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影院-調試篇2

門清半夜談 發佈 2020-06-30T18:29:26+00:00

家庭影院調試非常重要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組建家庭影院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在組建家庭影院的過程中,消費者普遍注重的都是設備的選購,很少有人考慮過投影機的調試問題。

家庭影院調試非常重要

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組建家庭影院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在組建家庭影院的過程中,消費者普遍注重的都是設備的選購,很少有人考慮過投影機的調試問題。

其實在家庭影院的效果很大程度上都取決於調試的效果,如果用戶聘請專業的設計公司進行方案的設計,就可以看到在費用一欄有「調試費用」的選項。調試的費用從幾百到幾千不等,可見投影機的調試是非常重要的。

筆者偶爾在網際網路上發現一篇好文,作者對家庭影院的調試過程進行了詳細的描述和介紹,調試的過程也非常專業。消費者可以跟著這個教程學習家庭影院的組建,不僅能夠節省不少費用,還能學到很多關於家庭影院方面的知識。

下面,筆者就將此文章的全文進行轉載,供大家學習。

以下為轉載內容:




我們買了一輛車,需要有幾千公里的走合期,我們買了一對喇叭,需要有一段時間的煲箱。一套視聽系統的落成,同樣要有一個調試磨合期。而這個過程其實會相當複雜,要使得一套系統達到最佳的狀態,其中有著太多的學問。 無論是音質的主觀評價還是畫質的主觀評價,其中都有許多只可心授而不可言傳的奧秘(但絕非用以唬人的胡說八道),要想熟練掌握是不容易的,需要長期的積累,也需要有經驗的人耳提面命的傳授。

多年以來,「發燒」一直是耳朵的「專利」。發燒友們一旦描述起聽覺感受來,就會文思泉湧,妙語連珠:或雲撼天動地、震人心魄:或謂珠落玉盤、絲絲入扣;還會告訴你某哥的聲音有幾多磁性,某姐的嗓子多麼像糯米粽子;某張CD片子在幾分幾秒處會有一隻蟋蟀鑽進錄音棚,必須器材夠檔次才能聽到;……真讓人心癢難熬,恨不得馬上體驗一番。然而談到視覺感受,馬上靈感全失,言語乾澀,頂多輕描淡寫地說兩句圖象清晰、顏色鮮艷之類的門面話。談起來乏味之至。

並不想貶低純音樂發燒,本人早就是一名熱衷於音樂發燒的愛好者。只是想說:視頻領域作為家庭影院重要的組成部分,非常有意思,如果願意深入進去,起魅力絕不亞於聲音的發燒。

首先,讓我們從視頻調試開始。

來看看我們的環境

為了有更好的調試效果,所以要引入一些專業的儀器,下面的儀器便是「電子墨斗魚」。

電子墨斗魚

電子墨斗魚

電子墨斗魚在安裝幕布的時候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通常在安裝幕布的時候要確定一條水平線,而掛吊幕布的配件如果不在同一水平上,安裝出來的幕布容易有傾斜。通常的方法都是通過尺測量,通常的依據可能是側牆上邊沿或下邊沿,然後事實上房子的各條邊不一定是水平垂直的。同樣要確定一些垂直線的時候也可以用到「電子墨斗魚」。利用「電子墨斗魚」雷射線,可以準確的確定吊裝投影在幕布的中心線上,或者可以利用上面的刻度進行180度轉動來找到安裝投影的中心線。

那些在安裝中作用先不多表述。在目前這個調校過程中,「電子墨斗魚」可以起到一個審核的左右。

使用電子墨斗魚進行調校

使用電子墨斗魚進行調校




首先調校出完整的畫面


通常我們調校投影第一步就是要獲得一個比較完整的畫面。

顯示器一般就是PJ,LCD,PDP,CRT等幾種,現在還是拿家庭影院最常用的16:9投影作為例子來描述。

雖然統稱為16:9,但事實上畫面其實還是有差別的。16:9的話其實就是1.778:1,而目前電影大多數都是1.85:1和2.35:1。而很多碟機的開機畫面可能都不是標準的16:9。有時候在逐行和隔行,倍線和不倍線的方式下,開機畫面都會有一些小小的變化。同時,幕布的投射面積有時候也是不完全等於16:9。

所以有時候會出現畫面左右正好和幕布邊沿吻合,而上下邊卻不到,或者超出幕布的上下邊沿,這都是很正常的,當然這個誤差通常很小,一般都在許可範圍之內。

要注意的是DLP投影在安裝的時候位置會要求更高一點,鏡頭必須對著幕布的中線,而且每個DLP投影機鏡頭仰角都不同,假設幕布固定,那麼如果在投影儀水平放置的時候,只可能有兩個高度是最適合,可以正好打到幕布正中的。事實上,很少有人能正好安裝在這兩個空間位置的。對於那些只要求效果的純發燒友還好辦一些,而對於那些比較注重美觀的人,更加不容易安置在這些位置。所以通常投影安放會有一些傾斜角。這樣一來,就會產生梯形失真。

有些愛好者情願有梯形,也不喜歡用投影機上的梯形失真調節控制。我的建議是可以適當用一些,畢竟一個規則的畫面是最重要的。當然儘量安裝在比較好的位置,這樣可以減少一些梯形的調節。

相對而言LCD的投影機就比較方便,大範圍的鏡頭移動功能比較方便安置。

在有了一個規則的寬銀幕畫面之後,就要來看裡面了。一般畫面會有過掃描顯現,特別是CRT顯示器,LCD,PDP和PJ的過掃描被控制得很低了。

這張測試圖邊角的數字就是體現過掃描的百分比。PJ基本這點不用太在意。

然後就是畫面裡面的線性,通過這些測試圖和「電子墨斗魚」重和,發現還是有點線性失真。

雖然不夠盡善盡美,但事實上要完全吻合是基本不可能的,而只能通過一些調節儘量使它會更加好一些。

通過墨斗魚還可以看一下幕布投影,中置音箱是否在同一直線上,發現中置可以靠左一些,另外可以看到主音箱上邊沿確實在同一高度上。




針對觀看環境進行全解析


對於音響系統來說,聽音環境很重要。同樣,想要看到良好的畫質,除了有好的器材外,也需要建立一個良好的視聽環境。否則畫質會早晨影響,還會早晨眼睛的疲勞。

所謂觀看環境,主要是指環境光的方向、溫度和色溫、牆壁塗飾的顏色、觀眾與螢幕的相對應位置等。對環境的要求取決於人的視覺特性。

我們視覺有一個特點:絕對辨色力弱而相對辨色力強。在沒有對比的情況下,大多數人對孤立顏色的感知能力是粗略的,但若把兩種稍微不同的顏色放在一起,凡是視力正常的人都能辨別出兩者的區別。環境辨色力的影響也是類似的。例如一個人穿著青色(青色=藍色+綠色)的襯衫和綠色的外套,外套就相當於環境色,此時我們會覺得襯衫是藍色的;但如果換成藍色的外套,我們就會覺得襯衫的顏色是綠色的;雖然襯衫的顏色沒有改變,但是環境的顏色改變了,我們對顏色的感受也改變了。假設電視畫面只占據視野的20%,進入眼睛的其餘80%的光線則來環境,這些環境光的色調會使我們對電視畫面的顏色感受產生明顯的影響。如果在冷色調(藍、綠色)環境下觀看時,我們會覺得畫面色調偏暖;反之,在暖色調(紅、黃色)環境下觀看時,我們會覺得畫面的顏色偏冷。只有在中性色調或者全黑的環境下,我們所看到的畫面色調才是螢幕上的真實顏色。

說到這裡,就要分兩塊分別討論。

如果您的顯示設備是LCD或者PDP或者CRT電視,那全黑的環境雖然能隔絕環境光的影響,但並不是最理想的。因為會產生視覺疲勞。在全黑的環境下觀看白色峰值亮度為30英尺~朗伯的29寸CRT電視,觀看者在30分鐘內就會出現視覺疲勞。因為在全黑的環境下,瞳孔會出於本能放到最大,來採集更多的光。在這種情況下,突然出現的高亮度畫面會因瞳孔會來不及收縮而使視網膜瞬時過載。反覆出現瞬時過載就會導致眼睛的疲勞。如果稍微加入一些環境光,使瞳孔稍微收縮一些,視覺疲勞的出現時間就可以推遲到8小時以後。

而對於用PJ的愛好者,座位離螢幕的相對距離比較近(相對於畫面的高度的倍數),所以畫面將占據眼睛的全部視野,而不像普通電視那樣只有20%-40%。另外投影出來的畫面亮度低得多,所以全黑的環境並不會造成視覺疲勞。


下面簡單說一下在用LCD或者PDP或者CRT電視時,簡單色光處理。首先環境光不應該直接照射在電視螢幕,以免畫面被沖淡。所以環境照明燈位置最好放在電視機後面(不過問題是目前家裡很多人電視機都是靠牆放的,這就比較麻煩)。環境光應該有適當的亮度,但也不能太亮,以免畫面暗部層次被掩蓋掉。最適合的環境光亮度是不超過畫面鋒值亮度的10%,同時有不低於鋒值亮度的5%。照明的色溫也是很重要的。色溫高,表示照明光中的藍色成分比較多;反之,色溫低則表示照明光中的紅色成分比較多。不同色溫的環境光會影響我們對顏色的感受。最理想的環境光是日光色,其色溫是6500K。這種光就是純正的白色光,用作環境光,就可以使我們對螢幕上的顏色的感受不會發生偏差。

色溫的檢驗比較困難。嚴格的測試需要用色溫計,業餘愛好者難以辦到,只能大概估計一下,下面給個表參考一下。 25W百織燈:2700K 150W百織燈:3100K 舞台照明燈:2700-3200K 暖白色螢光燈:3000K 冷白色螢光燈:4200K 日光型螢光燈:5400-7000K D65螢光燈:6500

最好當然有D65,但市面上很少,基本都用日光型螢光燈。


開始視覺系統調整

有了比較好的環境之後,就可以開始進行視頻系統的調整。

主要是對顯示器的各個控制點進行調整,包括亮度,對比度、色彩飽和度和色彩平衡以及銳度。要精確的調整他們,單靠普通的節目源是不行的,必須在專用測試圖的輔助下,並掌握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到正確的結果。

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測試軟體包括,HIVI-CAST,AVIA,DVE等,有了這些工具,才能獲得比較正確的畫面。

接下來我們以HIVI-CAST作為例子,來介紹一些調試的方法。

亮度和對比度

亮度(Brightness)和對比度(Contrast)是顯示器上最常見的調節參數,從黑白電視時代就有了,可謂首席得不能再熟悉了。但是,如果簡單的認為:亮度控制器的作用是調節畫面的明亮程度,對比度是用於調節畫面的黑白反差,那是不正確的。準確的說法是:亮度控制器的左右是調節畫面的黑色水平,對比度控制器是用於調整峰值白色水平。

如果顯示器的亮度控制器調整得過低高,就會使畫面中本應為黑色的部分變成灰色;反之,如果亮度控制器調整得過低,又會使畫面中灰色部分變成黑色,使畫面的層次減少,暗部細節被淹沒。在一定的背景亮度下,正確的亮度調整點是唯一的,要精確地找到這個點,必須藉助於專門的測試圖行。

我們可以藉助HIVI-CAST的測試圖來對對比度進行調節。

我們可以看到圖中,100%白,95%白和90%白色,其中背景顏色是和中間95%這塊所相同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把對比度從高到低調節,直到三個百分比的畫面都能夠區別開來。這樣做能夠儘量保持100%白的情況。接下來進入下一個圖,100%白,97%白和95%,同樣的方式,只要在原來的基礎上微調就可以了。最後是最精密的調整,100%白,99%白和98%白色,如果能把這三塊比較好的表現,說明顯示器的表現不錯。當然要注意的是,100%白,99%白和98%其實是很微先的差異,如果將這三塊也調節得差異很大也是不正確的。

這是到最後,對比度在0和-1之間的調節的畫面,應該已經是最適合的情況。

隨著顯示設備的原來先進,現在很多顯示設備都能比較好的完成這個測試圖,特別是一些投影機,在傳統的CRT顯示器上,如果還是S或者AV輸入,那調節將會很困難。

接下來這塊是調整亮度的,當0%黑,5%黑和10%黑出現後,我們可以試著調節亮度,從小到大,逐漸看到三塊區域有區別顯示。和巧的是在自己視聽室調節的時候,基本沒有動過,三個測試圖都輕鬆的通過,看了這台PJ的默認設置非常不錯。

要知道不同的訊源會產生很大的差異,不同的DVD或者通過不同的接口接同一個顯示器,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有時候你再怎麼調也難以分辨出三個不同程度的區域,那就先看看訊源的調節。例如很多先鋒的DVD機,包括969,默認的設置經常會使得顯示器再怎麼調節,亮度調節的黑色辨別不出來,只有先調整DVD里的亮度設置,才能比較好的調節出正確的畫面。當然一般情況下,先調節顯示器,當顯示器調節已經無濟於事的時候,可以再試圖調節訊源。

另外變換輸入埠看看差異。我自己有一台36寸CRT顯示器,在色差輸入的時候,亮度這塊調節很困難,但如果用D-SUB輸入,亮度三塊的差異就很容易調節出。


對測試圖片進行詳細介紹

由於對比度和亮度的調節是最重要的,是一切的基礎,所以再給大家再介紹一些調節的測試圖。

這個圖選自AVIA,也是用來調節對比度和亮度的。

這張圖的背景顏色就是標準的黑色,左半部分有三個不同亮度的豎條,中間一條和背景亮度是一樣的,也是標準的黑色;右面豎條比黑色的亮度稍高,而左面的豎條的亮度則是「比黑更黑」。(由於拍攝的原因,可能最左邊這條線看不出來)右半部分是四個不同亮度的矩形,代表畫面中的灰度等級。其中最上面的一個就是亮度為100%的白色,即峰值白色。

調試的時候,先把對比度和亮度關小,接下來慢慢開大亮度,使得在畫面儘可能暗的情況下,依然能夠看出左面的三個豎條。接下來應該逐漸開大對比度,當對比度開得很多時,你會發現右側最上面的矩形大了一些,這種現象稱為「開花」(blooming)」,表明峰值亮度超過了允許值,應該關下對比度,即減下峰值亮度,使所有的方格看上去都一樣大。對比度和亮度是會相互影響的,減小對比度常常會使畫面的黑色水平降低,再次用亮度控制器調高黑色水平又會使峰值白色電平升高,需要將對比度再次減小。兩者需反覆調整若干次才能達到最佳值。

  在「Video Essentials」的使用上,我們知道這個Needle Pulses(針狀脈衝)測試圖示用來調整對比值的,我們要看的是黑與白交界處的線條有沒有彎曲。為何要用大塊的黑與白呢?我們都知道,CRT電視螢幕上出現全黑就等於是映像管沒有發出光束,那是最低的電壓值。而螢幕上出現最亮的白色時,就是光束最強時,也就是映像管電壓最高的時候。這個測試圖就利用最高與最低的電壓來測試顯像器是否還能在這二個極端值上保持不失真。因此,當我們看到黑現與白線交界處有扭曲時,就要把對比值往下調,一直到交界處恢復直線為止。

  在「Avia」里,這個測試圖加上了二條會左右搖晃的亮條。這是做什麼用的呢?原來這是給非CRT顯像器調整對比值用的。因為液晶或等離子並非靠電壓提高、增強電子束的光點來增加亮度,所以如果您測等離子或液晶顯像器,無論怎麼增減對比值,左右二邊那二條直線(Video Essentials里只有左邊一條直線)都不會彎曲。「Avia」提供的方式很簡單,它利用到原來用於調整亮度值的二條亮條,只要把對比值調高到看不到左邊那條晃動的亮條(右邊那條還是要看得到),就表示對比值已經太過分了,此時您必須把對比值減下來。至於要減到什麼程度?這必須以實際觀看影片做參考。

在測試對比值的針狀脈衝圖(Needle Pulses)上為何還要加五個灰階塊呢?這是給CRT顯像器對照對比值是否過度的輔助圖形。我們都知道CRT顯像器的亮度是靠電子槍激發光束而來。假若供應電子槍的電壓越高,光束就越強,畫面亮度也就越高。問題是,光束不能過強,否則光束就會無法集中而暈開,這樣反而降低了影像的解析度,同時也會因為電壓太高而降低了CRT的壽命。

  為了輔助檢測光束是否過強,所以安排了五個灰階方塊疊在一起。理論上這五個灰階方塊的面積都要一樣大才對,假若最上方那個白色方塊的面積大過底下那幾個灰方塊,就表示光束已經強過頭了,也就是對比值已經高過頭了,必須把對比值降低才行。  因此,當您在調整對比值時,必須注意看那幾個灰階方塊,尤其最上面那個白色方塊。方塊的邊緣不能暈開,也不能白糊成一片,一定要看到很實體很清楚的白方塊才對,這就是對比值的最上限。


進行顏色和色濃度的調整


接下來是顏色(color)和色濃度(Hue或Tint)的調整。

對於一台既定的顯示器,要想獲得準確的色彩還原,色飽和讀和平衡的正確調整點只有一個,不能根據所謂個人愛好而隨意設置,但是,單純依靠普通的節目源和我們的個人判斷很難找到這個唯一的正確點。不僅節目本身會有製作偏差,創作人員也會有自己的偏好,我們並不知道原始節目的顏色,也就無法判斷自己的電視機還原出來的顏色是否正確。為此,專業界制定了一些彩色測試圖就可以方便而精確地調整飽和度和色平衡調整,只要你的顯示設備沒有毛病,就可以保證色彩還原是正確的(但是不保證符合你的個人偏好)

這個時候就要使用到濾光片,HIVI-CAST只提供了藍色濾光片。

這是提供色濃度的測試圖形。

以上三張是同一個圖,通過調節色濃度,畫面明顯的就不同,我們要做的是通過濾光片,使得畫面看起來儘量接近。

這張是投過濾光片之後尚未調節好的情況,有明顯的色偏。

等調節完畢,就會是比較接近的情況

但有一點是需要注意,那就是幾乎不可能把四個方塊調節得畫面完全一樣。

這是調節色度的圖象

方法和上面是一樣的

我們再可以看看AVIA的顏色調試圖

在測試圖圖上,我們經常會看到紅、綠、藍、黃、靛青、紫紅、白這七種色彩,它們就是SMPTE色塊圖上的色彩。我們必須先認識到所有的色彩都是由紅、綠、藍混合而成的,而紅綠藍任何二種相混都無法產生自身的紅綠藍三色,所以紅綠藍是三種「原色」。再來,黃色就是紅色與綠色的混合,靛青就是藍色與綠色的混合,紫紅就是藍色與紅色的混合,白色就是紅、黃、藍三色的混合。這七種色彩加上不同程度的黑與灰,就構成測試片中各種測試色彩表現的要素,這也是SMPTE色塊圖要選用這七種色塊的原因,因為它們之間相互都有關係。

該圖主要就是用來測試色彩的正確與否。藉由這個圖,我們可以調整顏色值與色濃度值。假若您用色差端子,則只能調色濃度值,因為顏色值已經固定了。

有意思的是,「Avia」在SMPTE色塊圖以及測亮度值的圖上也都安排了會晃動的亮條,您在觀看SMPTE色塊圖時,要特別注意右下角灰階部份也要看得到晃動的亮條才對。這樣才是最正確的對比值與亮度值。


SMPTE色塊圖的正確使用方法


  首先我要提醒您的是,本片SMPTE色塊圖中,左下方那塊白色是亮度最高(100IRE)的白,其於存在於色塊圖中的大、小白色其實是灰色的,您要特別注意。為什麼要安排不同的白色與灰色呢?這是因為SMPTE色塊圖是75%的IRE亮度,所以您在色塊圖上所看到的白色塊是略帶灰色的。本測試片中另外還提供各種不同形式的色塊圖,其中就有100IRE的色塊。在各種不同的七色色塊圖中,您可以反覆用紅綠藍三種濾片來觀看三色準確的程度。可是,您會發現很難把紅綠藍三色調得完全準確。沒有關係,您只能盡其在我的調整,而且以藍色為準去調。不過,假若您發現紅色實在是太過量時,不妨改以紅色為準,您可嘗試透過紅色濾片去更動色濃度值,看能否調出比較正常的紅色。  與「Video Essentials」不同的是,「Avia」的SMPTE色塊圖上有四個會閃爍的方塊,這四個閃爍方塊用意在於增加調整的精確度。當您透過紅綠藍濾片看SMPTE色塊圖時,如果還能清楚的看到方塊在閃爍,就表示還沒有調到最佳狀態。一定要調到肉眼感覺不到方塊在閃爍,那才是最正確的位置。假若您的顯像器輕易就能調到方塊看不到閃爍的地步,就表示顯像器在色彩方面的準確度很高。反之,如果無論怎麼調都看得到方塊在閃爍,那就有問題了。  在此還有一個小東西要提醒您,當您在調SMPTE色塊圖時,不要忘了右下角有二條亮條在晃動,左邊也有二條亮條在晃動。

為什麼測試片要提供紅綠藍三種濾片呢?

「理論上」,在SMPTE色塊圖中,只要有藍色參與的色彩(白、藍、靛青、紫紅),其藍色的含量應該都是一樣的。所以,我們如果透過藍色濾片把其他色彩過濾之後,肉眼所看到的應該就是亮度一致的藍色塊。測試圖就是利用這種特性,以及藍色的量改變之後肉眼所看到的變動最大這二個原因,來做顏色值與色濃度值的調整。「理論上」,只要把藍色的量調到一致,其他紅色與綠色的量應該不必調了,它們也會一致才對。  但是,在「實際上」,顯像器卻為因為相關色彩線路的設計與品質,而產生了不同的結果。有時候,當您把藍色的量調到一致之後,透過藍色濾片去看毫無問題。但是當您透過紅色或綠色濾片去看SMPTE色塊圖時,卻赫然發現紅色與綠色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深淺亮度,但理論上它們卻要一致的啊! 如果遇到這種情況,用戶該怎麼辦?在一般直視型電視上,您只能「涼拌」,因為沒有任何能夠幫助您糾正這種錯誤的調整。換句話說,測試片只能告訴您這部顯像器在這個地方有問題,但是您無法去改良。在此先告訴您,除非是非常高級的專業監視器才有「可能」紅綠藍三色完全達到理論設計值,您家裡的顯像器應該都會有這個問題才對。  假若您的顯像器有白平衡(或稱色平衡)調整,那麼對於紅綠藍三色的量才能有更改的機會。不過,調整白平衡非常難,如果沒有儀器輔助,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就以我的BENQ 7700為例好了,它可以調整紅綠藍三色的Gain(色濃度)以及紅綠藍三色的Cut off(亮度)。每種調整的幅度都是0-255。您稍微用數學的角度去看這件事情,三色的色濃度變化乘上亮度變化,再乘上0-100的變化位階,那該有多少種可能的組合?

  HIVI-CAST,就會發現它只提供藍色濾片而已,並沒有提供紅與綠色濾片。而且,它所提供的藍色濾片比較厚,雖然藍色的顏色與「Avia」測試片所提供者一致,不過透光率卻因為比較厚而顯得較暗。二種濾片比較之下,您會發現「HIVI-CAST」的藍色濾片因為透光率比較低,所以很容易就把藍色調到定位。但是當您再用「Avia」的藍色濾片看一次時,卻會發現好像還沒有調得很準。為什麼會有這種差異呢?難道二者之中有一方所提供的濾片不合規定?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它們二者所提供的藍色濾片在顏色上都是準確的,不過卻因為透光率的不同,而讓我們對藍色的精準要求有所不同。換句話說,「Avia」的透光率由於比較高,讓我們可以更精準的去調整藍色的量。

色彩解碼器測試圖

這個圖可以告訴我們顯像器到底偏向什麼色彩,偏了大約多少?雖然我們對顯像器的色偏可能無能為力,但至少讓我們了解顯像器的實力。

Color Decoder(色彩解碼器)在NTSC信號傳輸過程中承擔什麼任務呢?在視頻「拍攝」的過程中,Color Encoder(色彩編碼器)是把R-Y、B-Y這二個信號混合3.58MHz震盪同步信號而「編碼」成為I&Q色彩信號的處理器。而在「播放」的過程中,Color Decoder承擔著把I&Q色彩信號「解碼」成R-Y、B-Y信號的任務。假若Color Decoder品質不佳,解出來的R-Y、B-Y信號就不正確,這就直接影響到下一個步驟(Matrix Decoder矩陣解碼器)的結果。換句話說,假若色彩解碼器不夠好,紅綠藍三色的量可能就會有偏差,此時顯像器就會產生偏紅或偏綠、偏藍等情況。

  「Avia」測試片提供了Color Decoder Chcek測試圖,讓我們檢驗顯像器是否有色偏。測試圖上的每種色彩旁都有百分比數字,而測試圖的底色是灰色的。當您透過三種濾片觀察時,底部的色彩亮度應該要與0%那格的亮度一致才對。假若底部的亮度與10%那格的亮度一致,那就表示色濃度過量10%。

  在此我要提出一個問題:假若我們使用的是色差端子,還要測試Color Decoder 嗎?從NTSC信號轉換方塊圖中,我們很清楚的可以看到,假若我們使用色差端子,事實上並沒有經過顯像器的Color Decoder,Y、 R-Y、B-Y信號直接就從DVD唱盤進入顯像器的Matrix Decoder里,再處理成RGB信號。

  問題是,就算您用色差端子來看「Avia」測試片,您也可以從這個測試圖上看出色偏,這是怎麼回事?其實它告訴我們的是一個最終結果:不論DVD唱盤或顯像器省略了那個步驟,最終呈現在顯像器上的紅綠藍三原色就是有色偏。既然顏色值、色濃度值都依照要求去調準了,還會有色偏,我們要怎麼辦?其實很難有所作為,就算您的顯像器可以調白平衡,也不會有多大幫助。其實,我們應該視色偏為正常現象,假若一部顯像器完全沒有色偏,那該要賣您多少錢?所以,Color Decoder Check這個測試圖只是要讓您了解,自己的顯像器色彩偏向那裡?偏了多少而已。


畫面銳度的調整


過高的銳度會使得畫面有明顯的勾邊顯現,即在深色物體周邊勾一圈細細的淺色的邊,或在淺色的物體周圍勾一圈深色的邊。而過低的銳度就會導致畫面不夠銳利清晰。

這張圖的最右邊的豎條希望能夠做到清晰可辨

而這張圖中希望不需要有勾邊的顯現

調試之後效果

這只需要調節顯示器上的(Sharpness)即可。不過實際上,要完全消除HIVI-CAST上這張測試圖上的勾邊,實踐下來基本是做不到的,只能在儘可能的範圍下做到正確。

在某些設備上帶有Gamma的調整,那麼儘量把每個反差係數都調節得平滑,不過很多顯示器上這個表現已經都很不錯了。

最後看一下調試之後的效果。


聽音環境全方位解析


首先,要有好的聲音,就必須要有比較好的環境。吸聲處理是聽音室中最重要的聲學處理之一。它直接關係到房間的混響時間是否適當。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適當的混響不僅能美化聲音,而且從本質上講,它是Hi-Fi放音的基礎。

從聽音室裝修的聲學處理角度那是一個很大的課題,這個內容以後愛威影音會詳細為大家講解。今天要講的是從調試角度而言的吸聲處理,在調試階段,家裡的裝修基本已經到位,要在硬裝修方面再「大興土木」地裝飾已經不可能,於是就要在軟裝飾上動點腦筋。

混響時間的概念已有一百多年歷史。經典的混響時間(T60)定義是,聲源停止發聲後,室內聲壓衰減60dB所需的時間。根據這一定義可以從理論上導出混響時間的數字定義:

T60=0.16V/A(秒) 公式中,V為房間容積(m3),A為室內總吸聲量(㎡)

前一定義是測定混響時間的物理基礎,後一定義則為控制室內混響時間提供了依據,即對於給定大小的房間,只要控制室內總吸量,就能自由地控制混響時間。這個重要公式稱為「賽賓公式」,它最初是由賽賓通過實驗建立起來的。

通過對廳堂音質及其混響時間的大量調查和分析,聲學家提出了「最佳混響時間」的概念。它告訴我們,要獲得良好的音質,房間的混響時間不應過長,但也不是越短越好,而是要適當,這個適當的混響時間範圍稱為「最佳混響時間」。

最佳混響時間是聲學史上第一個反映房間音質的客觀參數。我們平時常說「混響能美化音質」,就是「混響適當」而帶來的效果。事實上,房間混響是否適當,不僅僅關係到聲音是否動聽悅耳,而且還直接關係到聲音是否真實、自然的程度。許多主觀聽音評價,如豐滿、溫暖、清晰、空間感等都與混響是否適當密切相關。因而混響的重要性可以「一言而蔽之」:「牽一髮而動全身。」


要把混響控制到適當的程度,首先要知道適當的混響時間是多少,它又受什麼因素的影響。對此,許多聲學家為我們提供了推薦值。上圖就是「最佳混響時間」與房間容積/音樂/語言之間的一種關係曲線。實際上,這組曲線並不是「絕對」準確的,應該理解為是與房間容積和聲音類別相關的「最佳混響時間」的大致數值,相對於各種實際情況,可能有+10-20%的變動範圍。儘管如此,它還是為我們提供了兩條重要信息。一是使用我們對「最佳混響時間」有了一個基本的數量概念。二是提供了「最佳混響時間」的一些影響因素及其變化趨勢。為了進一步理解混響對聲音的影響,下面作一些簡單的說明。

首先,如果房間較大,「最佳混響時間」也應相應長一些。這是因為房間空間增大,需要較大,需要較大的響度才能使聲音聽起來更滿意些。而增加混響時間能起到高響度的作用。音樂廳的混響時間(1.5秒左右)比聽音室大得多,就是這個道理。

其次,適合語言的「最佳混響時間」總是比音樂所需的混響時間短一些,這又是什麼原因呢?原來這兩類聲音都可看作一連串音節或音符組合而成的。原來這兩類聲音都可看作一連串音節或音符組合而成的。每出現一個音,都對應一個用房間混響時間度量的聲衰變過程,如圖2所示。如果房間混響時間過長,前一個音尚未充分衰減,後一個音就已經到來,二者之間重疊部分(陰影部分)就會過多,兩個音就是易聽清楚,聲音顯得模湖不清而混濁。及之,如果房間混響時間過短,兩個音之間重疊很小甚至相互分開,此時每個音聽起來還算清楚,但往往不夠響亮和豐滿,這是因為直達聲得不到混響聲的有力技持,就清晰度而言,此時也未必能達到最好的程度。顯然,只有當混響時間比較適當時,才可能聽到既豐滿響亮又清晰的聲音。由於人們對語言的滿意程度主要取決於聽清聽懂內容的程度,因而混響時間短一些比較有利。相比之下,人們對音樂往往不要求聽清每個音符,倒是常常希望相互之間有些「掩蓋」避免聽到樂器的某些缺陷或不足,這樣聲音反而更為豐滿動聽,因此混響時間通常總比語言的長一些為好。

最後要說明的是,作為容積不大的家庭聽音室,大多以欣賞音樂為主要使用目的,在設計聽音室時,「最佳混響時間」初始值應該適當取得大一些,至少不應小於0.5秒。如果需要,在此基礎上循序漸進地降低混響時間,通過試聽就比較容易找到符合實際情況的「最佳混響時間」了。

混響均勻性要求

以上所談的「最佳混響時間」都是中頻500Hz時的值。目前室內聲學中所涉及的頻率範圍大多限於125Hz~4000Hz。因此混響時間的控制還包括控制「最佳混響時間」的頻率響應問題。關於混響時間的頻率響應,一般希望從低頻到高頻大致平直均勻。不過平直的高頻響應對某些樂器的聲音是好的,對另一些泛音豐富的樂器則可能會感到過於刺耳。綜合起來看,高頻允許適當降低一些比較適當。至於低頻響可以適當提升一些,有利於改善小房間低頻重放效果,因些圖3b的混響頻率特性也是不錯的。不過,當小房間中低頻駐波比較嚴重時,加強低頻的吸音,使低頻混響時間從中頻開始平滑地緩慢下降的特性,也是常用的混響頻特性,尤其小房間使用大音箱的情況下更合適些。

要避免的是圖3d那樣起伏較大的混響特性。與峰值對應的頻率f1的混響時間長,與谷值對應的頻率f2的混響時間短,f1就會對f2的信號產生「掩蔽」效應,尤其當f2信號幅度較小時,將幾首完全被f1所「淹沒」,從而失去很多本來可以聽到的微妙的樂音,這對hi-Fi重放自然是很不利的。當室內駐波引起的共振得不到很好的抑止時,低頻段常會出現上述情況,從而使聲音產生失真或染色。因而在設計聽音室時,特別是要注意防止低頻共振頻率出現「簡併」並加強對其的吸聲處理。總之,對於3a~3c的混響特性不能一概地說哪種好哪種不好,因為這與房間駐波和音樂類型有關。不過大致來說,相對於中頻而言,高頻混響時間希望控制在0~-10%的範圍內,低頻混響時間控制在+50~-20%的範圍內,大概是普遍能夠接受的。

初步選定了「最佳混響時間」及其頻率響應要求後,接下來要對房間的吸聲處理作出大致的安排。

以上是主要材料的吸聲係數表。

我們可以根據吸聲係數表,計算家裡具體的表面積,根據賽賓公式,不同的材質來計算總的吸聲量,和要求的「最佳混響時間」進行對比,然後再根據實際情況,來增加或者減少吸收或者擴散的材料,有些在裝修後已經很難增加或者減少,有些是比較容易添加的,比如第三類材料。

第3類材料是由多孔性棉毛織物所構成的,地毯和掛帘(即帷幕)是其代表品種,也是歷史上最早使用的吸聲材料。這類材料的特性是中高頻吸聲係數較高,而低頻吸聲係數很低,因此一般作為中高頻吸聲材料使用。由於地毯和掛帘本來就是家用吸聲材料,但由於它主要只對中高頻吸聲,常常導致聲間發混,清晰度不佳等弊端。也許正由於這個原因,再加上現在可用作吸聲的材料和結構頗多,(甚至可以自制),使用又十分方便的家用吸聲材料,特別是它在一定範圍內具有可調吸聲係數的特點,更是適合業餘使用的吸聲材料。摺疊面積(%)是指掛帘摺疊懸掛時其展開部分的面積與其全部攤開懸掛時的面積之比。摺疊懸掛時的吸聲係數大為提高,主要是摺疊後等於增了掛帘本身的厚度,因而吸聲係數就會增大。另外,當摺疊(%)增加到一定程度後,吸聲係數會出現明顯的峯形特性。這是因為摺疊(%)大時,掛帘後的空氣層厚度也增大,形成類似於共振吸聲結的色的吸聲特性。表中的絲絨帷幕也有類似的特點。只要我們充分了解掛帘的上述特性,再與低頻吸聲材料合理搭配使用,完全能夠在全頻段取得所希望的吸聲特性。

具體需要多少材料怎麼排布,就要看具體情況,不同房間的混響情況來處理。在沒有混響測量儀器的業餘條件下,對房間進行混響時間的計算,看起來是毫無實際意義的多此一舉。其實恰恰相反,而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它便於我們大致設置出多種不同的房間混響特性,從而有可能通過試聽和比較,從多種房間混響特性中找到最滿意的混響特性。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彌補沒有混響測量儀器帶來的不足。對於初次涉足「房間發燒」,並且有時間、有精力和有濃厚興趣的發燒友,建議從比較簡單靈活,方便更政和成本較低的聽音室處理方案起步, 這樣有利於逐漸積累經驗,最終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

多聲道家庭影院系統的擺位

以往自己配一套器材如果不靚聲,通常會第一時間埋怨自己買錯機,又或者生搬硬套人家的配置,很少會自我反省,檢討一下問題是否出於自己身上。說實話,很少有人真正將自己的器材能量發揮到最佳狀態,隨著影音技術的不斷提高,多聲道家庭影院系統越來越多的走進我們的生活,從5.1,6.1,7.1到將來更加繁多的格式,面對越來越複雜的系統,正確的家庭影院系統調校將至關重要。

下面我們將一些自己的經驗整理成文,和廣大愛好者一起做一下討論。

一,音響的擺位

喇叭擺位是改善聲音效果的最佳方法,它不用花錢,也可以提高你分辨聲音質素的能力,而且可以令平凡的效果變得出色(就算器材與喇叭不變),在你花錢將器材升級或進行吸音工程之前,請先肯定你是否已經利用喇叭擺位將體系的潛質發揮盡致。你為喇叭找到最佳位置之後,便要加上廠家供應的釘腳,四個(或三個)釘腳都應該負擔同樣重量,這樣喇叭考試能站穩,不會左搖右擺。我們可通過喇叭擺位來控制聲音效果,改變喇叭至後牆或側牆的距離可控制低頻質量,改動喇叭及聆聽者的位置可以減低房間諧振的影響。

其實關於多聲道系統如何設置音響的擺位問題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也存在著一些爭議。看如下圖:

這是某日本測試軟體中推薦的方式,而對於每個位置也都有精確的位置指定。左前置喇叭的擺位: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0.15

中置喇叭的擺位: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2與X軸的距離= Y軸/2

左前置喇叭的擺位: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18與X軸的距離= Y軸-( Y軸長度×0.15)

左環繞喇叭的擺位: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右環繞喇叭的擺位: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0.535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後環繞喇叭的擺位兩個後環繞喇叭之間的距離為30cm, 並且以Y軸/2為基準與地面的距離= Z軸×0.75

註明: 此擺位必須使用雙向或是單向發聲環繞喇叭,三向發聲喇叭不適用

低音炮擺位:低音炮與X軸(左側牆或是右側牆)的距離= Y軸長度×0.039與Y軸的距離=X軸的長度×0.738

皇帝位聆聽位置:與Y軸的距離= X軸長度 × 0.535與X軸的距離= Y軸長度/2

應該說這是一種方式,但大量實踐下來的實際聽感,也許這並不是最好的方式,特別是在後方有著後環繞的情況下,左右環繞太過靠後。

在此,對於多聲道家庭影院系統的擺位,向大家推薦如下的方式。

(1)在確定最佳視覺距離之後,再調整前方左右音箱的距離,使2隻音箱至聽音者連線成夾角為45~60度,高音單元與聽音者耳朵齊平;前置左右音箱之間需要一定的距離,太近和太遠都難以真正表現出適當的聲場。45~60度的夾角是比較適合的,當然對於家裡不同的環境,適當的妥協是可以的,只是儘量要靠近這個值。至於前置左右音箱是否要內凹面對聽音者?一般在大空間中,可以做適當得內凹,比如聽音位置離開音箱有5米以上,如果空間不大,只要讓音箱平行向前就可以了。

(2)中置音箱前後位置與左右主音箱平齊,並且與左右音箱處於同一水平高度,一般把防磁中置音箱置於電視機的頂上;有時候如果用的是投影機,可能中置一般會放得比較低,其實也可以接受,只是可以把中置前端稍稍墊高,把單元口朝向聽音者會稍好,另外中置最好不要置於封閉的電視機櫃內,這樣有利於聲音的表現。

(3)側環繞音箱擺位採用「側牆安裝法」」為最佳,就是把兩隻環繞音箱面對面指向,放在與聽音者等距離的兩側牆上。並使其比聽音者高60~100cm。若室內限制無鄰近側牆的,可以把環繞音箱放在地面支架上,安裝方法與」側牆安裝法」相同。 也可把側環繞音箱放在聽音者的稍偏後面,但到聽音位置的連線與水平線之間的夾角不宜超過15度。

(4)後環繞2隻音箱至聽音者連線成夾角最好大於30度小於60度,有些愛好者推薦把兩隻後環繞靠得很近,這樣的方式是並不正確的。違背7.1的初衷。後環繞音箱到聽音者的距離最好和側環繞音箱保持一直,高度同側環繞。

(5)至於低音音箱沒有方向性,可放在家具下面或後面,只要使低音豐滿而清晰即可。詳細的調整會單獨有說明。


環繞聲前級的設置

在家庭影院系統中,正確的設置環繞聲前級,將獲得效果最好的聲音。要不然出來的效果將和原始的意圖千差萬別。


環繞聲正確調校方法


市場上的Surround Amp多如繁星,不過,設定項目和方法欲萬變不離其中。

大家只要控制住以下幾點就可以了:

1,Speake Setting

故名思義,這項設定是讓Suround Amp知道閣下使用的喇叭的大小,一般來說有2檔選擇,分別是Large和Small,照常理推算,如果有低音炮的情況,可以將喇叭都設置為「Small」,這樣功放就會把更多的低頻交給低音炮,而其它音箱可以不負擔過多的低頻壓力,功放可以更加充裕得來推好無源喇叭。

雖然這樣的觀點被90%的人所接受,但也有發燒友並不這樣認為,如果把喇叭都設置為「Small」,Surround Amp就會將各聲道位於100Hz以下的低頻全部給超低音負責,但一般超低音都不太善長近100Hz左右的低頻,亦浪費了各聲道喇叭的低頻,所以無論使用任何喇叭時都要設定為Large,任由5隻(或7隻)喇叭全頻發聲,再調校超低音的Frequency來銜接其他聲道喇叭的低頻就為之最理想。

其實具體怎麼來操作,還是要根據具體喇叭而定。要看您的功放是否擁有充足得功率預留,要看主喇叭是否在接受全頻發聲時,極低頻會有明顯的失真,還要看您的低音炮在100HZ以上相應的情況。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如果您用一套書架式或衛星喇叭搭配低音炮來欣賞電影,那還是把喇叭都設置為「Small」比較合適。所以我們通常比較推薦書架箱+炮的搭配模式。

2,Channel Delay/Speaker Distance



雖然名不同,但不論Channel Dalay抑或Speaker Distance,目的都是讓Surround Amp知道各喇叭與閣下頭部的距離,然後將數值輸入到Surroud Amp便可。通常測量方式都是用一把捲尺來丈量,不過為了更加簡便,可以一人操作,愛威影音將使用雷射測距儀來測量這個距離的情況。在量度時不用太執著於具體尺度上,因為大部份環繞聲器材的量度尺度都只是以每10cm為單位,所以有一些誤差實不用介懷。

3,Channel Level

從來沒有享受過廣闊音場和穿牆過壁效果的發燒友就要留心,其實Dolby實驗室早已規定,重播5.1環繞聲時每聲道的聲音水平要達到75db為準,而軟體音效時都是依照這個標準去錄製。但一直以來,不少發燒友都用一對誤差頗高的「金耳朵」來充當音壓計,以為將各聲道的音調到一致便大功告成,結果自然不用多說了。

想重播出廣闊的音場,營造出穿牆過壁的效果,設定上就不能馬虎,而一個準確的音壓計更是成功的關鍵。

至於量度方法亦十分簡單,先關好全屋大門窗戶,屋內所有會發聲東西都要暫時收藏起來,防止影響聲音準確性,之後將音計用三腳架承起,置於「皇帝位」處,高度調校至耳朵水平,如果閣下沒有三腳架,可以用雙手代勞,自己坐在「皇帝位」,手持音計來量度,之後啟動Surroud Amp的Test Signal功能,粉紅色噪訊就會順序後每聲道發出,此時閣下要一面加減各聲道的高度,一面盯著音計的提示,直至調校到各聲道都連75dB水平才算完成。當然,要各聲道高度絲毫不差地連到75dB水平是一件十分因難的事,一般來說+-0.5dB是可以接受的。另外,在設定超低音時,請將75dB這個規定拋諸腦後,因為經多次嘗試後發現,45dB的超低頻高度足以震聾耳朵,一般來說只要將超低音的音量關到大至剛好失真,再略為調低一點便會有理想效果。

4,最後還要說明的一點是關於環繞聲的格式問題,目前很多Suround Amp都帶有各種DSP模式,特別是日系產品。不過從原理上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最原始得來還原軟體的聲音格式會比較好。在沒有多聲道錄音的年代裡,通過各種DSP模式,把單聲道或者雙聲道錄音模擬出多聲道的效果,有些觀眾喜歡這種方式,因為它會更加熱鬧,而有些愛好者則會對其病詬,因為他們沒有真正感受到原始的錄音。不過,將聲音變為多聲道方式的願望並不能受到非議。然而到了多聲道年代,當DD5.1,DTS5.1甚至DD EX ,DTS ES面世之後,如果再在多聲道錄音上疊加DSP模式,就顯然是畫蛇添足的做法,這完全破壞了導演表達的意圖,而一些歐美系環繞聲前級設計上根本是不允許多聲道錄音上疊加DSP模式,可見其態度。所以我們還是推薦功放自動識別原始碟片音軌的設置方式,會更加好一些。


低音炮的調節


「SubWoofer」在商業或民用上通常被稱為「低音炮」或者「超低音音箱」,其實「超」這個形容詞是不對的,它重放的頻率帶通常是由上限的,150Hz或100Hz至最低的25Hz左右,這只是低音而不是超低音。因為20Hz以下的頻率才是超過人耳聆聽的音樂範圍的低音,從科學或專業的解釋角度來看,也只有低於20Hz的頻率才能稱為「超」低音。但一般所說的超低音既是指重放頻率下限在20Hz以上的低音。無論是重播大動態音樂抑或電影音效時,超低音音箱的重要性甚至更勝於傳統落地式的立體聲音箱。這是因為包含於許多音樂(交響樂或弦琴鼓樂)以及許多電影內的特殊聲音效果都是極為雄壯且動態感十足的低音,這種聲音效果並不單只是要讓聆聽者「聽」到,而更是要讓他們「感受」到此情此景的氛圍。

但是玩Hi—Fi的朋友對超低音音箱有很多不同的反應,有些人對它有談虎色變難以駕馭的感覺;有些人覺得這些是玩Hi—Fi特別有經驗的發燒友的玩意;有些人覺得這是用來解決小型書架箱缺點的器材,在加入整個系統時對它的擺位不必過於在意;也有人覺得玩這種器材是吃力不討好,成功率太低;也有人覺得一套理想的系統是不需要加Subwoofer的;更有些人覺得Subwoofer只適合在特大的房間內使用……儘管看法不一,但超低音音箱卻是發燒友們談論最少且又認識最少的一件極重要的器材。

玩超低音的讀者大多數認為是因為小型音箱的低音不夠,才用超低音。至於大喇叭落地箱就沒有用超低音的必要,其實玩超低音並不是用來輔助低音這樣簡單。在市場上只有極少數傳統型式的揚聲器能夠忠實地再生出電影聲音內的低音音效,而絕大部分的就算是中高價AV環繞放大器,也沒有足夠的功率能量去驅動超低音揚聲器。若是採用了有源主動式超低音揚聲器,那麼以上兩個問題便可以迎刃而解了。

首先需要調整的地方是低音炮的低通濾波器,調整的依據是主音箱的類型。如果你的主音箱個頭巨大,只需要讓最低頻的那一部分信號通過低音炮來表現,你就可以把頻率分割點設置為60Hz到80Hz之間;如果你的主音箱體積中等,那麼低通濾波器分割點可以設置的稍高一些,例如80Hz到100Hz之間;如果你的主音箱是個小不點,那麼最好將分頻點設置的儘量高一些(通常為120Hz到150Hz)。

如果沒有一些儀器的幫助基本也只能通過估計的方式像上面這樣設置。如果有一個多功能音頻測試儀,那就能做的比較精確。找一張測試CD,從20HZ到20KHZ頻段的將一一掃描,只讓主音箱發聲,我們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測試主音箱的低頻響應,看它在達到一定聲壓級的情況下最低響應到多少低頻,然後您就知道炮的分頻點大概需要設置的範圍了。再通過調節升高或者降低炮的分頻點並繼續重複測量,直到你得到一個整個範圍內比較滿意頻率響應曲線為止。有人會問,音箱上都有標識,音箱最低能到多少頻率,還用得著測嗎?其實不然,事實上很多音箱在標稱上多少有些「虛」,或者是在衰減很大的情況小測出來的數值,這都不能完全拿來作為依據。有了儀器您就能對音箱控制在一定衰減情況下,來獲得它的最低響應頻率,這樣一來,就能夠比較好的做到主音箱和低音音箱的頻率銜接。


聽音環境音量正確調節方法


由於人耳對某些頻率敏感,對某些頻率則有些遲鈍, 不同頻率段影響人耳感受響度的規律: 1,在頻率值f=1000 HZ的點上,響度值與對應聲壓級的值相等。

2,在3000 HZ<f<5000 HZ 頻率段里,只需要較小的聲壓級就可以達到1000 HZ用較大聲壓級產生的響度。這個頻率區域是人耳的聽覺靈敏區。所以在混音的時候,提升這個頻段里的聲音電平,整體的響度會明顯增加。

3,在f<1000 HZ的頻率段里,聽覺靈敏度下降。這也就是說,要達到和1000 HZ一樣響度的中低頻聲音,必須有更大的聲壓級。

4,在f<100HZ的低頻區,聲壓級稍微增加一點,低頻響度馬上會很明顯提升,但稍微減小一點,低音又會馬上聽不見了。

5,在f>5kHZ的高頻區域裡,聲壓級和響度的變化基本保持一致。不過當聲音頻率超過7kHZ後,靈敏度又會有一定程度的減小。現實中我們還可以發現,當音樂的音量開的比較大的時候,人耳對於中高頻,低頻都可以聽的很清晰,但當音量減到一定程度(如40dB),低頻聲音就聽不清楚了。因為當音量比較小的時候,人耳對於低頻的靈敏度下降,造成低頻的響度遠比中頻要小。

我們在調節低音炮音量的時候,需要有比較平順的頻率響應,這樣能使得整個頻段平衡穩定,舒服流暢,當然最好也能藉助儀器來測量。不過有時候某些相對質量較差的低音炮產品在按照標準調試後會過於拖拉,悶響。所以可以根據情況適當調低音量。

上圖當然是一個理想狀態,實際上根本不可能達大那種情況。

相位

該圖為了說明,實際要把測量器材和炮放在應該在的位置

聲音作為一種振動波的表現形式當然具有周期性,於是就有相位的概念,低音炮相位調節的目的是為了要和主音箱有相同的相位,這樣不至於聲音抵消,會產生更加和諧的聲音來,主音箱/超重低音音箱的綜合音效更加均衡。試驗能馬上顯示是否有改進:你可能會在某一個相位上聽到更多或更少的低頻。改變相位會對你聽到聽音室的聲學音效產生正反兩面的影響,這樣你在聆聽位置所聽到的音效也會不同。


測試流程回顧


像前面說過的那樣,你坐在聆聽區域的不同位置試聽,讓你的助手調整一隻超重低音音箱的相位,反覆試聽,直到獲得最佳的音效。當然光憑耳朵還不夠準確的話,只要用一隻聲壓測試儀就可以了,通過某些軟體把主音箱和低音炮同時發聲,然後對相位進行調節後(有些炮只能調整幾個選則,有些像威力登DD可以從0到360任意調整),在視聽位置得到相對較大的聲壓,就是獲得比較正確的相位了。

關鍵字: