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解放軍士兵平安返回大陸,結局怎麼樣

袁衛宇 發佈 2020-07-01T00:29:53+00:00

1949年秋,三野第10兵團進入福建,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駐守福建的國民黨軍隊,第10兵團很快解放了福建大部,只剩下少部分地方還在國軍控制中,比如說和廈門隔海相望的金門。

1949年秋,三野第10兵團進入福建,以秋風掃落葉之勢,橫掃駐守福建的國民黨軍隊,第10兵團很快解放了福建大部,只剩下少部分地方還在國軍控制中,比如說和廈門隔海相望的金門。

1949年10月,第10兵團所屬的29軍,在副軍長肖鋒的指揮下,總共9000餘人渡海作戰,發起金門戰役。結果遭遇慘敗,幾乎是全軍覆沒,其中約6000人戰死,餘下被俘。金門戰役結束後,有兩個被俘的解放軍士兵成功返回大陸,這兩人是誰呢?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一、胡清河

金門戰役爆發的時候,胡清河只有19歲,是一名衛生員。他和200多名戰友在金門島上一起被國軍俘虜。隨後,他被補入了國民黨軍隊駐金門的118師,分在師部當衛生員。從一個解放軍戰士變成了國軍士兵,這讓胡清河非常難受,他一直向游回對岸。

從金門到廈門,雖然在地圖上看著確實挺近的,但是最近的地方也有5公里,茫茫大海,無法利用參照物可以辨別方位,更沒有談不上辨別方位的專業設備了,要想通過游泳的方式,成功游回大陸,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胡清河做到了。

他先結識了金門島上的漁民,從漁民那裡得知潮汐規律,之後熟練掌握了附近的海文情況,以備將來游回對岸。從海上游回去,必須會游泳。胡清河小時候在山東老家的小河溝學過游泳,但只能在水中拍打幾下。因此要從波濤洶湧的海峽游過去,必須藉助漂浮器材。可金門軍營里,凡能用作漂浮器材的,都被嚴格管控。


巧合的是,當時連隊的2個籃球由胡清河管理。於是他想到了用籃球做漂浮器材的辦法。不過貿然帶著氣鼓鼓的2個籃球去海邊,恐怕傻子都知道他想幹什麼。於是他利用管籃球的機會,取出球膽,踩扁後綁在腰帶上,藏好之後,開始行動。1950年8月3日,來到海邊以後,胡清河把兩個球膽吹鼓後,利用繃帶把兩個球膽綁在自己身上,然後跳進了海里。

在海里遊了12個小時的胡清河,終於游回了廈門。不過他剛上岸,就被部隊隔離審查。經過三個月審查,發現胡清河沒有問題,於他被重新安排回部隊擔任衛生員。1955年,胡清河退伍回到山東陵縣老家,成為家鄉衛生所的一名醫生。在後來的特殊年代,胡清河也遭受很大的衝擊,歷經坎坷。1985年,組織上恢復了胡清河的名譽,並恢復了他的黨籍,之後胡清河一直生活在家鄉。

二、徐欽林

金門戰役爆發的時候,徐欽林只有16歲,是一名重機槍班班長。登島作戰開始後,徐欽林因為腿部受傷,無法參加戰鬥,徐欽林在突圍時,曾在漁民的閣樓里藏了兩天,後來被漁民發現了,漁民馬上報告了駐軍。不過在金門戰役爆發前,徐欽林穿的是一名剛投誠過來的國軍士兵的軍裝,沒來得及換就上了戰場,金門駐軍接報後,盤問徐欽林是什麼情況。

徐欽林是假稱自己是國軍士兵,和大部隊走散了。所幸當時沒有人檢查他的證件,而且他又穿的是國軍衣服,就這樣被他矇混過關。徐欽林隨後被送到醫院治傷,傷好以後,徐欽林被編入國軍駐金門的118師服役。


1950年2月初,國民黨軍隊118師一部奉命由金門增援舟山群島,師部醫院隨行。徐欽林亦在其中。守至5月,國民黨軍隊已是人心惶惶,無人戀戰。就在118師準備撤出舟山之際,天降大霧,濃霧給他帶來了非常好的掩護,他乘機跑到一座山上躲了起來。幸好國民黨軍隊無心戀戰,所以並沒有展開搜索。

國民黨軍隊撤離舟山後,徐欽林被人發現後,送到了駐杭州的解放軍7兵團司令部。隨後,根據徐欽林的要求,第7兵團派人把他送回駐福州的第10兵團。回到10兵團,徐欽林即遭到政治審查,並被開除黨籍。不久後被送到龍巖軍分區的獨立7營當戰士。1952年5月,徐欽林退役回到山東廣饒老家,當起了農民。

1986年,組織恢復了徐欽林的黨籍,也讓晚年的徐欽林感到欣慰。等這一天,他等了36年之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