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環保:宋朝就追求尊重生命退耕還林,先進治國理念堪比現在

放開那歷史 發佈 2020-06-30T03:22:15+00:00

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宋朝時期就有尊重生命,愛護自然,植樹造林的壯舉。公元961年,宋太祖趙匡胤就曾下詔,嚴令禁止臣民捕殺鳥獸蟲魚等野生動物,尤其不能傷害鳥蛋幼獸。

科技低下的古代如何踐行環保?我在這裡可以告訴大家:宋朝時期就有尊重生命,愛護自然,植樹造林的壯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先來說說宋朝對野生動物的保護。大宋帝國沒有成文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但宋朝臣民卻在日常生活中踐行著對動物的保護。這一點可以從3位大宋皇帝的詔書中找到答案。公元961年,宋太祖趙匡胤就曾下詔,嚴令禁止臣民捕殺鳥獸蟲魚等野生動物,尤其不能傷害鳥蛋幼獸。公元988年,宋太宗趙光義也下詔保護野生動物。其詔書大意是:請各地官員不要向皇宮上貢飛禽走獸了。讓野生動物快樂地飛向藍天,奔于山野之間吧!到了公元1010年,宋真宗趙恆下詔表示:每年春夏兩季是萬物生長之季,各地政府要採取沒收捕獵工具的方式保護野生動物。誰在民間私藏捕獵工具頂風作案,朝廷將嚴懲不貸。公元1019年,宋真宗再次下詔,要求臣民禁止捕殺鷓鴣等鳥類動物。

那麼,宋朝皇帝為什麼會接二連三的禁止捕殺野生動物呢?這是因為:宋朝對動物的保護理念起源於宋朝自身的一個治國理念——對個體生命的尊重和關懷。大宋開國之後,宋太祖趙匡胤就立碑,碑上銘文要求歷代皇帝不得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者。這就是皇帝對知識分子的尊重,讓知識分子發揮自己的才智與皇帝一起治理國家。在宋朝,言論自由的尺度比其他朝代寬鬆很多,正因為有了"不得殺士大夫與上書言事者"的祖訓,宋朝知識分子才敢向皇帝講真話反應實情。在司法審判時,宋朝在制度上嚴防冤假錯案出現。萬一真的出現了冤案,朝廷會嚴厲懲治製造冤案的官員。這一點也是對生命的尊重!隨著時間的推移,宋朝將"尊重個體生命"的治國理念全面接軌到對野生動物的保護當中。因此,很多後人認為:宋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最有人文關懷的朝代。這一點從宋朝皇帝保護動物,保護知識分子,尊重生命的祖訓和詔書上就能找到答案。

除了尊重生命,保護野生動物的舉措。宋朝還有其他的環保的舉措。剛開始,大宋國境內的湖泊被改造為耕地。說實話,這一舉動在短期內有利於農業發展,但長期下去,此舉不利於生態環境的保護。對於改湖造田的危害,很多知識分子都在文章中專門做出了論述。宋代知識分子認為,改湖造田的危害主要有三點:第一,改湖造田減少了湖泊對水旱的調節功能,周圍農田會因為水旱之災而減產欠收。第二,改湖造田會破壞生物的多樣性發展。第三,改湖造田會減少自然界的美感。

除了反對改湖造田,宋朝還有我們前面提到過的植樹造林舉措。當時,黃河經常發洪水淹沒莊稼。為了鞏固疏通河道的成果,宋太祖於公元962年下詔:要求首都開封與周邊地區的官吏和民眾在堤壩上植樹。此舉一方面能美化環境,減少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就能加固堤壩,預防水災。宋太祖下的詔書真的是一舉兩得。在吃透宋太祖的詔書後,各地官民都在黃河堤壩上植樹造林,這使得黃河堤岸及其周圍地區形成了小型生態系統,此舉很有利於環境的保護。

有一位知識分子曾說過"宋是現代文明的拂曉時辰。"現代文明主張尊重生命,尊重個體,保護自然。而宋朝在1000多年前就主張尊重生命,尊重個體,保護自然。從這一點就能看出,宋朝時期的執政者已經逐漸地具備了和當今社會思維類似的治國理念。這一尊重生命,尊重個體,保護自然的理念成就了宋朝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繁榮多彩的文化,也成就了宋朝時期良好的自然環境。正是這種以人為本的治國理念,讓宋朝成為了"現代文明的拂曉時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