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情商|重在增強孩子的內在力量的技能

水mu育兒 發佈 2020-06-30T00:26:29+00:00

我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但是就是不會和人溝通。這就是典型的情商不夠!那要怎麼辦呢?家長教育孩子,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孩子的情商培養,智商高有什麼用?最後還是成為了「死讀書」。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聰明。

我孩子門門功課考第一,但是就是不會和人溝通。這就是典型的情商不夠!那要怎麼辦呢?

家長教育孩子,最關鍵的還是在於孩子的情商培養,智商高有什麼用?最後還是成為了「死讀書」。


現在的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商高,聰明。所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就會給孩子報各種的興趣班,培優班等等,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可作為家長往往卻忘記了孩子的成長,沒有情商的教育都是無濟於事。就像是走路一定要兩條腿一起才是最快的。那家長要怎麼去培養自己家孩子的情商才是最正確的呢?


不要只是單純培養孩子的智商從而放棄其他的教育

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很重視,但是往往就是這種教育就有失偏頗。各位時常聽到一句話,那就是:孩子只要學習好以後就會有出息。這樣的話也是不少家長嘴上特別喜歡說的。所以在這種一傳十、十傳百的情況下,家長也只會重視孩子的智力發展。但有所不知的是,家長這種無知的心態這會耽誤孩子一輩子的成長。


再者說,孩子智商高固然是一件好事,在反應力還有思維力或者是語言方面都是很好的。不過也不要忘記情商高也是件好事兒。

情商高的孩子在感知,理解,表達,或者說是在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共情方面也是非常好的,對於往後的社交方面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家長一定不忽視它了。


並且,情商和智商被眾人稱之為「雙商」,只有兩者都可以得到良好的培養,才是真正健全的孩子。

不要覺得情商培養就是單純的模仿

都說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所以家長平日裡的所作所為都會很大程度上折射在孩子的身上。


可有的家長對於孩子的情商教育定義為說教,告訴孩子做哪些事情是合適的,哪些事情是不合適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這對於孩子而言不易於就是耳旁風,讓孩子單方面的順從模仿,也不過就是一個所謂的面子工程罷了。這完全算不上情商的教育。


家長要知道的是,在6歲之前的孩子,在語言也好還是社交,思維方面都是不健全的,基本都是在發育的過程,所以也是很難在孩子這個年輕段中構建一個正常意義上的心理建設或者是行為正確的動作關係,只是單純的覺得模仿家長的行為就夠了。


久而久之,孩子對於這種長時間的模仿就會形成一種慣性的行為。像是有些孩子正是因為經常模仿自己的家長,因此經常在一些社交場合上和小夥伴的行為舉止都是模仿自己家長,而這種模仿都是不出任何緣由的,都是屬於肌肉記憶。


可這個真的是一件好事兒嗎?對於孩子而言這種行為都是基於模仿自己的家長,但是這並不能讓孩子有一定的認同感,這不是出於孩子本能的思想。


因此,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有自我的認同感,在語言和思想上也是更加的結合,家長一定不要以自己的意願去強加給孩子,這都是非常不可取的。


那家長要怎麼做呢?

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遊戲的時候,和孩子一起溝通的時候,家長就可以和孩子一起聊天,試圖讓孩子用自己去表達,家長可以從中做引導培養孩子分享的能力,這也是鍛鍊情商的一種方式。

家長對於孩子的早教上,一定要教的越多越好


有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教導僅僅只是停留在智商的發育,這肯定是不可取的,在其他方面也要共同進步。不過也好在如今的家長在孩子的情商方面也是相當的看重,因此在孩子情商方面或者是其他方面也是教導的有模有樣。


但還是要告誡家長的是,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一定要循序漸進,不能一股腦的都塞給孩子,這對於孩子的教育成長也並不好。


根據有關的數據表示,在孩子4-6歲的時候,是家長教導孩子情商最好的年齡範圍。因為這時候孩子已經開始會形成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這時候的家長就可以教導孩子情緒和情感方面的共情。


當然,不論是家長教導孩子如何去控制,表達,抒發自己的情緒還是在維護和其他小夥伴的社交能力之外,孩子也要具備一定的語言表述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這都是十分的關鍵。這塊和智商也是有所掛鈎的,這也正是為什麼說要家長要讓孩子多方面的學習了。


寫在最後

實際上,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都是兩眼一抹黑,沒有辦法方方面面都考慮到,可不得不承認,家長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可以成長的很好。


錯的只是方式方法,可事實就是家長的一些無知或者是偏頗對於孩子都並不好,一定要考慮到綜合方面,即便孩子學習的慢,那也要耐下性子和孩子一起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