40幾個藩鎮並不是所有的都歸唐朝中央管轄,很多只是名義上的臣服而已,中央政府根本無法插手藩鎮內部的事務。

根據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的劃分,藩鎮主要分為四類,河朔型、中原型、邊疆型和東南型,前兩類不給中央上繳稅收,中央沒有能力管理這些藩鎮。

需要中央操心的只有後兩個類型。比如,主要從東南型藩鎮獲取財政收入,然後供養中央,供養邊疆型藩鎮,或者花在鎮壓藩鎮叛亂上。所以此時唐朝中央政府真正能有效管理的也就20幾個的行政單位而已。

總結一下,安史之亂加速了唐朝三級行政區劃的形成,同時也規避了中央直接處理幾百個州縣事務的局面。黃巢起義以後,中央管轄的藩鎮更少了,只有區區12個,其他的藩鎮都不聽朝廷號令,互相之間混戰,極力擴大地盤。


宋朝的行政區劃

說完了唐朝,我們再說說唐以後的幾個王朝,他們的中央政府需要面對的地方行政機構,是多少呢?

比如宋朝,宋朝也設立了三級行政區劃,簡單說就是路、州、縣。路的數目不同年間略有變動,不過維持在18-24之間。

宋朝在路一級的統治機構設置了三個職位:轉運使、提點刑獄、安撫使,分別掌管財政,訴訟,軍事。這個應該是吸取了唐朝的教訓,將這一級的權利分割,各司其職,都匯報給中央,這樣做有效的防止了地方長官權利過大,而且宋朝一般是任命文官掌握軍隊。不過很多人也認為,這麼做雖然避免了地方割據,但是也極大的降低了北宋軍隊的戰鬥力。


明朝的巡撫

再說說明朝,明朝是三級和四級行政區劃並存。省、府、州、縣四級;省、府、縣三級。省、州、縣三級。

明朝在全國有十五個省級單位:北直隸、南直隸、陝西、山西、山東、河南、浙江、江西、湖廣、四川、廣東、福建、廣西、貴州、雲南。省級單位的名稱叫承宣布政使司,比如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這麼看的話,中央朝廷需要面對的只有十幾個省而已。同樣,朝廷為了削弱省級行政長官的權利,也設立了三個平行職位:都指揮使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分別掌管軍事,民政,刑獄。

設想很好,不過計劃趕不上變化,到了明朝中後期,朝廷面臨的形勢變得複雜:農民起義,倭寇,邊患接連出現,權利的分散不利於維護統治,應付這些情況。朝廷於是又設立了巡撫,節制三司。跟刺史,觀察使的演化路徑一樣,巡撫逐漸成為了一省的最高長官,統管軍政大權。

清朝入關以後,行政區划上參考了明朝,在全國各地設立了16個巡撫,不過巡撫大多只管行政與司法,只有少數兼顧軍事。

結語

回答我最初提到的問題:滅掉唐朝的表面上是節度使,實際上就是地方實權派奪權成功;節度使有什麼特殊之處嗎?沒有。在唐朝,它是節度使,在漢朝它是刺史,在明清,它是巡撫。

好了,今天的內容就到這兒,別忘了點讚關注,也歡迎留言討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